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台县龙溪乡地处浙东中部,境内八山一水一分田,全乡最远的村离县城有2个小时的车程,村民收入微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偏远落后山乡。
2018年2月,我调任龙溪乡党委书记。在下村调研过程中,我发现龙溪水清山翠生态优,是“和合文化”发源地,有“寒山文化寻根地、叶氏根脉研究地、龙图腾信仰地、休闲养生圣地”之美誉,村民土灶烧饭,以牛耕田……乡土气息十分浓厚。
我想,龙溪的路子完全可以这样走:以环境为看点,以乡土文化为依托,以旅游促发展。
图前右为施琛国
牛栏、猪槽成了好风景
乡土文化凭什么复兴?我的行动:整改+设计。
首先乡村环境必须改。一到夏天蚊虫满天飞,水沟臭气冲天,临时用房乱搭乱建……这些问题不改乡村美不起来。
为了改变旧状,我与设计单位对接,查阅村历史文化典籍,与乡贤、村民代表、党员干部召开多次座谈会,确定了“和合之乡,美丽龙溪”的大主题,并以小城镇综合整治工作为契机,编制了《龙溪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确定了23个重点整治项目,其中包括环境卫生整治类4个、城镇秩序整治类3个、乡土文化节点再造类16个。
在小城镇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理念,如将牛栏打造成书吧,将老祠堂改成叶氏文化寻根展示厅,将200余个猪槽和花草搭配在一起打造风景线。
经过100多天的努力,全乡共拆除破旧和违章建筑89间、清理露天粪坑98处,建成五义讲堂、和合公园等乡土文化节点15个。
2018年10月,全乡顺利通过省小城镇综合整治验收工作,并成为台州市示范样板区。
图为乡土研学基地打造的“小小农夫”课堂
土灶烧“火”了知名度
游客凭什么走进来?我的定位:瞄准城里孩子,做好乡土研学基地。
整个浙江都在搞乡村旅游,怎么才能彰显特色、做出亮点?我将主要消费对象定位为中小学生,针对城里孩子对乡土文化认知不足的实际,致力打造睡农房、吃土灶饭、学农耕知识、领种瓜果蔬菜的中小学乡土研学基地。
发展研学基地要引入社会资本,乡政府要做的就是建好基础设施配套。
在2018年8月15日寒岩村与始丰源村的主题党日上,我要求两村党员干部立下“军令状”,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100余亩的闲置土地流转,用于打造瓜果蔬菜领种基地,修建20个土灶用于做农家饭,修缮500余平方的集体房屋用作农耕文化学习课堂。
经过2周的努力,村干部兑现了“军令状”。接下来又完成了村内道路“白改黑”(水泥路改成柏油路),村集体办公楼整改修复,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厕所修建和相关景观节点的打造。
2018年12月2日,浙江华顶国际旅行社与乡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投资700余万合力共造中小学研学基地。
合作以来,龙溪的知名度被土灶越烧越“火”,已推出小小农夫、农耕亲子乐园、研学体验等旅游线路10余条,吸引游客10万余人。
现在一说到龙溪,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烧土灶饭,捣麻糍、吃农家菜。
图为龙溪乡的农耕风光
品牌让农产品“香”起来
农产品怎么卖出去?我的思路:打造品牌很重要。
龙溪有黄水村的土猪、竹笋,寒岩村的莲子,天柱村的“太阳米”,寒山的小香薯等,但价格便宜,销路一般,缺的就是一个好品牌。
为了整合全乡的农副产品,我邀请了县农业局相关领导与乡农产品种养殖大户,于2018年9月21日召开了龙溪乡农产联座谈会,经过大家一致商讨,决定打造龙溪“香”系列农副产品品牌。
品牌有了,接下来就是销路问题。为此,我制定了“双线扩销”的销售办法,线下乡农产联共同筹资开设龙溪“香”农产品展销实体店,线上将龙溪“香”产品进驻淘宝进行网上销售。为龙溪“香”品牌吆喝也成了我微信朋友圈的高频内容。
据统计2018年龙溪“香”产品销售额高达2000余万,其中香猪一项销售额就达到1300余万。
经过一年多的乡土打造,龙溪乡的环境好了,知名度高了,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2018年还被评为台州市乡村振兴示范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