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碧江区“三个抓”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内生动力
2020-06-29 17:3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杨通顺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近年来,碧江区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抓党建核心引领、抓思想发动先行、抓群众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广大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有力促进产业推进、群众增收、村庄美化,实现了物质精神“双脱贫”。

  抓党建引领夯“基础”,变“软弱涣散”为“战斗堡垒”。一是建强基层组织。以“基层党建提升年”为契机,扎实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截止目前,已完成31个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12个软弱涣散村实现了整顿转化。同时,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创新在产业链、龙头企业、合作社、生产小组上建立党组织,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截至目前,全区在产业链、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建立146个党支部和党小组。二是派强攻坚队伍。以驻村干部为主体,按每村5人的标准选派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组,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专抓脱贫攻坚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脱贫攻坚定点包干和“54321”联系帮扶机制,12名县级领导担任脱贫攻坚工作团团长,42名县级领导联系帮扶43个贫困村或非贫困村,84个部门包保94个村(社区),2700余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70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严格落实关心关爱要求,及时兑现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生活补助、购买保险、报销往返车费、落实工作经费等,提拔153名表现优秀的帮扶干部,激发脱贫攻坚一线干事创业激情。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坚持提醒、函询、诫勉经常化,对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理,使“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全面落实“四个划转”,将组织关系、工资、管理、考核下划统一管理,制定《碧江区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管理暂行办法》《碧江区脱贫攻坚干部召回管理办法(试行)》,对驻村工作划出红线。抓实村级便民利民服务责任清单,切实为村级减负松绑。从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态评估研判“两委一队三个人”履职尽责情况,对19名干部进行调整。

  抓思想发动增“志气”,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一是强化思想发动。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在区直机关和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建设道德讲堂100余个。组建区、乡(镇、街道)、村三级宣讲团,通过广泛开展“感党恩·争脱贫”道德讲堂、“乡风文明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巡回宣讲等,树立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二是培育致富意识。因地制宜发展果蔬、中药材、油茶、食用菌、生态畜牧业五大主导扶贫产业,引导贫困群众自主选择申报发展项目,参与项目实施、监督、验收,让贫困群众在参与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依托铁骑力士、五新农业等龙头企业,创新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推行 “1211”(1栋圈、2夫妻、年出栏1000头、年收入10万元)生猪代养、“公司+集体经济+贫困户”等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创业就业,让扶贫产业和项目效益惠及贫困群众。同时,鼓励和支持贫困户积极发展小买卖、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四小经济”实现稳定增收。二是创新乡村治理。严格落实“民心党建+X”乡村治理实施方案,将思想扶贫与乡村振兴、文明村寨创建结合,严刹农村滥办酒席、攀比建大房大屋等不良风气,积极表彰一批思想扶贫示范村寨、脱贫致富示范户。同时推出“评懒机制”,把“扶贫不扶懒”“破除等靠要”等内容写入村(组)规民约,对经村民公开评议出来的“懒汉”,进行张榜公布并明确党员结对帮扶整改。在村寨显眼处设置“红黑榜”进行动态管理晾晒,形成了“红榜”引导新兴风尚,“黑榜”约束不良行为的良好氛围。

  抓群众主体强“智力”,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一是提升就业技能。详细摸底具备劳动能力贫困群众的就业意愿、培训需求等情况,围绕“一户至少1人就业”“户户有增收目标”,出台《碧江区2019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计划》,扎实开展建筑、保安、家政、制鞋、烹饪等技能培训,推进“雨露计划“三女”培育(持家女、家政女、锦绣女)、农技培训等。同时,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产业引领、精准培养”的原则,紧扣“能力培训、孵化创业、带动增收”三大环节,在政策、金融等方面大力支持,培养了一大批成功创业、帮贫带贫的领头人。二是拓宽致富渠道。充分发挥统战、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统筹动员社会力量实施“同心战贫困—千企帮千村·聚力大帮扶·赤子报春晖”三大行动聚力助推脱贫攻坚。联引47家企业结对帮扶34个贫困村,实施帮扶项目30个,投入帮扶资金1.8亿元,惠及贫困人口9000余人。广泛动员社会爱心组织、爱心人士支持参与脱贫攻坚,开展捐赠、义诊、义剪等活动,把温暖送到群众家中。募集春晖资金120万元,建立春晖产业扶贫基地3个,开展春晖暖心活动240场次,惠及群众12000余人次。三是强化风险预警。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通过“五人大走访”筛查所有农户,将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的困难家庭、因病因学刚性支出大于收入家庭、突发灾害意外导致生活困难家庭“三类人群”259户群众列为防贫预警监测重点对象,采用“监测预警→入户核查→村三支队伍评议→部门比对→乡级复核→区级备案”的程序进行风险预警,并按照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的要求,投入96.22万元开展2轮补短板工作,保障监测对象基本的生产生活和必要的医疗教育,惠及“两类户”44户。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