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下姜人家”餐厅。
姜浩强(左)与赵祥彬查看接单情况。
下姜村村景。
今年2月份,浙江省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面向全国招聘职业经理人的消息经媒体发布后,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时隔半年之后,关注还在继续,人们想知道的是,胜出的赵祥彬是否“水土不服”?他的表现是否令当地干群满意?这样的纳贤做法能否为其他地方复制?带着公众的关注,记者日前走进下姜村。
说起下姜村,在当地名气确实很大。这里是浙江省委书记的联系点,也是淳安县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村书记姜浩强介绍说,村里的主导产业有旅游和现代农业等,现有民宿30家,还有500亩葡萄园、草莓园和桃园,2018年全村共接待游客46.1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3000万元。这些数据尽管很漂亮,但与姜浩强的预期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村集体经济的实力。姜浩强向记者和盘托出了村级经济的“家底”:去年村里民宿管理费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收入达110万元,因为营收模式相对固化,难以产生裂变式增长。姜浩强认为,要想实现集体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另辟蹊径,刷新业态。去年8月,该村筹资800万元成立了下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其中村集体占股79%,165户村民以资金、资源等形式入股,占股21%。
姜浩强等村干部们明白,“下姜实业”能否开好局、起好步,关键在人,尤其是经营“管家”。于是,他们想出了在全国纳贤的做法。2019年2月,通过媒体发布消息,招聘“下姜实业”公司总经理,开出的筹码是年薪18万元,并视效益上不封顶。“英雄帖”甫出,引来浙江、江苏、上海、黑龙江等地的众多应聘者。经初步筛选,15人进入笔试、面试环节,来自江苏的51岁的赵祥彬胜出,3月20日他接过了“下姜实业”的聘书。“没想到这么大年纪还当了一回网红。”赵祥彬打趣说,那时他受到了太多媒体的关注。
面对记者“招聘是不是一场‘秀’”的提问,在基层工作了20多年的姜浩强没有半点掩饰,“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是一个策划。当时我们给每个面试者发了500元的车费补贴,加上评委费,一共花了2万多元。”姜浩强说,即使招不到合适的人,就算花2万元打一个全国性的广告也不亏。姜浩强还跟记者复盘了招聘的面试环节,面试者“85后”占了一半,其中不乏来自清华、浙大、复旦等名校的。但从为村级企业选人的角度考量,他们对“年轻”“高学历”这些标签持理性态度。
为参加面试,赵祥彬做了一番功课。前一晚,他实地“考察”了下姜村,了解到这个曾经又穷又脏的村子,经过多年发展,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3.3万元。村子依山傍水,生态环境独特,资源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而最吸引他的还是下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招聘职业经理人之举,本身就说明村两委有着较强的创新意识。”
赵祥彬在农村长大,有着深厚的乡土情怀,之前他在农行、生物科技公司等单位工作过,与生态园林、金融行业打过交道,又担任过企业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等职。“建团队,找项目,搞经营……我一直在做。”对赵祥彬来说,经营“下姜实业”还算干的老本行。而18万元的年薪虽与他此前的60万元年薪差距有点大,但他更看重的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投身农村可以干一番事业。“依下姜村的现状,无论是企业的发展空间还是个人的成长空间都很大。”赵祥彬说。
据介绍,“下姜实业”的董事会由村两委干部组成,姜浩强任董事长,赵祥彬任总经理。公司下设3个事业部:一是培训部,承担党员教育培训职能;二是餐厅部,负责接待旅游团队;三是旅游纪念品超市。董事会赋予赵祥彬组建团队和经营的自主权。
赵祥彬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将村里的废弃用房改造成集餐饮、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楼,餐饮场所定名为“下姜人家”。员工团队由他物色,菜单由他做主。“大厨和领班是我从县城大酒店高薪挖来的,所有服务员经培训后上岗。”赵祥彬说,和一般民宿不一样,“下姜人家”走的是星级服务路线,6月底开业以来已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
享有自主经营权的赵祥彬与董事会的磨合是否顺利呢?赵祥彬感觉总体不错,“印象中有两次建议被董事会否了,当然也有被董事会采纳的。”
4月份,董事会决定开设一家旅游纪念品超市,经营折扇、斗笠、搪瓷杯等文创产品。赵祥彬从提高综合效益的角度考虑,建议将饮料零食、本地特色农产品等也上架销售,这一建议遭到董事会的否定。理由是,不少村民开设的民宿也卖饮料和农产品,如果同质化经营,会压缩村民的获利空间,公司应当走错位经营的路子。
还有一次,赵祥彬建议上一个亿元级的项目,也没有被董事会采纳。董事会的想法是,起步阶段步子还是小一点,稳打稳扎为好。
不过,赵祥彬提出的设计吉祥物为村子代言的建议,得到了董事会的高度认同。下姜村根据建议推出的地瓜、蚕、蜜蜂、“小姜哥”吉祥物人偶组合,让本土特产很快走进了消费者心里。“磨合总归有一个过程,而且是互取所长、相互赋能的过程。只要出发点一致,建议被否决或被采纳都很正常。”赵祥彬说。
“上任后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对于记者的提问,赵祥彬脱口而出:“不是融入难,不是工作开展难,而是选人难。”
“招聘一个职业经理,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乡村人才短板,随着项目不断推进,人才缺口会越来越大。”姜浩强介绍,眼下他们正在选择适合走出去的项目,将面临新一轮人才瓶颈。2月份举行的职业经理人海选,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下面还要继续探索创新选人方式。
对下姜村面向全国遴选人才的做法,有关专家也发表了看法。面试主考官徐峻认为,还是从年轻大学生、返乡创业者、本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群体中选人较为合适,下姜村聘用外省职业经理人是个性化案例,其他地方不一定能照搬。淳安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郑智华认为,资金、资产、资源有一定基础的村可以尝试,基础比较差的不要贸然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