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华池县荔园堡村:奏响革命老区振兴乐章
2021-07-01 14:04:00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吴晓燕 鲁明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庆阳市中小学生参观南梁革命纪念馆。李春瑾摄

  南梁革命纪念馆。封康康摄

  华池县南梁镇村民采摘万寿菊。田伟摄

  87年前,一场百余人的“集会”,让“荔园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

  1934年11月1日,陕甘边区特委和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的荔园堡村召开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将革命委员会转变为苏维埃政府。100多名按照边区辖区人口比例推举产生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刘志丹担任陕甘边区军委主席,习仲勋担任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今天南梁革命纪念馆景区内的清音楼,当年是荔园堡村的一个戏台。当年的11月7日,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的庆祝大会就在这里举行。”南梁革命纪念馆讲解员邹瑜说,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历尽艰辛,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立边区苏维埃政府,为这块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热土奠定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其中,习仲勋当选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时,只有21岁,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娃娃主席”。

  6月22日,记者来到荔园堡村,穿过荔园堡旧址的城门,进入南梁革命纪念馆红色景区,洁白的南梁革命烈士纪念碑,在葫芦河两岸的青山掩映之下,巍峨挺立,庄严肃穆。沿着城门前的小山坡前行,踏上革命先辈们走过的路,思绪仿佛在瞬间回到了那段革命岁月的烽火之中……

  “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八路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并成为国内二次革命后期我党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华池县南梁红色大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杨添翼说,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为中国革命储存了“星星之火”。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荔园堡成立后,实施了以“十大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政策法令,促进了陕甘边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使陕甘边区的经济逐步繁荣起来,充满生机。杨添翼说,陕甘边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孕育了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主要内容的“南梁精神”。80多年后的今天,“南梁精神”依然以她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励老区人民昂首阔步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

  近年来,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南梁精神”,华池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精心规划建设了南梁革命纪念馆、列宁学校旧址、抗大七分校旧址、军民大生产纪念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寨子湾军委政府旧址等一批享誉全国的红色旅游景点。其中,南梁革命纪念馆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首批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于2009年被纳入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计划。

  作为南梁镇政府所在地,今天的荔园堡村,已成为南梁红色景区的中心区域。在南梁红色小镇上,为红色旅游服务的商铺鳞次栉比,整个小镇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共产党人为了谋求民族解放和人民福祉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宝贵精神财富,深深地烙在南梁的大地上,激励着一代代南梁儿女不懈奋斗。”南梁镇党委书记徐永宏说,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市县的关心支持下,南梁镇按照建设“全国红色旅游重点镇”的战略定位,对南梁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开发与建设,初步建立起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体系,建成了集参观、教育、旅游、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我们把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了以红色旅游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2020年,南梁景区接待游客175万人(次),全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其中来自红色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收入占到60%以上。”

  “这些年,镇上和村里鼓励引导我们发展红色旅游,我们两口子利用家里的5孔窑洞办起了农家乐,来我们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年收入七八万元以上。”记者在荔园堡村采访时,村民高志强说,今天的荔园堡村乡村美丽,老百姓生活富裕,走上了梦寐以求的小康路。

  而今,越来越多的荔园堡村民像高志强一样,投入红色旅游,弘扬红色文化。

  “多年来,荔园堡村在‘南梁精神’的引领下,努力奋斗,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荔园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蒋大江说,进入新时代,荔园堡立足村情实际,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红色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等重点方面,研究确定了“一线、八区”的发展思路。当前,全村正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线、生态观光区、民俗文化区、特色餐饮区、旅游体验区、产业服务区、观光采摘区、手工作坊区和休闲游购区,努力谱写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红色乐章”。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