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得力其尔乡:打响“养鹅之乡”品牌用了两招
2021-04-25 10:1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吴相奇 张国海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以前自家养一只鹅只能赚十几块钱,现在加入了合作社,能赚五十多块钱,新来的这位‘鹅书记’可真不简单!”内蒙古阿荣旗得力其尔乡马河猎民村脱贫户涂锁柱说。

  涂锁柱口中的“鹅书记”,是阿荣旗得力其尔鄂温克族乡党委书记、大鹅养殖联合社总支部书记张福山。2020年初上任至今,他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出了实实在在的两招,带领全乡群众养殖大鹅30万羽,使得力其尔乡成为远近闻名的“大鹅乡”、产业发展示范乡。

得力其尔乡养殖的白鹅

  把党组织建在合作社上

  2020年1月,张福山上任得力其尔乡党委书记。乡村要振兴,关键看产业,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张福山就在谋划产业发展大计。“之前了解过我们乡的特色产业有大鹅养殖、木耳种植、中草药种植等,但哪个产业适合在全乡推广呢?”带着这个问题,张福山开始了调研走访。

  在全顺大鹅养殖合作社调研时,张福山与各村致富能手座谈,提出了整乡推进大鹅养殖的思路:“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提升”,三年养殖百万羽大鹅,建成“大鹅之乡”。

  当时的全顺大鹅养殖合作社是个人经营的,当地村民和村集体获利较少。张福山决定,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走出一条“党委扶持引导、党员示范先行、群众普遍参与、合作社组织带动”的强乡富民之路。

  张福山率先以个人名义从银行贷款50万元,借资给合作社。“书记都能贷款50万元,说明大鹅产业行,我也入股。”就这样,你1万、他1万,全乡200多名党员干部集资了近300万元,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9个村的6个养殖基地40栋养殖大棚拔地而起。

  然而,就在雏鹅入舍前,一场百年不遇的春雪从天而降。“有困难,党员上。”张福山带着全乡党员干部用锹铲、用车推,48个小时日夜奋战,保证了第一批10万只雏鹅顺利入舍。

  在张福山的指导下,全乡9个村的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由村书记担任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负责大鹅基地建设、开展具体生产。同时,还将9个村的合作社整合在一起,成立得力其尔鄂温克族乡大鹅养殖联合社,联合社成立党总支,负责9个合作社的统一防疫、统一保险、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市场等,有效保证了大鹅养殖产业有序推进。

  2020年8月初,第一批大鹅顺利出栏,成活率高达95%,10万羽大鹅纯收益达150万元,百余名务工群众工资收入近百万元。

  将产业链拉长增粗

  第一笔“下海”就赚了百把万,无疑是个不小的成功,但张福山并不满足。

  “产业要振兴,不能仅仅靠低端的养殖,还是要走精深加工的路子。”为了做大做强大鹅产业,张福山带领班子成员、村书记、合作社理事长到黑龙江省依安县学习养殖经验,到哈尔滨学习延伸产业链的做法。

  半个月之后,张福山下决心建烤鹅厂。8月中旬开始干,建厂房、买设备、请师傅、办执照,一个多月后,第一批继梅牌烤鹅就推向了市场。

  为了扩大知名度、提升竞争力,9月下旬,张福山在全旗最大的广场举办了展销活动,邀请了知名企业家品尝烤鹅、观看演出,一时间得力其尔烤鹅扬名全旗,一个展销会就收到了近百万元订单。

  “我们的定位是打造全国优质烤鹅知名品牌,进入北京、上海、广州市场,走向全国各大城市。”张福山不断寻找商机、开拓市场,他用4天时间,跑到呼和浩特、深圳、广州、北京等地,行程近万公里,参加了2个展销会,洽谈了4家企业,签订了5万只烤鹅和5万只白条鹅订单,初步达成了100万只大鹅合作意向,预计产值近亿元。

  接下来,张福山又先后争取到1000余万元资金,扩建孵化室、育雏室,新建了养殖基地、烤鹅加工厂,打造了一条集“孵化、育雏、养殖、烘烤”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让大鹅的获利翻了两倍。

  按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他还组织各村发展了木耳种植产业,多条腿走路的模式让得力其尔乡9个村集体村均增收30多万元。今年,得力其尔乡将与其他乡镇组团发展,让这一模式异地开花结果。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