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腿书记”郭天峰
2019-04-30 15:15:00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赵睿 赵 睿 通讯员 韩伟军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郭天峰与村民亲切交谈。

  

  马进山患肺心病多年,是村里的重点贫困户,之前家里的土房几近倒塌,如今住上了新居,还发展起养殖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春日的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牙什尕镇唐沙三村恬静而秀美,从山路拐进村100多米后,穿过一段两边绿树、花朵的乡村硬化路,便来到了唐沙三村服务中心。

  迎着阳光,“第一书记”——郭天峰摇晃着朝我们走来。“三个月前有一天走了20多公里拉伤了腿,等春耕都落实结束了我去看看就好了”。

  郭天峰的这双腿在村里名气可不小,从2016年12月23日被海东市纪委派驻到村的那天起,他每天都步行10公里以上,全村137户的家门,他几乎天天都要路过,行至贫困户或留守老人的家,都要进去看看。

  “郭书记是我们村里跑得最勤的人,我家住在村委会旁边,经常看他跑进跑出地忙活,他一个50多岁城里的干部,比我们庄子里的小伙子还能走。”马进山打心里佩服郭天峰的勤快劲。

  不过,郭天峰这个走法可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为给村民办事奔走。村党支部书记马哈尕清楚地记得,郭天峰刚来村里时,他的车只跑了3万多公里,现在已经有11万多公里,那时候村里没有硬化路,从村里到巴燕镇100多公里的路,要走两个半小时以上,遇到雨雪天车轮打滑都到不了村里。

  到村里这两年多,村里的危房拆除了,村民住上了新房子,家家都通上了电,建起了服务中心……一项项民生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能看到郭天峰忙碌奔走的身影,而让他跑腿最多的事,还是跟村民沟通。

  “因为地处山顶,村里除了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都是老人和孩子,他们接触外界有限,观念比较落后,对政策也难以理解,所以很多事都要跟他们沟通好多次。”这里面,郭天峰觉得最“难啃的骨头”就是控辍保学和移风易俗的工作。

  2015年底前,唐沙三村有贫困户32户146人,贫困发生率为25%。郭天峰到村后走访发现,劳动力主要从事拉面产业,多数人长期在外经营拉面生意,对孩子的教育缺少关心,有些人觉得没有必要让孩子上学,甚至认为孩子到了十几岁就该去拉面店打工。女孩子更是照料好家里就行,到了年纪就嫁出去了,上不上学对家里没啥影响。

  村里有个名叫韩梓荷的小姑娘,和爷爷相依为命,上学至三年级时,她选择照顾爷爷而辍学,村里人都说她懂事。可郭天峰听说后,立刻上门去做工作让她复学。“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我和村里几个干部多次上门拜访,向老人讲解了相关政策法规,保证在孩子上学期间,村‘两委’以及村干部都会照顾他。”几次下来,老人放下了担忧,孩子对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期盼愈发强烈,最终同意去上学。

  通过这几年控辍保学,全体村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郭书记经常来学校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他。”唐沙三村的李老师说。郭天峰对控辍保学工作常抓不懈,至今全村无一辍学情况发生。他期待着,争取村里出现几个中专生甚至大学生。

  村里早婚现象多,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还出现攀比之风,娶媳妇的礼金、办丧事的规格水涨船高。为此,有村民因举债而致贫。去年,化隆县出台了《关于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婚丧嫁娶文明新风的指导意见(试行)》,郭天峰和村“两委”及教职人员迅速统一思想,合力推进该项工作。

  经过郭天峰和干部们的宣传和引导,村民们逐渐理解了红白事的本质比形式重要的道理,对《意见》已经广泛接受,贫困户家庭更加欢迎。“结婚搞排场都是一瞬间的,家里没有债,一家人就能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也有更强的发展能力。”马哈尕如此说。

  现如今,唐沙三村的村民创业干事的劲头空前高涨,郭天峰为村里争取到家庭牧场项目,已落地本村13户,村集体经济项目落实50万元,全部投入光伏电站,村级互助协会资金规模为50万元,入会贫困户32户146人。根据化隆县精准扶贫“带薪在岗实训+创业”实施方案要求,村里共有13户18人到外地拉面馆打工学拉面手艺,人均年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昔日的深度贫困村旧貌换新颜,村民的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脑子里充满了新观念、新思维。走在村里的硬化路上,看着美丽乡村的处处风景,无不感激“第一书记”。村里人都说,腿勤的郭天峰为了他们的好日子伤了腿,却带动了他们走向富裕美好生活的步伐。

  “腿伤是小事,只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贫困户和全国各族群众同步迈入小康,我就心满意足了。”对于腿部拉伤,郭天峰却一点也不在意。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