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4日
巍峨的雪山、洁白的云朵、满山的牛羊、黝黑淳朴的笑脸……2016年9月,我带着“心中想象的藏区模样”,来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挂职中共小金县委常委、副县长,成为了交通运输部选派到高原藏区挂职的唯一女干部。
两个月走完88个贫困村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我对工作的第一个要求。在小金我分工负责脱贫攻坚、交通运输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到小金的第二天,我便到县脱贫攻坚办、县交通运输部门调研了解情况、查阅文件资料。用近2个月的时间,走完了小金的21个乡镇和88个贫困村,入户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330余户。在深入乡村、到相关部门调研的基础上,得出“小金最大的瓶颈制约是交通、最大的民生期盼是交通、最大的致富希望是交通”的结论,为此,我向县委、县政府建议把“提升主干道,消除‘断头路’,畅通内环线,构建大交通”作为全县交通建设的工作思路,加快建设“畅通小金”,大力推广“交通+扶贫”模式,并得到县委、县政府充分肯定与采纳实施。
想把交通工作做好,必须做好路网规划。小金四面环山,进出小金的几条公路等级都很低,国道省道大部分都是四级路。为此,我积极争取项目落地小金。在部、省、州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青城山至小金旅游观光列车轨道项目纳入四川省交通扶贫规划,四姑娘山镇过境路纳入部“十三五”中期调整规划,350国道巴郎山到小金县城段列入部“十三五”红色旅游道路规划。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通车公路里程2979.8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达率、通畅率均达100%,率先在全省民族地区县实现“两个全覆盖”,初步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支撑,以县、乡道为辐射,农村公路为连接”的较为完善的公路路网体系。
路建好了,提高管理水平,为后续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必不可少。借助部、省、州提出的创建“四好农村路”省部示范县机会,我积极向小金县委、县政府汇报,建议小金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得到小金县委、县政府支持,随后组织制定了《小金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多元资金投入保障新机制,充分发动群众、企业参与修路。
为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助推精准扶贫作用,我在小金县主导推行“交通+基地”“交通+产业”“交通+旅游”“交通+电商”等扶贫模式,将农村路网规划与产业规划相融合。2017年,全县酿酒葡萄基地带动种植户4620户,促进8个乡镇1.5万人增收,实现收入4000余万元;接待游客12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9%和28.3%,增长率居全州第一。2018年,小金电商交易超200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600余人。
援藏两年,收获一生
“来了就干,干就干好”,这是我的工作誓言和责任担当。
2017年6月,小金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难以忘记抢险救灾第一线的艰险,更加难忘128名受灾群众被转移安置后信赖而感激的眼神。灾后,我向交通运输部争取到800万元抢险应急专项资金,还联系社会力量捐款捐物,最终促成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向小金受灾群众捐物6200多件、折价277万元,青岛企业提供免费培训和就业岗位。在我的努力下,受灾后的小金人民有了更多重建家园的希望,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从2017年到2022年,按照每年每人500元标准资助贫困学生500人,思源基金会、德源基金会捐赠了大量轮椅、助行器等医用物资。除此之外,还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高中贫困学生生活费27万元。
对我来说,小金是一张名片,推介小金是我永远镌印在心的使命。我协调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关注小金、报道小金,以不同的视野与角度宣传当地特产、脱贫攻坚成效以及秀美风景。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金打响了知名度,小金苹果、松茸等名特产品在2017年首次出现供不应求,当年,小金旅游业营收也实现增幅位居全州第一。
援藏两年,收获一生,两年援藏的宝贵经历,见证了我的成长,这笔财富将使我终生受益。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愿化成风,让格桑花铺满五彩藏乡;我愿化作路,与藏汉同胞携手奔康!
来源:交通运输部
作者:刘金香 交通运输部财务审计司资产管理处副处长,挂职任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委常委、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