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市平元村党总支书记肖正强:“兵书记”精准施策 “问题村”脱胎换骨
2020-10-18 15:3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平组轩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人物档案】 肖正强,2005年结束了8年军旅生涯,退役回到家乡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开始了经营建材创业之路。2016年,他做出了一个让家人惊讶的决定:关掉门店回到村里和乡亲们一起刨穷根。他担任村党总支书记4年来,村庄变了,村民富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他本人摘得了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肖正强(右)向贫困户讲解蔬菜种植技术

  不做老板当书记

  坐落在古人类化石遗址飞虎山脚下的平元村,一度被贴上“地平、村弱、人穷”的标签,全村992户3288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403人。

  2005年,退役回乡的肖正强走上了创业之路,因诚信经营,建材店生意日渐红火。可每次回家,看到贫困的村子和致富无门的乡亲,他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滋味。

  2016年,白云镇党委为物色村党总支书记人选,到平元村开展民意调查,村民们争着推荐肖正强。村民的信赖,犹如一股无声的力量推着他往前走,肖正强放弃苦心经营多年的建材生意,回到了平元村。

  听说他关掉门店,家人极力反对。“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要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肖正强苦口婆心地说服家人,挑起了村党总支书记的担子。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平元村的经济在镇里排名靠后,村“两委”班子素质不高、凝聚力不强,上级布置的工作难以落实,每次开会只有吃批评的份,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问题村”。

  “打铁先要自身硬”。在镇党委的支持下,肖正强烧的“第一把火”就是调整干部、配强班子,他在复退军人、致富能手、知识青年中物色人选,调整后的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岁。

  同时,给新任村干部定下“规矩”,按时上下班,有事要请假,建立健全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和“两委”成员学习制度,村内各项事务实行民主决策。通过一次次交心,大家解开了思想疙瘩,消除了心理隔阂,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村里有支“特战队”

  2018年,肖正强在村里组建了一支退伍军人“特战队”,让他们进寨入户协调纠纷,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积极兴办民生实事。通过群策群力,全村硬化通村路、联寨路、串户路4.5公里,建设机耕道10余公里;实施饮水工程,解决了1100名村民的饮水难题;实施亮化工程,安装路灯380盏,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投入12万元修缮房屋,投入70万元进行文化墙绘制、村牌安装等,使平元村面貌焕然一新。

  平元村在平坝区率先成立“老兵调解室”,化解协调各类矛盾纠纷,通过定期走访群众、召开“院坝会”等形式了解群众诉求,对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及时化解销号。全村无一起群众越级上访事件发生,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有人解决。

  平元村还制定完善了党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和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实行“红黑榜”管理,对积极参与村级事业发展的上“红榜”,各类扶持政策优先考虑;对不支持村级发展、违反村规民约的列入“黑名单”,乱办酒席、赌博等歪风逐渐销声匿迹。

  刷新产业奔富路

  带领村民致富,必须要有门路。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村“两委”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蔬菜种植”的思路。

  说干就干,村里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争取扶贫资金70万元,流转120亩土地种植蔬菜,带动贫困户65人长期务工,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11万元。同时,动员云龙组村民落实退耕还林,种植经果林500亩,带动80余户村民致富。

  如今,平元村精品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 600多亩,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贵阳市场,成为周边村寨发展经济的“龙头”,通过提供技术支持、销售渠道等,带动周边8个村寨发展果蔬种植4400余亩,年收入4000多万元。2019年底,平元村人均年收入11360元,首次突破了万元大关,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由曾经的“问题村”变成“富裕村”“先进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平元村在“兵支书”的带领下,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