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这件事,新余为什么能做成
2020-11-06 09:1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记者 林华维 本报通讯员 李旭东 裴永勤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老人在“颐养之家”过集体生日。

  自2016年建成第一家农村“颐养之家”开始,不到1年时间,江西省新余市414个行政村就建成了736个“颐养之家”,入“家”老人10309人,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和有需求的老人全覆盖。

  新余市不仅破解了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养老难题,而且“颐养之家”越办越红火,被誉为“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的幸福工程。个中奥秘何在?记者实地寻找答案。

  为什么要建“颐养之家”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新余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20.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7.51%;70岁以上的老年人8.3万,其中农村5.3万。

  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依靠子女赡养这一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挑战,基层群众呼唤新的养老方式。为了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民生工作同频共振,2016年,新余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在农村推行“党建+颐养之家”的指导意见,探索创建“颐养之家”的实现形式。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该市将其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要求乡、村党组织书记选址布点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同时建立了单位挂点联系点制度和组工干部挂点帮扶指导制度,形成“市县指导、乡镇领导、村级主导”的工作机制,把“颐养之家”建设纳入县、乡、村民生工程考核。仅1年左右时间,就实现了颐养之家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建“颐养之家”钱从哪里来

  创建“颐养之家”,首要的问题就是钱从哪里来。新余市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在“颐养之家”建设场地上,做到“有公房的不租房,能租房的不建房”,鼓励优先利用闲置的村级活动场所、小学校舍等集体房屋资源进行改扩建。无集体房屋资源的,动员党员干部、爱心人士无偿捐出富余房屋或向村民租赁后改造。目前,新余市已建成的“颐养之家”中,37%为集体闲置房屋,12%为党员干部、爱心人士无偿捐赠房屋,49%为租用闲置民房,只有极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是择址新建。

  在“颐养之家”建设运转经费上,采取“政府补助、村级配套、社会捐助、老人自缴”相结合的模式。各级财政将“颐养之家”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每个行政村一次性投入10万元标准,市、县(区)、乡三级财政分别按4:4:2的比例分担。运转费用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350元标准,其中老人自缴200元,市、县(区)两级财政各补贴50元,乡、村两级自筹50元,但对生活困难的老人实行免费,鼓励社会捐赠,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颐养之家”建设与运营。截至目前,全市共筹集“颐养之家”建设和运行资金1.1亿余元,其中财政投入6900余万元,社会捐助4100余万元。

  “颐养之家”的选址布点则遵循就近就便原则。根据老人分布、村庄布局等实际情况,选择在人口密度较大的自然村先行布点。对辖区范围较大、自然村较分散的行政村,采取建2个以上的点扩大覆盖面或采取“1+N”模式,在老人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建“颐养之家”,在老人相对分散的自然村设若干服务点。

  “颐养之家”提供哪些服务

  记者看到,每个“颐养之家”都配备了厨房、用餐室、文娱室、卫生间及其他必要生活设施,还有电视、棋牌桌、户外活动场地等。老人聚在一起或聊天拉家常、或打牌看电视、或读书看报,自得其乐、其乐融融。

  据介绍,“颐养之家”原则上接收年满70周岁、身体状况正常、生活能够自理的农村留守、独居及困难老人,坚持入“家”自愿、退出自由。为此,新余市制定了“颐养之家”章程,建立了用餐服务、人员管理、财务管理、食堂管理、食品卫生五项管理制度。

  新余市还整合村卫生室和村计划生育服务室,在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晓康诊所”,紧邻“颐养之家”,方便服务老人。分宜县、渝水区引入第三方保险制度,突破商业保险不能覆盖65岁以上老人的局限,为入“家”老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有的“颐养之家”建立了“亲情微信群”,安装“亲情千里眼”,设立“亲情聊天室”,让老人能够与远在他乡的子女随时“面对面”聊天。仙女湖区欧里镇棱背村张初洪的儿子张耀化常年在城里务工,他说,自从父亲进了村里的“颐养之家”后,饿了有人知、病了有人管,还能实时了解父亲的情况,工作更加安心了。

  “颐养之家”如何规范管理

  每天早上,当厨师买回菜蔬时,“颐养之家”理事会的几位老人就忙开了,他们要对买回来的菜品过秤、检查品质,张榜公布当天的支出明细。新余市每个“颐养之家”都由2至3名入“家”老人组成理事会,引导老人们实行自我管理,管账的、管秤的、管玩的,分工明确,有条不紊。

  为了保证“颐养之家”办得好、可持续,2018年起,新余市先后出台了“全面提升‘党建+颐养之家’工作十条”“挂点联系‘党建+颐养之家’实施方案”“提升‘颐养之家’管理和服务办法”等文件,把着力点由建设覆盖转向管理、服务提升上来,大力实施“颐养之家”精细化管理和温馨化服务提升工程。

  在人员管理上,“颐养之家”与老人签订入“家”协议,建立花名册、信息卡、健康档案等管理资料;在财务管理上,做到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定期公开;在食品安全上,明确配食操作规范,严把食品质量关,有条件的“颐养之家”配备消毒柜,每天消毒餐具、食品留样,米、面、油等大宗用品由市级层面定点配送,蔬菜、食盐等由各县区定点配送。

  “颐养之家”带来哪些收获

  创建“颐养之家”,不仅解决了农村老人养老难题,还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意外收获”。2018年,新余市开展水环境专项整治,仙女湖区欧里镇带元村刚刚布置,养殖户刘电生就第一个拆除了自家养猪场。刘电生说,“我82岁的母亲住进‘颐养之家’后,解决了我一日三餐的照顾之忧,没有理由不支持村里的工作。”高新区水西镇合湖村“颐养之家”理事长刘志华得知许多村民担心拆除“空心房”后,耕牛没地方圈养,主动将自家的2间房子无偿提供给村民使用,使拆除“空心房”工作顺利推进。

  “党组织平时对老百姓呼声有求必应,关键时就能一呼百应。”站在“颐养之家”院子前,渝水区珠珊镇花田村党支部书记廖志平心里有几分自豪,他依靠“入家”老人及其子女的支持,把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城郊村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这两年,新余市关了7000多个养猪场,拆了700多万平方米的空心房、危旧房和违章房,2293个山塘水库退出养殖承包,本来预想会有较大阻力,但实际推动起来比较顺利。”新余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颐养之家”真正帮老百姓解决了困难,受到百姓拥护,那么在环境整治、乡村基础设施改造、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中,“入家”老人和亲属子女就会带头响应,积极参与,为乡村治理注入了强大动力。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