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风味杂记
2020-07-14 17:3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云南省大理州财政驻咱咧村工作队员 杨培怡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时光冉冉,春去春来。不觉之间,驻村已余一年。一年时光,银江河水见证了我的欢笑与泪水,村组道路丈量着我的脚步与远行,深夜灯火陪伴着我的材料与档案,还有记忆深处的物产美食,映照着内心的苦辣酸甜。

  酸之味:青涩与彷徨

  2018年的仲夏我从学校毕业回家乡工作,成为了一名选调生,期盼能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2019年的春分我从机关办公室来到田间地头,成为了一名驻村工作队员,渴望为脱贫攻坚事业出一份力。然而初识咱咧,却是一地鸡毛。村情户情的生疏、基层工作的琐碎,扶贫业务的繁杂令人焦虑,如何协调与基层干部的关系、与群众打交道经验不足等问题深深困扰着我,找不到工作方法和重心的我有些许的无措与彷徨。

  去年四月午后的一次寻常入户,在阿郎山的穆荣贵家,交流完工作上的事情后,他盛情邀请我们摘樱桃。来到他家后院,那时的樱桃初熟,绿色的叶子中间夹杂着深深浅浅的红与黄,轻轻一碰就滚落在了手心,诱人的紧。一口下去,却是酸酸的。“应该还没熟透呢,但这会吃却是这种酸的最解暑”“再等个把星期熟透了就相当甜”……远处村书记和农户交谈的声音传来,连续压抑许久的不安似乎被瞬间点破。现在的自己不就像这颗酸涩的樱桃,需要时间的沉淀才会成长,虽然青涩但有认真工作的激情。

  后来的自己,通过与领导干部谈心、与选调生同学交流、观察基层干部工作方式等,转变思想,积极适应。在工作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逐渐适应了驻村工作,外能定期到组、到户走访,倾听农民朋友的心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内能改数据、建台账、写材料,优化村级扶贫工作有效管理。参与推进完成了“产业扶持”“低保动态管理”“扶贫动态管理”“四护行动”“疫情防控”“数据质量提升”等工作并迎接省州县的各级检查。

  苦之味:苦涩与艰辛

  2020年的新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春节期间的热闹祥和,打乱了全国人民返乡团圆的步调节奏,武汉被按下“暂停键”,春运人潮踩了“急刹车”……来势汹汹的病毒,不断增长的确诊人数,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疫情防控战役打响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脱贫攻坚工作却不能松懈。2月22日由乡包村成员、村干部、村医和驻村工作队员组成的入户小组照常入户,当我们的车辆行至阿母腊小组一农户家的岔口时因倒车距离不够后轮行出路沿、动弹不得。大家稍微平复了惊吓的心情后又立马寻找帮手和工具,想方设法将轮子抬上路面,照常入户继续开展当天的工作。傍晚结束工作返回村委会时才意识到自己两条裤腿全是灰尘,脚上的鞋子也开了胶。近20天的防疫工作所有人都坚守岗位,不曾回过一次家;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大家想办法延长口罩使用寿命,不抱怨、不放松;早出晚归的入户,为居家隔离的农户运送物资,为建档立卡户宣传防疫知识……

  驻村期间,风雨中来去、灰尘中行走和烈日下入户已是家常便饭,摩托和双脚是最实用的“交通工具”,材料堆中埋头工作是最普遍的“靓丽风景”。其中的滋味像极了水泄特产的树头菜和阿普鲁树叶子,两种时令的蔬菜,无论自然变化、季节更替、人工种植,它的味道依旧苦涩。同样的,乡村工作也充满了相伴相生的艰辛。这份艰辛苦涩,却也令人回味。

  辣之味:辛辣与鞭策

  锅里加热,放入猪油,再把切好的蒜丁、酸辣酱、红辣子放进锅里炒黄,然后把微微煎至金黄的江鳅放进锅里炒五分钟左右,掺入适量的冷水煮熟,最后放上葱段和香菜,一道香喷喷的酸辣江鳅就做好了。这是我来驻村后学会的第一道菜,江鳅鲜嫩十分入味,但红红的辣椒让口味偏淡的我时常辣出眼泪。

  “为什么我们家评不上低保?”“我们家想要10吨水泥为什么只能给我们5吨?”有时候在政策宣传和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农户因为不了解政策或者道听途说等原因对村上的部分工作会存在质疑,其中大部分农户在经过我们的耐心解释后能表示理解,但也有少数农户固执己见、口出恶言;又或者在纠纷调解的过程中群众可能因为情绪激动说一些较为过激的话等等。心里不是不委屈的,甚至委屈得想流眼泪。但是基层工作的磨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处理事情不能单纯依靠“讲道理”,应该更深入的了解农户的核心需求,剖析他们的行为意图,找准办法、对症下药,才能够事半功倍。“辛辣”的质疑也许会让我们暂时止步,但后劲十足的“鞭策”更能让我们成长。

  甜之味:甜蜜与希望

  咱咧村的水底、阿母腊小组地靠银江河、气候比较炎热,适宜种植各类水果,第一次吃到咱咧的火龙果、红彤彤的果肉,一直甜到我的心底,和驻村扶贫以来帮助卡户后收获一句简单的“谢谢你”一样朴实、直接而令人感动。冬日渐寒,卡户蒋成帮家却没有太阳能,为了让一家四口可以洗上一个热水澡,驻村工作队在其帮扶责任人的支持下,购买了太阳能设备并请人到农户家进行安装;边缘户杨向洪户的配偶杨忠菊于2019年4月3日在厂街乡岔路村到永平县城路段发生交通事故,先后在永平县人民医院、大理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个人支付医疗费共计17751.1元,驻村工作队向其宣传了防贫保险相关政策,并指导户主收集相关材料、填写相关证明,帮助该户成功申请到防贫保险,大大减轻农户负担,一桩一件的为民小事收获了农户的肯定与好评……此外大理州财政局作为驻村工作队的坚实后盾,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积极发动干部职工捐款,为咱咧村农户购买补充保险;多次邀请州林科所、州农业局、州人社局、永平县电商先锋等多家单位到咱咧村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当地干部群众的产业发展技能;邀请州医院、州妇幼保健院等医生到咱咧村开展义诊,为当地群众,尤其是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协调资金200万元,实施箐田、阿郎山小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000亩,覆盖农户138户,农业人口483人;建设“四位一体项目”,为咱咧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收6万元;截至目前还有下别咧人饮工程项目和咱咧厂村民小组改扩建等惠及民生的项目正在热烈施工中。

  “倾听民声”为咱咧群众带去了解难的希望,“结对帮扶”为咱咧群众带去了的新生的希望,“爱心义诊”为咱咧群众带去了健康的希望,“养殖讲座”为咱咧群众带去了增收的希望,“水利工程”为咱咧群众带去了用水的希望。一件件、一桩桩为民小事,为咱咧村的脱贫致富带去了希望。2018年,咱咧村在永平县脱贫退出省级评估检查中顺利通过,无漏评、无错退。贫困发生率2.2%。截至2019年12月,咱咧村共有建档立卡户112户418人,其中上一年未脱贫的13户48人也全部达到退出标准、脱贫出列。目前,咱咧村已经实现整村脱贫。

  樱桃、树头菜、阿普鲁树叶子、江鳅、火龙果等等这些常见的食材点亮了我的驻村时光,它们味道迥异,但幸福的滋味却何其相同。有人说,所谓美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相逢。在这次奇妙的风味之旅中,卡户们收获笑容与希望,我们得到感动与成长。于他们,我们是困难时期伸出援手的陌生人;于我们,他们是我们漫长人生中的一段记忆。这段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的宝贵时光,每当万家灯火点亮,灶火燃起,香气弥漫,熟悉的味道,便会植入我的记忆深处,令人久久回味。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