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书写好乡村振兴这一鸿篇巨制,需要有可以让人才健康成长的“乡村沃土”,更需要涵养良好的“人才生态”。
盘存量,用好“田秀才”。在当地成长起来的种养殖能手、农民企业家、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土专家”“田秀才”,熟悉基层、精通技艺,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地区如何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巩固拓展,乡村如何全面振兴,这些“土专家”“田秀才”最具有发言权,他们最能带动村民发展生产、做精农业,搞好农村建设。要盘活用好这支队伍,充分挖掘出一大批活跃在农村经济发展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摸清人才家底。要请进来、送出去,帮助乡土人才增长才干,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让他们在振兴乡村中大展身手,甩开膀子加油干。
提增量,培优“农创客”。新时代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农创客”既可以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技术、新思维,又可以帮助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要鼓励和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做好引导扶持的“加法”、破除发展藩篱的“减法”,做优创业创新所需的“软环境”,搭好企业可以直接流通市场、面向客户的“黄金台”,让“农创客”进得来、留得住、有钱赚、能发展。
激变量,育强“新农人”。有什么样的农民就有什么样的农业和农村。只有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能力、有技术、有梦想,能够扎根农村、把稳定与发展统筹抓起来的“三农”工作队伍,才能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要在培育方式上狠下功夫,探索新路径、尝试新模式、挖掘新方法,开辟“固定课堂”“田间课堂”“线上课堂”“流动课堂”,培育出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新农人”“致富带头人”,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让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