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偏僻、负债累累的英山县百丈河村通过茶叶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壮大了集体经济,美了村庄,富了村民,实现了华丽转身。图为百丈河村新貌。
崇阳县坳上村举办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
(湖北省委组织部供稿供图)
开栏的话
“农村1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要如期完成,还得咬定目标使劲干。”新年伊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吹响了冲锋号,发出了动员令。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开设“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这样一个省级交流平台,目的就是推介各地的探索实践,力求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地方特色,注重创新元素,突出自选动作,使一地经验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能和思路支撑。
划重点 省委出台专门文件 省委书记一年9次批示
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2018年就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先后9次作出批示,强调要建强组织体系,选优带头人,更好担负起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
2018年7月27日,湖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全省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把“建强战斗堡垒、促进脱贫攻坚、引领乡村振兴”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主要任务来抓。
2018年9月30日,湖北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推动村(社区)“两委”班子整体优化提升,切实担负起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
2018年10月25日至26日,湖北省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2018年11月16日,湖北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就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进行再动员再安排。
实招一 村党组织书记调整面超四成
湖北省以2018年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列出党组织书记“双好双强”标准和“五不宜”“十不得”负面清单,全面落实村(社区)“两委”成员候选人县级联审机制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机制,切实选优配强贫困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按照“绝不降低标准,绝不降格以求”的要求,真正把好人能人选出来,把懒人庸人换下去,将坏人恶人挡在外,加大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力度,调整面达到47.9%,从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和“聘”村党组织书记的比例达20.6%,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能征善战的扶贫带头人队伍。壮大村级后备力量建设,以县为单位,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有条件的地方,每村选聘1至2名村干部助理,着力解决后备力量不足问题。全面推行村主职干部专职化管理,落实任职承诺和年度目标任务书制度,每年底开展村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考核结果与报酬待遇挂钩,作为评先奖优、问责追责、任免调整的重要依据。
实招二 “整县推进”支部建设
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基层的一切工作靠支部,基层的一切问题在支部解决,基层党建的一切成效在支部体现。近年来,湖北省大力实施“整县推进”支部建设计划,在县域范围内,以提升组织力、提升政治功能为核心,以支部建设为着力点,建强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个基本要素”,坚持全地域、全领域、全要素、全功能推进支部建设,一个支部一个支部抓落实、搞扎实、做规范,切实解决过去“点上亮堂堂、面上一般般”的情况。2018年起,湖北省实施党支部建设整体提升工程,每年扩大一批先进支部,提升一批中间支部,整顿一批后进支部,建立支部晋位升级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实招三 加大村级保障力度
湖北省委坚持“既算经济账、又算政治账”,不断夯实基层基础。自2015年起,每年省市县乡四级财政投入10.1亿元,比照副乡镇长工资水平落实村主职干部工作报酬,人均每年4万元左右。划拨省管党费2000万元,支持1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重灾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划拨省级留存补交党费3890万元,对中央划拨党费支持的贫困地区12个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村和深度贫困县317个改扩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村进行补助,全面消除“空白点”。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省级留存补交党费列支2.1亿元,按每个村15至30万元标准,重点扶持贫困县特别是深度贫困县的366个薄弱村和880个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省级投入400万元财政资金,直接补助17个村,用于引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展村集体“三资”专项清理,截至目前,全省17881个村组完成清产核资,清查账面资产770.14亿元,核实资产978.97亿元,清查集体土地9310.25万亩。
实招四 村村都有党员致富带头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光靠支部书记唱“独角戏”不行,村干部唱“二人转”“三句半”也不行,必须是党员群众大合唱。近年来,湖北省推行党员星级管理和许家冲村“党员公约”等做法,切实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支部主题党日,将严肃的政治主题和党员群众关心的民生议题结合起来,推行“述学述做”,做法在全国推广。实施“三培养”工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确保每个村至少培养1名致富带头人。全省共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1.7万人。
崇阳县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在坳上村举行。
坳上村:党建全面过硬 事业全面发展
基层探索
崇阳县铜钟乡坳上村,是全乡唯一的移民村。曾经的坳上村,地理位置偏远,党建阵地落后,主导产业缺乏,经济发展滞后,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是全县47个重点贫困村之一。
坳上村的变化在于以党建阵地建设为核心,发挥生态资源丰富优势,打造旅游观光产业,形成辐射效应。该村抓住全县党建阵地提档升级的机遇,采取“政府出资+村委筹资”的模式,建设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短短4个月,一座具有鄂南民居风格,占地1400平方米,融合四点半学校、谈心说事室、红白喜事大厅、农村淘宝及超市的党群服务中心拔地而起。接下来该村顺势而为,建设了药膳馆、农家乐等,为全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党群服务中心成为了党员之家、群众之家、游客之家,成了全县一张功能完善、群众满意、独具特色的新名片。
坳上村书记沈亚东介绍,在产业发展中,他们注重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二组党员沈佳甫带头创办莲藕专业合作社,带领26户贫困户脱贫奔小康。如今的坳上村,光伏发电、门店租金、中药材、楠竹、水果种植等产业多点开花,曾经的空壳村变成了集体年收入23万元的小康村。
2017年以来,坳上村以党建全面过硬推动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先后接待西藏山南地区、河南漯河市、湖北天门市等参观学习团共2000人次。昔日的贫困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双堰塘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双堰塘村:党员队伍成发展主心骨
基层探索
恩施市龙凤镇双堰塘村辖7个村民小组,人口871户3100人。2014年全村识别贫困户276户、贫困人口875人,为恩施市重点贫困村之一。2016年底全村脱贫,2017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00元。
是什么让双堰塘村在短短的几年里收入翻倍、整村脱贫的呢?答案是:以党建为引领,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为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15年双堰塘村筹资500万元新建“五位一体”便民服务中心,不仅有便民大厅、卫生室、便民超市、幼儿园,还有留守老人日间照料中心。
双堰塘村第一书记秦泽民介绍,为了加强村班子建设,村里公开选拔招录了3名后备干部,村党支部成员与后备干部开展 “一对一”“多对一”帮扶结对,促进他们迅速成长。同时以“支部主题党日”为载体,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党员整体素质,使党员队伍成为全村发展的主心骨、生力军。
近年来,双堰塘村各类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近500万元。2018年,双堰塘村认缴出资200万元成立恩施市双农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加,年收入可达40万元。
在基层治理方面,双堰塘村建立了“村有一名律师顾问、组有一名法律宣讲员、户有一名法律明白人”的三级法律宣讲机制,每年培训法律宣讲员50人次、法律明白人1500人次。
翁新强
乡村之星
(郧西县湖北口乡小新川村书记): 脱贫致富领路人
2015年,翁新强通过了湖北省大学生村官考试,被分配到家乡小新川村担任村主任助理。
小新川村具备五味子生长的自然环境。为了开拓五味子产业,翁新强先把自己家的几亩地全部栽上五味子,然后又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们带头栽种,并免费提供种苗。观望的村民们看到党员们都栽五味子了,也就纷纷领取了五味子种苗。目前小新川村已经实现户户有产业,致富有门路。
翁新强在带动本村群众发展五味子产业的同时,也积极向周边辐射,已带动鄂陕两省三县18个乡镇的60多个村,发展五味子种植3500余亩,五味子相关产品销售1200余万元,累计带动鄂陕两省700余户实现增收脱贫。2017年5月25日,翁新强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荣获“全国扶贫先进个人”。
2018年3月初,在上级支持下,翁新强成功完成社会融资3000万元,目前正在湖北口集镇选址新建占地10000㎡的现代化农特产品加工厂。2018年11月,翁新强当选小新川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未来,翁新强满怀憧憬:“不仅要将五味子产业做大做强,还要发展柿子、核桃、板栗等特色产业,带动更多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
徐志新
乡村之星
(罗田县骆驼坳镇燕窝垸村第一书记): 村企联建创新者
燕窝垸村曾是湖北省重点贫困村,2010年村级负债近百万元。如今整村脱贫,成为“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百佳村”。
是谁给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带来如此巨变?他就是首届湖北改革奖获得者、燕窝垸村第一书记徐志新。
2012年,徐志新主动将党组织关系转到燕窝垸村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为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村里先后关停了1个采石场和3个养鸡场,拆除了120多个猪圈和旱厕,投资建设了3处公共厕所,安置了10个移动厕所。
为了增强燕窝垸的造血能力,徐志新耗费半生积蓄,在村里创立了“燕儿谷”生态园,成立了全县第一个村级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党组织——燕儿谷联合党支部。村“两委”班子和企业领导之间交叉任职,徐志新既是总经理,也是村第一书记,村支书则聘为公司副总。目前,“燕儿谷”建成了各种特色种植观光园3000多亩,一期养老公寓8900㎡。村集体以荒废的橘子园等经营权作价入股,盘活了闲置资源,发展了集体经济。
“燕儿谷”为返乡农民提供了就业创业条件。现在有固定员工78人,其中61人属于农民工返乡就业。生态园还创办了乡村工匠学校,把木匠等传统手艺匠人吸引回来开发旅游产品,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4岁,年龄最小的50岁,人均月收入达到了3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