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过去了15年,但天雄村65岁的老书记杨仕满依然清晰地记得,与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村口的那一次握手。
天雄村是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村庄。2004年5月17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广元考察浙江对口帮扶工作,第一站就来到了天雄村。
当时,天雄村是四川省政府确定的全省百个新村建设之一,是由浙江省对口帮扶的新村。如今,天雄村大棚蔬菜发展到近400亩,每亩年纯收入超过1万元;摆脱贫困后,村里每家每户都建起了楼房,全村人均纯收入14370元……
“如果说我们以前是快步走,2004年以后天雄村的产业发展可谓是一路小跑。”见证了村里大踏步发展,杨仕满深有感触地说。
不只是天雄村,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入推进,产业扶贫让处于秦巴山区整体连片贫困地区的广元乡村迸发出新活力——25.1万人依托产业带动实现稳定脱贫,占脱贫人口的80.2%。
实施“三园联动”闯出秦巴山区产业扶贫新路
四川广元市是川陕革命老区、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是四川6个整体纳入脱贫攻坚的市州之一,全市7个县区均是贫困县区。2013年底,广元市有贫困人口34.82万人,贫困发生率14.6%。
如何才能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双重跨越目标?
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广元市委、市政府率先在全国探索实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制定实施《广元市推进高质量产业扶贫七条措施》等制度。
其中,广元依托2008年以来在四川省率先启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打下的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基础,持续推动县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村建“一村一品”示范园、户建增收脱贫自强园“三园联动”的产业布局。
《太行山上》是“独臂斗士”苍溪县五龙镇双树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冯明武最喜爱的电影。“在黄土地上,共产党人带领群众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如今,在党的带领下,凭着勤劳的手和勇敢的心,一定能脱贫奔小康。”
凭着一只勤劳的手和一颗勇敢的心向命运挑战,向贫困宣战。2015年以来,冯明武通过建起“自强农场”,种植红心猕猴桃80亩,套种蔬菜20亩,并带动6户贫困户26名贫困群众发展,成为广元有名的“党员奔康示范户”,2018年实现收入20余万元。
涵盖双树等贫困村贫困户169户422人的三会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了红心猕猴桃园1200亩、罗汉果示范种植园500亩……
目前,广元市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100个、“一村一品”示范园739个、增收脱贫自强园5.6万个……
有产业的支撑,今年4月28日,天雄村所在的昭化区与朝天区、青川县一起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广元整体连片贫困面貌实现决定性改变,7个贫困县区有4个县(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青川县)摘帽,31.3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4%。
健全“联结机制”充分释放贫困群众增收新动能
“我家现流转9亩多土地,改种黄茶效益更好,同时土地流转出去还有3万多元净收入……”一说起茶产业带来的好处,旺苍县木门镇三和村一组67岁的孙荣思很开心。
在推进茶叶产业发展中,旺苍县坚持“户改场、场入社、社联企、企接市”,鼓励茶农以土地、茶园、产业扶持资金等“三资”入股新型经营主体,形成稳定利益联结,确保茶农持续稳定增收。截至今年6月底,旺苍县贫困户1153户4030人依靠茶叶产业脱贫致富。
根据《广元市促进农业企业与农民建立更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办法》,该市已建立起以股份合作、订单生产、支农资金股权量化、集体经济收益分红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
统计数据显示,通过推行订单式、托管式、代养式、入股式、车间式扶贫模式,广元3200余名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利益联结带动3.5万名贫困户脱贫增收。
此外,广元市强化资金投入、科技支撑、人才保障,每年投入产业扶贫发展资金10亿元以上,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2.7亿元;培育科技示范户1.5万户、致富带头人2478名,吸引2.1万余人返乡创业;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娃哈哈等71家浙江企业吸纳带动3万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我们合作社能贷到款,利息这么低,合作社的经营肯定会越来越好。”得益于健全的联结机制,朝天区朝天镇小山窝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清军回忆说,2017年他们从当地农村信用合作社成功办理“政担银企户”贷款200万元,保证了务工人员工资顺利发放。
目前,该合作社盘活撂荒土地栽种藤椒3000余亩,种植藤椒15万余株,带动农户262户(其中贫困户53户62人)实现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务工收入等多重收益,户均增收1.8万元。“今年小山窝藤椒预计实现产量200吨,需要近300个采摘工连续采摘1个月……”赵清军说。
推进“十百千万”构建扶贫产品销售新体系
“80后”的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以“互联网+精准扶贫”串联起城市和乡村。在李君的带领下,岫云村周边59个村、2882户农户加入其中,正“通过市场化行为,让山区农民的劳动更有价值,生活更有尊严”。
同为“80后”的广元姑娘赵海伶通过农村电子商务,让青川木耳、竹荪、香菇、核桃等山里的“宝贝”,走出大山、走进市场。
赵海伶和她的团队创建了自己的品牌“海伶山珍”,与4000多户农户合作,每年提供1万多名就业岗位,在30个贫困村建立食用菌、药材基地,带动1200户3500名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户均增收3000余元。
为了确保广元扶贫产品品质,让更多扶贫产品进市场商超、车站景区、酒店餐厅……广元建立了扶贫产品认定、销售、质量监管、物流配送4个体系。
近年来,广元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正完善提升“6+7”(优质粮油、生态畜禽水产、高山绿色果蔬、特色山珍、富锌富硒茶叶、道地中药材6个优势特色产业,苍溪红心猕猴桃、朝天核桃、中药材、广元油橄榄、茶叶、剑门关土鸡、生态生猪肉牛羊7条全产业链)特色产业体系。
目前,广元发展特色扶贫产业480万亩,特色产业覆盖7.37万名贫困户;认定“四川扶贫”集体商标用标产品349个,乡镇物流快递覆盖率达100%,实现了扶贫产品运得出、卖得好。
同时,广元正大力推进“十百千万”扶贫产品销售体系建设,计划到2020年底,扶贫产品年销售额在8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0家,销售扶贫产品的商场、超市达100家,销售扶贫产品的经营门店达1000家,线上线下销售扶贫产品的各类经营主体达1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