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应新(中)帮农户装梨,并询问收成情况。
从村头到村尾,28分钟,3760步,他每天都要走上两个来回。12万公里,这是他驻村两年来,车子奔波的里程。
两年前,从空军张家口场站政委职位转业到北京市工商联的谌应新,被选派为驻燕落村的第一书记。初上任时,村民当面指责,说他是“犯错误被降级”才来这儿的;两年后,村民习惯了有困难先找他,他也因任期可能延长,得以看到项目全面落地而高兴。两年间,谌应新带着村民完成从“争当低收入户”到“全村脱低”的华丽转身,也成为“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的生动样本。
燕落村是全市低收入人数最多的村
坐落在密云水库北岸的不老屯镇燕落村,是全市低收入户数、人数最多的低收入村。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8000元左右,距11160元的农户家庭人均低收入标准线足足有3000元的差距!
“这些年,燕落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只有每人每年2100多元补助,还有种植小米、梨等农作物的一些收益。”63岁的村委会主任李如才感慨。
想要天天“出彩”,结果天天发愁
2016年11月,北京市委组织部选派驻低收入村第一书记,从空军张家口场站政委职位转业到北京市工商联的谌应新主动“请缨”。
然而怀着“雄心壮志”驻村后,村民们不留情面的辛辣态度让谌应新着实“呛”了一口。基于以往帮扶未见明显效果,大伙儿对第一书记的到来充满了质疑。
如果说对村民的态度尚有思想准备,可谌应新费尽心思挖掘村子资源,一连提交两三份项目策划却都没能批下来。“一级保护区限制确实太多,没有领导敢批。”想要天天“出彩”,结果天天发愁!
销产品得民心,办讲堂转民风
深夜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村委会,想想各种棘手难题,有那么几次谌应新也未免打起了退堂鼓。可冷静下来,军转干部的“韧劲儿”又占了上风。
谌应新认为,想要带领大伙儿“脱低”,先得为百姓干点实实在在的事。他观察到村民存在农特产品销售难的状况,谌应新上下奔忙,全力联络资源、拓展销售渠道。上百万斤鸭梨、几万斤小米一卖完,他感受到村民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转变。
村委会小院儿一侧,粉刷成鹅黄色墙面的“蜜蜂爱心超市”不由让人驻足。店内摆放着毛巾卷纸、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想要买走它们,唯一的“硬通货”却不是人民币,而是通过在旁边明伦道德讲堂听课获取的“积分”。村民用攒下的积分,就可以到蜜蜂爱心超市换东西了,一分等于一块钱。
这是谌应新“润物无声”的又一项举措。为了改变村民“无事可做”的消极状态,他辗转打听、联系到了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中央党校教授、全国致富模范给村民讲优秀传统文化、讲党的惠民政策,交流致富奔小康经验……“开始百姓应该说还是奔着积分去的,但慢慢真就能听进去了。”谌应新感慨,道德讲堂让村民有“正”事儿做,长了见识,更潜移默化带动了民风的转变。
企业村民“结对”,助力稳妥“脱低”
除了办讲堂,谌应新还协调明伦公益基金会给予全村42名在校高中生每人每年3000元,给予40名癌症重病患者每人每年5000元的资助。他感慨,这些点滴百姓都看在眼里,工作也干得越来越有味道。
然而谌应新明白,想让全村“脱低”之路走得稳,不能光靠提升思想觉悟和救助金,还得从根本上寻求逐渐消除物质贫困的办法。他坦言,这对自己这个军转干部来说,可真是一筹莫展。“但我有整个北京市工商联做后盾!我们工商联主席和工商联党组全体成员都到过燕落村考察调研,考虑到燕落村有14个村民小组,最终确定了‘一企帮一组、一组一品牌’的帮扶模式。”
谌应新介绍,今年5月25日帮扶工作搞先期试点,7月10日实现了14组帮扶“对子”全覆盖。被选中的都是极富实力的企业。“这下老百姓看到希望了,年底前低收入户全部脱低,肯定没问题!”谌应新喜滋滋地表示。更令他期待的是,接下来还有项目正待落地——北京城乡集团计划投资800万元,按1000元/亩价格流转村民土地,种植附加值较高的农作物。并将村里闲置的服装厂整修成农产品集散中心,为村民提供工作岗位。
“11月23日任期就满了,这么多项目都是我协调的,必须得整利索!”这位湖南汉子掷地有声,“最近听说市委组织部帮我们延期了半年,各个单位也还没开始选派第一书记。我太高兴了,到时燕落村的布局会更完整,老百姓的日子也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