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垃圾分类,可以说是这个夏天最高频的流行词汇之一了。事实上,不仅在一线城市,垃圾分类悄然成为时尚,即使在乡野田园,垃圾分类一样成为新兴的时髦。垃圾分类的故事,在此处的乡村,从线下讲到线上;在彼处的乡村,又从地面讲到水面。来自基层一线的实践,总是令人惊喜。今日本版讲述江南水乡和塞上田园的垃圾分类故事,以飨读者。
“早上6点我们就出船了,现在天气热,像水葫芦这样的水生植物繁殖很快。”一大早,毒辣的日头就开始发威。章桂根挥着长长的打捞竿,向水面目标物一划、一提,就将小半兜垃圾收入囊中。2个小时后,一艘满载水葫芦、杂物等漂浮垃圾的打捞船,回到了岸边。
褚有金和同伴早已等候在岸上,看到船靠近,纵身跳到船上,娴熟地将一船垃圾迅速分类:水葫芦扔进“其他垃圾”,塑料瓶扔进“可回收垃圾”,死鱼扔进“易腐垃圾”。每周,村里清理水面垃圾两次,已经运行3年有余。
这个村名叫水产村,地处浙江省德清县雷甸镇。顾名思义,这里的百姓一直以养鱼、捕鱼赖以生存,像章桂根、褚有金等,过去都是渔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近年,越来越多的渔民洗脚上岸,进厂务工,鱼塘也陆续统一流转给经营主体。2014年,水产村还实施“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家家户户住进连体排屋。
村党总支书记李兴杨告诉记者,村里的外荡水域面积多达5280亩,由于有些与航道相连,经常漂来各种生活垃圾、枯树、杂草等。3年多前,村里就自发组建起一支水上志愿服务队,队员很多就从事渔业生产,同时还身兼“湖长”身份。但与过去不同的是,如今这支队伍更升一级,不仅定期要给河面“洗洗脸”,还要把打捞起来的垃圾“分分类”。
将垃圾分类延伸至水域,水产村的实践填补了德清县水域垃圾分类工作的空白。说起岸上的垃圾分类,李兴杨感慨颇多:“一开始,从村集体到村民,大家都不太习惯。由于垃圾没有日清,一到夏天,易腐垃圾堆放后,就引来大片蚊蝇,臭气熏天,惹来村民不少抱怨。到后来,易腐垃圾的收集量越来越少,一天25公斤都不到。”
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村两委向外“取经”,再回来勤修内功。为普及知识和动员百姓,村里制作大量垃圾分类宣传单,建立垃圾分类小屋。每天傍晚,妇女小组长们挨家挨户搞走访、做宣传,分得好的村民还有小礼品拿。一段时间后,村民开始愿意听、愿意做,也越来越配合。
目前,水产村204户村民家家户户都参与垃圾分类,特别是易腐垃圾收集量,每天可达到180~200公斤,分类正确率达到95%以上。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初,一个崭新的垃圾分类智能收集系统落户村里。
利用这一系统,实现一户一码,村里负责垃圾收集的人员可准确掌握每户人家易腐垃圾的重量,一旦发现分类不当,还可实时拍摄图片,上传至管理平台。宣传跟进,加上奖惩机制,责任落实,一整套组合拳下来,进一步激发村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准确性。
“通过发挥‘河长制’作用,我们健全‘五水共治’的长效机制,现在将‘河长制’与垃圾分类相结合,也是‘因河施策’,实现河道垃圾源头减量。”据雷甸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水产村垃圾分类水上志愿服务队共有18人,运行一个月下来,成效十分显著。
如今,水产村因为水域垃圾分类,又在周边地区“火”了一把。对此,昔日与船日夜相伴的褚有金充满自豪感。他说:“以前住在船上直排,现在看到水上飘着垃圾很心痛。习惯真的很重要,所以我们要把垃圾分类养成习惯,把垃圾直排、乱扔的标签从我们渔民身上撕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