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县长杨曙光向全球推介“内乡5+”扶贫模式。就是凭借倡导这一模式,杨曙光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内乡5+”扶贫模式,就是“党委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五方再加上某个产业。
内乡是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特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近1.6万户。杨曙光深入调研发现,全县70%以上的贫困户是因缺劳力、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缺管理、缺市场而致贫,要想稳定脱贫,必须把他们融入到优势产业链中。
杨曙光把目光聚焦在县内的传统优势产业——养殖业和龙头企业牧原集团上。2016年夏末,“内乡5+”养殖扶贫模式启动。党委政府组织全县贫困户加入聚爱合作社。贫困户向金融机构申请扶贫小额贷款,合作社整合这些贷款,流转土地,租赁给企业搞养殖。牧原集团每年给每一贫困户至少分红3200元,并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杨曙光又引导南阳金冠电气集团发挥其光伏产业优势,对全县贫困户实施光伏产业扶贫全覆盖,每年每户收入不低于3000元。
自此,贫困户融入优势产业链中,龙头企业推进主业发展的同时为贫困户创造稳定收益。即使企业出现经营风险,合作社也可以通过处置养殖资产来还贷款,银行风险可控,履行了社会责任;党委政府在整合资源、组织服务中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合力。
贫困户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内乡县湍东镇董堂村贫困户董景彦,腿部手术落下后遗症,干不了重活,穷困的日子一度让他对生活失去信心。参加“内乡5+”扶贫后,每年可获得稳定收入6200元。他还成了牧原集团内乡20分场的一名勤杂工,每月工资3500元。“以前熬日子,现在是奔日子。”董景彦说。
不仅要让农民增收致富,还要让村集体经济“强筋健骨”。县委县政府引导全县97个贫困村成立了集体股权经济合作社,县财政注入启动资金,合作社由牧原集团担保向银行贷款,同时整合集体土地、山林等资源,入股牧原集团,按优先股享受收益分红。截至目前,97个贫困村已累计收益1320万元。随后,模式进一步拓展,将各级合作社融入牧原集团上下游产业链,通过提供粮食购销、工程劳务、后勤保障等服务,增加集体收入,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如今,杨曙光创新设计的“内乡5+”扶贫模式迎来了收获。南阳整市推进,河南、安徽、内蒙古等13个省区49个贫困县复制推广。该模式还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青睐,中国首个县域“联合国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区”项目已在内乡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