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为农村电商支招
2021-03-12 10:22: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综合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上,乡村振兴、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等人们关切的话题纷纷被推上热搜。其中,农村电商作为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如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上发挥更大作用,引发与会代表、委员广泛热议、纷纷建言献策。


话题1:直播带货如何健康发展?

  主持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各地在直播带货方面重点发力,如何引导直播带货健康发展,更好地让流量变现?

  马豹子代表:打造电商直播基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直播电商”和农村数字化建设的助推作用不可忽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提出两条建议,分别是《打造电商直播基地助力乡村振兴》和《加快推进农村数字化建设》。

  “从最开始的公益直播奉献爱心,再到农产品直播助推扶贫,直至百业直播带货消费,直播已成为新的零售和流量的入口。要想助推农产品销售,就必须驶上电商直播快车道。”马豹子说,去年,他带领村民抓住时机,迅速成立电商产业园,并结合大黄村成熟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直播带货。随着来自广州、郑州等城市的企业不断地入驻大黄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拥抱更广阔的市场。

  “‘直播电商’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农民致富,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又能促进人才回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马豹子认为,乡村振兴在于产业带动,而加快推进农村数字化建设,是乡村融入现代产业链条,以较低成本迈向振兴的捷径。

  马豹子说,农村数字化建设进程在我国已经实现了良好开端,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已经开始助力农村发展。他建议:以县为单位,设立“数字化试点乡村”,加大乡村数字化建设投入,围绕特色农产品电商做大做强,积极对接龙头平台企业,借助平台力量赋能地方产业。

  鲁曼代表:扶持政策不能“一阵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初不少地方农产品滞销,全国人大代表鲁曼通过直播带货,助销农产品超1000件。在了解到湖南农户椪柑难卖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自费前往该地,帮助销售了8万斤椪柑,为农户解了燃眉之急。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鲁曼提出了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让农民享受互联网红利的建议。在实际调研中,她了解到,农民要想通过直播把产品卖出去,门槛不低、瓶颈不少。鲁曼认为,农村电商与直播带货,需要更多的产业力量加入。

  当然,发展农村电商必须以农特产品质量为前提,鲁曼觉得,最好在每个县级城市乃至乡镇,都要有一个好的企业主体做引领,否则容易导致一盘散沙。

  在老家江苏省盐城市,鲁曼每个月都有两三次帮助农户开展电商培训,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推广家乡特色农产品的行列,增大流量,转化为效益。

  今年上会,鲁曼继续在农村电商方面发声。她希望各地能够因地制宜出台扶持电商长效机制,让老百姓通过互联网获利,重点在长效,而不是“一阵风”。

  “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有很多好的政策。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加入乡村振兴大军,是展现地方实力、魅力的时刻。”鲁曼说,“让好政策落地,并保持连贯性、可执行性,才能给新生力量吃上‘定心丸’,在‘抢人大战’中增添胜算。”

  链 接>>>

  皮剑龙委员:完善法治保障,对主播进行实名制认证、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制度、履行内容日志信息留存、建立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及黑名单管理制度等,规范直播带货健康发展。

  刘守民代表:我今年提交了一份《关于对“名人代言”和“专家带货”违法行为加强监管和惩治的建议》,并建议建立名人、专家违法代言黑名单制度等。

 

话题2:如何打通出村“最先一公里”

  主持人:“种地人喊穷,消费者嫌贵。”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表示,当下阻隔农产品内循环最大的问题是,出村“最先一公里”和餐桌“最后一公里”两头“卡脖子”。如何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瓶颈?

  梁倩娟代表:建成县乡村三级现代物流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水阳镇石滩村村委会委员兼妇联主席、陇上庄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当地人称“梁掌柜”。从事电商多年,她将家乡的橄榄油、核桃、土蜂蜜等农特产品卖到全国,带动了许多农民脱贫增收,也激励很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去年全国两会上,梁倩娟提出了整顿农产品直播带货环境、支持农村地区电商发展以及实施通社联户道路升级改造的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积极回应。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十四五”开新局,乡村振兴也迎来最好的新机遇,梁倩娟对此信心满满:“在乡村振兴中,农村电商必将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推动农村物流快递提速降费,建成便捷、高效、优质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刻不容缓。”梁倩娟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政策项目倾斜扶持力度,支持农村物流配送服务、生鲜食品冷链仓储运输建设,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有效助力农产品上行进城和商品下行进村,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开通农村电商“快车道”。

  李学林委员:重视采后保鲜设施建设

  云南是我国鲜切花、蔬菜、水果、野生菌等生鲜农产品的重要产地。全国政协委员李学林注意到,近年来,这些特色农产品外销量增长快,然而冷链物流环节发展滞后,成为影响农产品新鲜度的短板。

  不同农产品对冷链运输有什么不同的要求?不同主体的冷链物流载体体量如何?带着这些问题,去年8月,李学林组织团队前往昆明、大理、保山、德宏等地,先后调研了物流公司、水果批发市场、蔬菜种植产销龙头企业。此后,他又到普洱、文山、保山等地的口岸走访,了解周边国家农产品在进口转运中的冷链物流情况。基于大量调研,李学林牵头撰写了《云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情况专题调研报告》,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今年全国两会,李学林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快支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提案,聚焦“最先一公里”问题。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包括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和关键技术,以及仓储、装备与保鲜技术的协同研究。

  他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支持农业大省解决农产品产销运输中的基础设施短板问题,重视产地采后保鲜设施的建设,鼓励经营主体建设专业化的产地保鲜处理体系,支持线上农产品流通产地仓储建设。同时,还要进一步打造特色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品牌形象,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罗朝阳代表:把冷库建在乡镇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在产业振兴、乡村治理、城乡融合等方面的发力,农产品朝着“出村进城、触电上网”加速跑,国内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东西产得出却存不住,卖得出却运不起,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的问题,造成农产品的损耗和浪费较为严重。“因为采收不当、采后处理技术落后、贮藏条件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损耗的果蔬产品每年超过1亿吨。加上冷链物流还不够发达,果蔬等生鲜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率超过20%。”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百色市田阳区那满镇新立村书记兼村主任罗朝阳认为,冷链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链”接四方,任何一个区域或环节出现短板都难以奏效。目前来看,加快推动农村冷库建设显得尤为必要。产业要兴旺,农村基础设施应加强。城镇区域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已经趋于饱和,但乡镇还很缺乏。

  “要把冷库建在乡镇里,减少农户的奔波,降低农户运输储藏费用。”罗朝阳认为,冷库要服务于农民,需要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可以由合作社修建冷库,既帮助农户解决储存问题,又能提高冷库使用效率。

  链 接>>>

  刘永好委员:建议按照特色农业规划进行数字化产地仓建设,通过政策倾斜培育一批骨干冷链物流企业,增加城市中转冷库建设用地规划,推动冷链流通体系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佘丹青代表:近些年国家对冷链的发展很重视,资金支持力度也很大,但各地冷链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冷链建设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推动冷链网络的末梢神经进一步细化。

 

话题3:“接地气”的电商人才如何培养

  主持人:在乡村电商“赛道”上,最缺的是专业人才,农村如何培养一支“接地气”的电商人才队伍呢?

  李洪亮代表:制度引导人才流向农村

  李洪亮是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新合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他在基层工作多年发现,农村电商快速发展过程中,凸显乡村人才匮乏、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农村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加之大部分农村产业聚集程度低,电子商务人才的发展空间小,难以引进复合型高端电商人才,一些电商企业、网商、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应用人才严重缺乏。

  李洪亮建议:继续重点抓好“三支一扶”等农村人才培养工作,引导人才流向农村,让他们成为愿意留下来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级专业人才队伍。

  同时,留住人才需要一揽子配套制度保障。例如,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打造地域公共品牌等。将“淘宝村”、网络直播培训纳入地方商务和农业农村系统培训范畴,进一步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支持以县域为单位的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资源整合,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资源、信息、渠道、技术、运营、销售、平台、农资、融资等服务。

  链 接>>>

  刘文新代表:我不仅自己走进直播间,这次还带建议上会:培养新型青年职业农民队伍,鼓励他们拥抱互联网,发挥在直播平台和电子商务的“乡村网红”作用。

  张近东代表: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近3000万农民工留乡或二次返乡,这是当前农村一个突出问题。建议利用返乡农民既熟悉互联网,又兼具本地“熟人社会”的优势,让农民工就地创业做电商。

  贺盛瑜委员:电商高速发展势头的背后,高级人才的稀缺成为困扰电商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建议增设电子商务专业硕士,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学科体系,培养行业特色明显、针对性强的高层次应用型电子商务专门人才。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