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种粮“神器”多
2020-09-23 17:53:00  来源:人民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图②:架设在河北定州市东留春乡北邵村玉米田中的物联网传感器。  史自强摄

  希望田野的丰收底气

  又是一个丰收节,又是一年丰收季。

  广袤的田野里,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挺拔的玉米秆迎风摇曳。在广场,在地头,时时听到爽朗的笑声,处处都是欢庆的场面。

  驰骋沃野的一台台新农机,正是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农业生产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折射出粮食丰收背后的坚实底气!

  这是不断升级的先进装备。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曾经,手插青秧、挥镰割麦,农民“一滴汗珠摔八瓣”,数不尽的辛劳。如今,大田里众多“神器”各显神通:产前有育秧流水线,产中有植保无人机,产后有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从“人扛牛拉”到“机器耕种”,“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为历史,一台台现代农机化身生产利器,在田野里释放出巨大动能。

  这是集成高效的技术支撑。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农机化带来技术革命。北斗导航、物联网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农机安上智慧大脑,田野连上传感器、大数据,“人在干、云在转、数在算”,越来越多绿色优质的农产品走出田间,走向市场,种粮的好效益化作农民的张张笑脸。

  农机手、飞防手、农业经理人,田野里涌现出一批批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解开了“谁来种地”难题,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千村万乡的丰收图景串联成片,我们有底气,绘就更有奔头的农业前景。

  【农业物联网】

  手机上就能看地里苗情

  本报记者史自强

  初秋,河北定州市东留春乡北邵村,千余亩高产玉米长势正旺,大田里一片油绿。农业合作社社员高义峰在挂面车间的生产线上忙碌,工作间隙,他掏出手机,查看着自家地里玉米的生长情况。

  “现在乡亲们基本上都‘手机种地’了,今年抗灾保丰收,多亏了农业物联网。”高义峰说着,在手机上进入“科百云数据”网站,登录后,就能查看光照、温度、湿度等12项实时监控数据。

  “以往想看庄稼长势,就得下到地里,走一趟,半天时间就过去了。现在手机信息平台打开‘视频监控’板块,就能看玉米有没有倒伏、叶子有没有发黄,坐在屋里就全搞定了,真是省心省力!”高义峰感慨。

  北邵村从去年开始使用农业物联网。“大田里安装有各类传感器,能够采集农业环境信息,远程传输至数据平台,经过综合分析,科学指导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定州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吴永山说。

  “以前灌溉时,有的农户为了图省事,老是大水漫灌。现在一次不用灌太多,可以根据监测随时补水补肥,省力又省水,作物产量也提升了。”高义峰说。今年上半年,有一回监测数据显示土壤湿度过低,信息平台随即发出预警。他在手机上收到提示信息后,及时给黑小麦补水,确保了作物正常生长。

  “物联网不仅采集实时数据,同时也具备大数据储存功能。北邵村农业合作社生产的挂面、黑小麦粉等,消费者只要扫一扫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进行原料质量追溯。”吴永山说,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产品实现了“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标识,质量有检测”,进一步保障了食品安全。

  目前,北邵村以10亩地作为试点,根据农业物联网的信息提示,在手机上就能操作自动喷灌。“虽然现在村里大部分耕地灌溉仍需合作社社员进入水泵房按键操作,但接下来,手机操作喷灌试点范围还要扩大。”村党支部书记吴开勋信心满满。

  【小档案】

  农业物联网,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采集光照、温度、湿度等信息,远程监控生产环境,实现智能化种地,达到增产提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育秧流水线】

  育秧插秧一气呵成

  本报记者郁静娴

  “3000多亩地,育秧、插秧,老谢的机器一出手,一个礼拜就包圆了!”江苏泗洪县方海农业公司负责人许芳说起几个月前的情景依然兴奋,如今田里稻花飘香,微风拂过,阵阵绿波翻卷。

  许芳口中的“老谢”,是泗洪县四方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谢成富,也是当地的农机大户。合作社去年购置了9台育秧流水线、18台高速插秧机,实现了从育秧到插秧的全程服务。“别看一次性投入不少,可十里八乡都来找咱,使用率高着呢!”老谢得意地说,今年雨水大,抗灾抢农时,合作社服务订单达到了8000亩。

  在泗洪,农民通常是种一季小麦、一季稻。“老话讲得好,秧好一半禾。小麦还在地里,我们的水稻秧苗就育得差不多了,麦子一收完,立马犁地移栽,一时也不耽误。”谢成富说,跟直播稻相比,提前育秧将水稻生长期延长了20多天,不仅稻穗出米率高,米质也更软糯。

  育秧是每年水稻生产的开端。老谢介绍,在育秧设备中提前添加土壤、肥料和水,稻种经过浸泡、甩干,装入机器。设备开启后,垫底土、上肥、拌匀、浇湿、撒种、盖土、叠盘……环节虽多,但机械操作一气呵成。没几分钟,流水线上就输出一块块秧盘,直接运送到秧板地或大棚里,“9台机器转上一天,能供上2000亩水稻的育秧需求。”

  “过去育秧、播种全靠人工,一亩地正常要配10斤稻种,实际上要消耗12斤以上。”谢成富说,人工育秧不但费种子,底土厚薄还难控制,底肥搅拌不匀,秧苗间隔疏密不均,不仅发芽率低,还常常出现弱苗。

  机械化育秧的推广,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育秧质量也显著提升。“现在都是精准化育种,一穴控制在4—6粒,基本同期发芽。20天左右,秧苗长到八九厘米,就可以移栽了。”谢成富说。水稻栽插,讲究“浅、匀、直、稳”,“流水线育秧出来的苗又齐又壮,为机插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光是育秧,现在村里50岁以下的都不会手插秧了!”谢成富笑着说。种了大半辈子地,他见证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变迁——父辈挽裤赤脚、蹚田水,弯腰劳作一整天也只能完成半亩田;后来是步行机,一天栽插十五六亩地;再到如今的乘坐式插秧机,一天五六十亩不在话下。

  水稻机械化一代代发展,为粮食丰收提供了强大动力。“说不准将来的种稻设备什么样,但是肯定会更先进!”谢成富眼中是满满的期待。

  【小档案】

  育秧流水线集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功能于一体,能一次性完成水稻塑盘、育秧、播种各道工序。其效率是人工育秧的三倍以上,每亩秧田可节本60—100元。

  【植保无人机】

  飞机打药节本增效

  本报记者常钦

  “用上新神器,节本增效抓得稳!”行走在河南滑县乡间,郁郁葱葱的玉米长势喜人,锦和街道宣武村的张振兴望着绿浪翻滚的玉米地,一脸欣慰。今年雨水大,为了防治病虫害,县里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统防统治,老张的地块也在其中。

  中午刚过,河南慧飞农业科技公司的飞防手杨伟彬就来到田头。一番调试,“大家伙们”登场了——植保无人机转动旋翼缓缓升起,一团雾雨随即喷出,在空中向前推进,田里的玉米秆随气浪摇曳,尽情享受着“药浴”。

  “一架无人机可装20升药,一次喷洒20亩地,十几分钟就能完成。”杨伟彬说,无人机飞过,下旋风力强,可以把药直接吹到植株下部,把农作物的叶片翻起来,包括玉米棵下面的叶都能均匀打上药,“既节省了农药,又保障除病虫害的效果。”

  说到用无人机种地,张振兴一开始也拿不准。“在电视里见过无人机喷药,可担心效果不好、影响产量,不敢尝试。”然而,张振兴眼瞧着,相邻地块用无人机植保,不仅小麦、玉米都比自家的多打上四五袋,每到收割时,粮食经纪人还在地头抢着要,他也心动了。

  “庄稼人不光看热闹,还要有账算。”今年是张振兴第三年请无人机作业。“一亩作业费才7元,省水90%以上、省药30%,里外算下来,一亩地省了好几十块钱。单机一天作业300多亩,相当于二三十个人干的量,一亩地还能减少人工成本九成。”张振兴说,节本是一方面,质量也好了,现在自家的粮食成了面粉厂的“香饽饽”。

  无人机是个技术活,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大田里,杨伟彬手握摇杆,左右开弓,灵活操纵航向,起飞、前进、悬停、降落一气呵成,无人机成为田野里的“舞者”。杨伟彬说:“飞行高度距作物顶端1.5至2米,要注意风速、风向,保证打药效率。还可以针对不同地形、作物、生产时期、病虫草害调整飞行高度和农药配比,提供个性化的植保服务。”

  市场有需求,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滑县已有集无人机飞防、销售、培训、维修于一体的农业技术公司三家。今年,县里对10万亩高标准示范田全部进行飞防作业。慧飞农业科技公司拥有20多架无人机和26位持证飞手,“我们还到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开展不同作物的植保作业,年作业面积达到80余万亩。”公司负责人史召亮说,“无人机已成为种粮提质增效的好帮手。”

  【小档案】

  植保无人机通过遥控远程喷施农药,既适用于小麦、大豆、水稻等低秆作物,也适用于玉米等高秆作物,可以省水90%以上、省药30%。

  【北斗导航系统】

  智能农机种地更轻松

  本报记者王浩

  秋风徐徐,田野换金装。这几天,“麦客”赵凯带领农机车队从山东直奔安徽涡阳县。

  车行至作业田,收割机轰鸣前行,一簇簇玉米被农机吃进“肚子”,摘穗剥皮,金黄籽粒倾泻而出。车外麦芒飞扬,车内安静整洁,屏幕上显示收割进度。只见赵凯双手搭在方向盘上,熟练操作,“现在农机越来越智能了!”他感叹。

  新变化离不开北斗导航系统。“有了小盒子,安上‘大脑’,农机变聪明,疫情防控期间,派上了大用场。”赵凯一一列举北斗导航的好处。

  “卫星‘指路’,农机能无人驾驶了。”赵凯说,他开的“雷沃谷神”收割机搭载的无人驾驶系统、电控方向盘,与北斗导航系统配合,“牵”着农机往前跑,“过去开车,不停地挂挡、打方向盘,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如今坐在驾驶舱里看着就行,轻省多了。”

  种地就像“绣花”,效率更高了。“地块的遥感图显示在手机屏幕上,设置好行驶路线、行距就行。”赵凯说,好多客户都点名要北斗导航系统。农机跑得直、速度匀,过去播种按斤算,现在按粒算,大大减少浪费。而且每行苗行距相等,为后期机械化施肥提供了便利,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更让赵凯觉得神奇的是,一辆辆农机都接入“网”,网上约车成了新时尚。“手机接订单,跨区也不会跑空。”赵凯说。车上装有智能屏幕,可实时显示位置、亩数、价格,“就跟出租车计费一样。”

  “依靠北斗导航系统,每台农机的特性、位置、作业时长等信息汇总到智联云服务平台上,一个个点组成了一张分布图。”雷沃服务中心主任石海波介绍,“后台可以根据各地需求向农机手直接派单,还能为农机手提供卫生防疫、天气预报、维修配件、用油供应、交通状况等信息服务。”

  赵凯当“麦客”已经8年多了,吃饭的家伙不断升级。他细数,拖拉机从90马力升级到220马力,拖着一吨多重的铁犁整地,干“重活”一点也不费劲。农机配上导航系统、智能终端,大块头有大智慧。目前赵凯车队有3台大型拖拉机、2台收割机,可以提供耕种收全程作业。

  “这几天日程排得满满的。”赵凯说,农机越来越受欢迎。“今年尤其忙,我跑了河南、山东、安徽,一天就能收160多亩,算下来光小麦就收了10万多斤,咱也算为大家的‘饭碗’做贡献了。”

  【小档案】

  北斗农业导航系统由卫星接收机、车载计算机等组成,可运用在拖拉机、植保无人机、收割机等机械上,实现无人驾驶和精量作业,能有效提高产量5%,农机油耗节约10%。

  【耕种收一体化】

  收割打捆播种实现“一条龙”

  本报记者王沛

  雨后放晴,山东昌乐县朱刘街道西尖庄村种粮大户张建勋的地里,立秋后播种的萝卜已破土,壮实的玉米秆迎风挺立。广阔的农田难觅人影,七八台大型拖拉机和机械设备整装待发。

  “2000亩的农田,日常管理全靠我们夫妻俩和2个工人,只有农忙时才会临时雇人。”坐在办公室里,52岁的张建勋不慌不忙。2015年,他开始投身规模农业,由最初的900多亩陆续扩到了2000亩。这个季节,地里种着1300亩玉米、600亩萝卜和100亩蔬菜,等这些作物收获后,再轮作小麦。

  “能种这么多地,多亏有这些机械设备。”旋耕机、专业播种机、联合收割机……一套套现代化农机装备,就是张建勋一年年扩大农业生产的底气。2018年,张建勋购买了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一次播种8垄,宽幅3米,能带800斤化肥、600斤种子,可走多个来回……一天最多能播350亩,比起原来一次播6垄的机器又先进了不少呢。”

  眼下,1300亩玉米丰收在望,张建勋的玉米联合收割机、旋耕机已整修好。上半年收获小麦的时候,前面是秸秆一体化收割机,“专注”收割小麦、打秸秆,后面的玉米免耕播种机紧跟其上,环环相扣,一点时间都没浪费。

  “过去哪想得到种地也能这么便利!机收、秸秆还田、播种,看上去是三个环节,如果分开干,不光费柴油,对土壤也造成破坏,翻耕多了,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张建勋说,一体化收种管理模式,不仅节本增效,更有利于养护耕地。

  平时,张建勋穿着整洁的衬衣,很少需要到地里忙活,从原来的传统庄户“老把式”变成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甩手掌柜”。职业形象的转变,得益于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应用。张建勋说:“踏踏实实,紧跟政策走,用好农业科技,种粮前景敞亮着呢!”

  【小档案】

  新型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免耕播种机等机械作业的普及,让小麦收割、秸秆打捆、下茬播种“一条龙”作业变为现实,从“开镰”变成“开机”,大大提高了收种衔接效率。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