赵建东(右)走访村民。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驻村第一书记队伍里,有一对来自察右前旗公路管理段的“父子兵”。父亲赵永利2016年3月到老圈沟乡乌兰忽洞村任第一书记,2020年任期结束,由其子赵建东接棒。
2020年4月15日,是新老第一书记交接日。当天,赵建东到村报到,赵永利把一本扶贫日记本交到他手上。里面有扶贫会议记录、群众的“鸡毛蒜皮”……事无巨细。赵永利叮嘱赵建东:“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千万别掉链子。”
“扶贫工作快收官了,我到村里还能做些什么?”赵建东虽有困惑,但手捧父亲的扶贫日记本,他心中有一个强烈的念头:不能给父亲丢脸。
贫困户刘自强是日记本中出现得较多的一个人。上岗第一天,赵建东就奔向刘自强家。刘自强患有脑梗,半身不遂。“老赵书记经常看望我们,还给我们办下来救助款,老伴住院、看病、买药全靠这钱了。”刘自强妻子杜兰云感激地说:“现在,小赵书记又从残联申请了轮椅,老伴住院,小赵书记还亲自接送,很贴心很勤快。”
不论大事小事,在赵永利、赵建东父子的工作清单上,都是必须办好的事。
老圈沟乡山多沟多,乌兰忽洞村早年几乎与世隔绝,修路是头等大事。赵永利深入走访,积极争取项目,2017年,在旗交通运输局的支持下,为所辖3个自然村修建水泥路10.5公里、沙石路3公里。“路通了,家里的牛羊能卖个好价钱了,今年我卖出去七头牛,收入不赖。”村民王明九激动地说。
脱贫攻坚就得一任接着一任干。赵建东到村后也牵挂着路,协调旗公路管理段,为水泥路转弯处架设广角镜、警示灯,为村民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乌兰忽洞村下辖的固尔班忽洞村有34户住在盆地里的村民,安全难以保障,但这里的村民不愿意离开住了半辈子的旧房。赵永利和工作队员每天入户宣传政策,并自掏腰包给其中11户贫困户买了锅、窗帘、铺炕油布等,同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水、电、路等配套设施。经过一番努力,34户终于搬进了新房。
“父亲把村民们安置好了,我要让他们留得住、过得好。”赵建东挨家挨户走访,重点访问种植养殖能手、困难户等,了解村民想什么、盼什么。他鼓励村民扩大肉牛、绵羊、猪、鸡的养殖规模,组织开展科技知识培训,培养产业带头人。村民蔡四虎最初只养了5头牛,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现在已经发展到了40多头牛,日子快速地红火起来。有了成功范例,养鸡养牛的村民逐渐多了起来。
针对那些没有种养意愿的村民,赵建东与乡里协调,把他们安置在村里、乡里的公益岗位,不同岗位薪水不同,赵建东坚持秉公办事。腿脚不便的老刘私下找过赵建东,想谋个护林员的岗位,比保洁员工资高些。赵建东跟他摆事实讲道理,春季冬季防火任务挺重,老刘腿脚不便难以胜任,老刘安心地做好他的保洁员工作。
打仗亲兄弟,扶贫父子兵。赵永利和赵建东父子把一件件实事做到了群众的心坎里,让村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