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不当挂客(4月1日)
2020-03-02 15:37:00  来源:交通运输部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19年4月1日

色达县地处“三区三州”,平均海拔4127米,全县有89个贫困村,是全国少有的六类区县和深度贫困县之一。2015年色达被列入交通运输部定点扶贫县。2016年10月,我主动请缨来到了这里,挂职任色达县委副书记。

作为交通人,建不好路就是失职

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一直是制约色达发展的最大短板。作为交通人,建不好路就是失职!在交通运输部结对帮扶支持下,色达县编制完善了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把公路建设纳入全县综合目标绩效考核管理;坚持一线“零距离”检查,严格验收;建立了甘孜州第一个农村公路养护站和标准化交通检测实验室,对材料选择、路基施工等全程开展跟踪监测。

通过努力,色达的交通有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两年来,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7.6亿元实施通村通畅项目237个共992.6公里,实施2016年至2018年定点扶贫项目12个136.69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已达2260公里,贫困村100%通硬化路,道路通畅率从2015年的52.2%提升到100%,色达由“路网末梢”变为川青交界地的“区域节点”。

2016年起,色达县委、县政府优先解决了乡村养护站、公益性养护员问题,同时整合各类资金建设色达县农村公路机械化养护应急中心,道路养护比例从2015年的40%提高到2018年的100%,“有路必养、养必见效、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目标正逐步实现。

2016年我们终于与新川藏公司达成协议,开通了色达首条公交线路,结束了色达建县62年来无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的历史。目前,色达已开通公交线路5条,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44个,投入12辆公交车,年运送旅客15万人次。

“我老婆患包虫病,每年要花好几万治疗。”“我们又没技术又讲不好普通话,没法出去挣钱。”听到大家道出心里话,我意识到要“跳出交通抓脱贫”。

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色达依托干线公路积极发展蔬菜大棚、乡村酒店、乡村旅游等致富产业。2018年“十一”黄金周,色达接待游客18.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846.5万元。两年来,色达贫困人口从15868人减少到2801人,减贫幅度达83%,贫困发生率由34.2%下降到5.7%,74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2016年、2017年色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552元、9604元,增速为12.5%、12.3%,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荣获“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称号。看着这些喜人的数字,成就感油然而生。我们洒下的汗水,付出的辛劳都化作了一条条通村公路,成为了带领农牧民群众脱贫的致富路,成为了党与群众紧密联系的民心路,成为了各民族共同进步的团结路。

稀缺的是氧气,宝贵的是精神

大章乡中心小学学生桑珠泽仁说:“学校里的书上全是字,我好多都不认识。”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的最有效手段。我与同事们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为全县中小学捐赠图书10万册,帮助大章等乡镇配置空气能热水设施3套。两年来,我们组织以“党建结对”形式牵手贫困村党支部脱贫,筹集捐款、教育基金140余万元;捐赠办公电脑22台、工程机具7台(套)、实验设备66台(套)、医疗救护车3辆;采购色达土特产40余万元,解决群众困难实事40余件。

扶贫须扶智。治穷脱贫的关键在于干部人才。在交通运输部的帮助支持下,通过“送出去”“走进来”等形式举办业务培训11次,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邀请专家5批次16人到县实地指导,帮助色达干部和技术人才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两年多来,虽然经常因深度缺氧而靠服用止痛药来辅助睡眠,虽然远离都市的繁华,不能经常陪伴家人左右,但是看见色达实实在在的变化,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就觉得一切都值得。援藏不当镀金,挂职不当挂客,我们扛住了艰难困苦,体现了交通人的责任担当,我们愿为脱贫攻坚献出自己的力量。

 

来源:交通发布

作者:丁凯 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规划建设科技处副处长,挂职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委副书记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