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李寨村书记李士强:请二十六位外出能人返乡创业
2019-03-22 09:22: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记者 姜嘉琪 通讯员 张世昌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在李士强的带领下,昔日的贫困村已经蝶变为现在的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试点村。家家通上自来水,户户用上天然气;建成村综合服务中心、敬老院和幼儿园,修桥6座、铺路34公里。村里246名70岁以上老人,每年领取600至3600元长寿金。

 

  图为李士强(左三)和村民一起查看红薯收成

 

 

  “父老乡亲们,今年承诺为大家办的‘十件实事’全部完成,共投入资金1635万元。第一件,投资300万元,完成1500平方米李寨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第二件完成134座塑料大棚、30亩藕池建设……相信,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去年底,这位向乡亲们交出满意答卷的,便是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河南省沈丘县冯营乡李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

  今年61岁的李士强原是河南亿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11年辞去董事长职务回到家乡李寨村挑起村书记的重担。他为何会做出这种选择?

  “我是穷苦孩子出身,深知农村的贫困。现在事业小有成就,就想着帮乡亲们富裕起来,再也不过苦日子。”当年,李士强全家7口人住在冬天进雪、夏天漏雨的土坯房里。他从小没吃过一顿饱饭、没穿过一件新衣服、上中学时赤着脚在冰天雪地里拉板车挣学费。辍学后的李士强做过泥瓦工、掏粪工,经过打拼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2011年12月,在3000多名村民期待的眼神中,李士强被推选为李寨村书记。当时的李寨村集体经济为零,还欠着外债,村容村貌脏乱差,部分村民在温饱线上徘徊。

  甫一上任,李士强就立下了“军令状”:从2013年起,每年为乡亲们办十件实事,年底让大家伙检验,“办不到,大家就把我赶下台”。为了这一句承诺,李士强几乎每天工作到深夜。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模式刨不出金疙瘩!让土地长出摇钱树,就得找到摇钱树的种子。而这颗种子还得种在农民心里,那就是种植观念必须转变。”李士强说。

  李士强鼓励村民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这也是李寨村2013年的十件实事之一。在外务工的村民李平亮听说后,主动提出回村发展种植业。李士强为李平亮制定了大棚西瓜种植方案,并签订了包销保底协议。合作社成立第一年,由于投入大,不懂技术,李平亮种植大棚西瓜亏损近10万元。“我不干了,不仅没挣到钱还赔了这么多,鸡飞蛋打。”李平亮气急败坏地说。“平亮,干事业都会有挫折。我当年白手起家经历的困难比这大得多。事情要往好的方向看,虽然赔了十万块,但你有了千金不换的经验,也找到了西瓜种植的技术薄弱点,明年可以东山再起。”“我把家底都赔进去了,怎么再起啊?”“我帮你垫付亏损,你只要明年好好干,一定会赚回来。”李士强自掏腰包补上亏损,帮助李平亮度过了难关。他还请专家为李平亮讲解西瓜种植技术,随时监测西瓜的长势。一番努力,第二次西瓜大获丰收。

  为了拓宽西瓜的销路,李士强个人拿出资金500万元设立帮扶专项资金做担保,“如果市场价高于协议价,经销商按照市场价收购。如果市场价低于协议价,经销商履行协议价,差价部分由专项资金补贴,保证西瓜能够卖上好价钱。”在李士强的支持下,李平亮又与村里的贫困户组建了“亮剑种植合作社”,承包了村里165亩土地发展特色农业,吸收98名贫困人员务工,平均每月收入1960元。

  李平亮返乡创业成功,激发了村民致富的热情。村里通过实施“架起回乡创业桥梁、提供创业优惠政策、优化回归创业环境”三项措施,先后吸引26位外出能人返乡创业,56个良种育苗工场、日光温室大棚、蔬菜大棚和30亩藕池相继建起,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亿星集团黄淮农产品大市场的优势,大力度实施种植结构调整,“李寨有机西瓜”“冯营黑土地五谷”等56个品牌产品通过黄淮电商平台销往全国。李寨村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一万四千元。

  产业全面升级后,李士强又重点帮扶起困难户。

  2016年7月,一封录取通知书寄到了村民李先锋家里,李先锋的女儿以高分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长期患病的李先锋根本凑不齐学费。一筹莫展之际,李士强与村两委商定,给予李先锋每年2500元的贫困户补助、给予孩子3000元的升学奖励,顺利解决了李先锋女儿的上学难题。

  贫困户李志田,常年在外务工,照料家庭的担子全落在妻子刘霞身上。他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先天脑瘫,另外俩孩子上高中。为了给大儿子治病,家境一贫如洗,实在掏不出孩子的学费。村里从集体收益中拿出1万元帮扶,并为他的大儿子申请残疾人生活补贴,刘霞也被安排在村集体企业就业,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在李士强的带领下,昔日的贫困村已经蝶变为现在的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试点村。家家通上自来水,户户用上天然气;建成村综合服务中心、敬老院和幼儿园,修桥6座、铺路34公里。村里246名70岁以上老人,每年领取600至3600元长寿金。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