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村上演“凤还巢”
2020-11-06 09:4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海明 李 慧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边王村村貌。

  贵州省望谟县有5个村被列为挂牌督战贫困村,边王村是其中之一。

  边王村距县城30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有539户2200人。受制于山高坡陡、土地稀少、资源匮乏等因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6户1527人,截至2019年底累计脱贫278户1304人,现有未脱贫人口58户223人,贫困发生率从57.55%降至为9.91%。听说这个贫困的小山村,先后有10多个年轻人返乡创业。他们为什么回来?回来以后干什么?记者日前走进村子实地了解。

  记者在养牛场采访。

  边王村群众种植的黑皮鸡枞。

  村里“领头雁”,原来年薪10万

  见到韦小华的时候,他正在村服务中心整理走访信息。脱贫攻坚收官之际,为了摸清“家底”,韦小华和其他村干部走访了全村9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村寨,3个月走下来,韦小华瘦了6斤。

  韦小华是边王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今年40岁。17年前,为了不让家中的三个弟弟辍学,韦小华选择外出务工,凭借吃苦精神,最后在一家富士康分公司担任生产技术部经理,管理着1400多人,月薪超万元,成为全村人羡慕的对象。

  韦小华说,在外的那些年,每次回到村里,他总爱和打工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聊家乡的穷,商量改变的办法。“小华,你父亲过去是咱村的干部,您也回村吧,像您父亲一样带领村子发展。”“现在扶贫政策好,你要是回来了,我们也跟着你一起干。”……这样的话听多了,韦小华的心中也渐渐萌发了回村的想法。

  2016年12月底,韦小华辞职回家参加村委会选举,大伙将信任票投给了他。

  强村富民的担子挑起来并不轻松。过去,村里的主要农作物是黄豆、玉米,产量望天收,经济效益低。为此,韦小华带领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养鸡、养牛、养蜂和种植杉树、油茶产业。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争取扶贫资金200万元,以“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养鸡3万羽、胡蜂200群、牛100头,带动323户贫困户增收。同时投入140万元,实施油茶种植项目。还按照“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思路,引导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全村1230名劳动力全部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845人。2019年,边王村集体经济收入8.7万元。

  对目前尚未脱贫的58户223人,村里也拿出了精准帮扶方案:15户特困户实行兜底保障;19户易地搬迁到县城就业;24户每户至少安排一人就业或在村里发展产业。村民罗文兵家中4口人,两个孩子还在上学,村里帮助他种了4亩油茶,闲暇时再打些零工,预计今年年收入4万元左右。

  “边王村7月份就已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接下来就是加强动态监测,在‘真脱贫、稳脱贫、防返贫’上下功夫。”韦小华眼中透着自信。

  村里“养蜂王”,原来是个小老板

  2019年夏天,33岁的王小良背着双肩包、拖着行李箱,大汗淋漓地站在边王村村口。他停下脚步,四顾打量着眼前的村庄:硬化的进村路、连片的砖瓦房,还有建在半山腰的养鸡棚……王小良暗暗给自己打气,回来养蜂的选择没有错!

  王小良16岁就外出打工了,若不是父母仍在老家,一年也难以回趟家。他先在广州、佛山等地务工,挣到钱后在望谟县城开了一家小百货店,又买了一辆面包车,拉着米面油盐、衣服鞋袜等日常生活用品下乡赶集。“我们这边都是山,路不好走,买东西不容易,哪里有集市,我就批发点东西现场卖,一年挣个10多万没问题。”如今,王小良已在县城购房安家。

  受益于脱贫攻坚政策,乡村的交通、环境、生活条件都好了。边王村过去到县城要两三个小时,现在只要半个小时。王小良寻思着回乡创业,他相中了胡蜂养殖。

  “我做过调研,蜂蛹是很多市民喜欢的一道菜肴,市场前景好。一窝胡蜂可以收入5000多元。”王小良先后到云南等地学习养蜂技术,买了两个蜂巢回村试养。“我家虽不是贫困户,但早年家里兄弟姐妹多,深知贫穷的滋味。试养成功后,可带动其他村民一起养殖。”王小良说。

  随后,王小良与合作社合作,投资建设了胡蜂培育基地,吸引57户贫困群众参与。王小良负责村民培训和日常管理,收益村民、基地、合作社按约定分红。目前王小良的胡蜂培育基地是全县最大的。

  今年3月,村民王建昌来到基地边打工边学习养殖技术,他告诉记者,今年他养殖了5窝胡蜂,成本由基地提前垫付,明年争取养40窝胡蜂,“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村里“鸡场主”,原来远在广东谋生计

  9月15日,望谟县万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刚到了一批鸡苗,负责人岑小怀现场叮嘱工人做好喂养、照料工作。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眼前很有“专业范”的年轻人,曾经是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1年,边王村发生特大洪灾,岑小怀家中仅有的2亩地被冲毁。没了地,弟弟又在读书,24岁的岑小怀背起行囊,来到广东一家养殖场打工。

  故土难离!掌握了养殖技术的岑小怀寻思着何不回家办个养鸡场。2015年,岑小怀回到边王村,向村书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老书记虽然很支持,可村里很难找到一块面积大一些的平整地块。无奈之下,岑小怀选择到周边乡镇建养鸡场,养鸡5000多羽。

  随着销路越来越好,岑小怀打算扩大养殖规模。2018年8月,为支持岑小怀回村创业,村书记韦小华将自家3亩多地免费出让给岑小怀,又帮他申请了4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资金。一个多月后,养鸡场建了起来,购进鸡苗2万羽。2019年养鸡场又扩容到7亩,养鸡规模达到3万羽。

  边王村注入6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养鸡合作社,带动30户贫困户增收。岑小怀将小仔鸡发给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和村民,出栏时再按市场价收购,贫困户每只鸡可净赚30多元。“从粗放养殖到规模化养殖,再到现在抱团发展,产业越做越大,我即使不赚钱也要带领乡亲们一起富。”岑小怀坦露心声。  

  记者感言

  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乡村振兴路,关键是要有人,特别是年轻人。在边王村,我们见到了10多位像王小良、岑小怀这样的回村创业的年轻人,因为他们回来,村庄有了生机,产业有了活力,村民也有了依靠。

  吸引年轻人回来,除了提供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等“硬支撑”外,更主要的是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软环境”,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故乡的温情和温暖。边王村书记韦小华,将自家土地免费出让给岑小怀建养鸡场,这份感动弥足珍贵。

  筑巢引凤,贵在筑巢。栽下梧桐树,方能引得凤凰来。相信,只要工作做在前面,做细做实做到位,远方的游子就会纷纷回到故土,毕竟乡愁难以割舍。城里固然有他们的梦想,可家乡有他们放心不下的爹娘!

  期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凤还巢,重新定义农村这片土地,共圆乡村振兴梦!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