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一时想不通的事,别拧着来
2021-04-16 09:3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郑军 赵芃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我们圐圙补隆村位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苏独仑镇,村子早在2019年就脱贫出列了。我们村里有一宝,正如内蒙古歌曲《夸河套》中唱的那样:“圐圙补隆的烟叶子,人呀人人夸……”曾经,烟叶子是村民种在地里的“钱袋子”,每年仅这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达5000元。但随着种植面积迅速扩张,烟叶子供过于求,价格逐年下跌,怎么办?我向村“两委”提议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群众组织起来大干一场!

郑军(右二)向农户介绍合作社经营模式

  2019年3月,经过村“两委”商量,决定将成立合作社这件事交给村民会议讨论。

  我早就预料到这事不会很顺利,但没想到第一盆凉水泼得这么狠。会议当天,来的人还没有村口小卖铺门前闲坐的人多,村干部们都感到阻力不小。

  我让大家调整好心态,准备打持久战。等不来人,我们就上门做工作!走村入户,推开一扇扇门,了解到村民们心中确有重重顾虑:“赚多赚少不都是村干部说了算嘛!”“怎么保证收益分配公平呢?”……说到底,是村民们对村“两委”不信任。既然如此,我让村干部先把推广合作社的工作暂时停一停。

  只有打消了村民的疑虑,才能办成事。首先,钱的事一定得说清楚了!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账镇管”进行全过程监督,凡村集体资产收支有变动,当天就得在“三务公开”栏、微信群公示,随时接受村民监督。原来一月一公示,现在一天一公示,大到修路架桥,小到买一箱矿泉水,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村组微信群里,点赞的村民越来越多。这一个个竖起的大拇指背后,是村民对村“两委”的信任与日俱增。

  2020年3月,再次召集村民会议,这次来的人明显增多了,可还是有人表达了顾虑与担心:

  “我刚脱了贫,真赔不起啊!”

  “家里的地还得种,没精力参与经营。”

  ……

  对于这些问题,我一一耐心解答。

  对于希望降低入社门槛的村民,我们承诺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行股份合作制,本村村民150元就可以购得一份原始股。村民还能以土地、生产资料、劳务入股。

  对于担心亏本的村民,我们表示会最大限度让利于民。每年提取纯利润的5%用于合作社自身发展,5%用于社员培训、困难救助、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剩余的90%全部分给社员和集体。到了年底,村集体按经营性资产折价入股进行分红,社员除按股分红外,以土地、生产资料入股的另有额外收益,在合作社务工的还有工资性收入,这笔账咋算都划算!

  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由村党支部领办的盛沃隆驰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全村711户2050人加入合作社,入股率达75.6%,筹集到原始股金30余万元。我们通过土地入股、托管、流转等方式,整合股民分散土地300亩,建立起精品科技示范种植园区。

圐圙补隆村精品科技示范种植园区。赵芃 供图

  合作社成立了,群众组织起来了,钱也有了,地也有了,园子里面该种什么,却让村民们犯了难。有的人不愿担风险,坚持种植烟叶子、玉米、葵花等传统作物;有的人胆子大一点,提出推广种植板栗薯、朝天椒、贝贝南瓜等经济效益好的作物;而更多的人因不懂种植技术、担心销路而选择沉默。好不容易把村民组织起来了,绝不能让大家伙儿灰了心,必须得找个稳当的法子。

  种什么,还是得村民说了算。通过村民会议,最终确定了种植板栗薯、朝天椒、小香瓜等12种作物。再由合作社根据村民意愿统一划分种植区域,实现集中连片种植。为确保没有技术风险,合作社与规模农业企业组建生产帮扶队,每个种植区域为农户配备1名技术员,手把手指导种植技术;通过推广有机肥种植、申请绿标等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签订供销合同,发展订单经济。镇政府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48.67万元,建设1200平方米特色农产品储存车间,用于存储农产品,错峰上市,提高销售价格。

  合作社不仅要富村民的口袋,也要让集体“家底儿”越来越厚。以前村里都是简单地把土地发包出去,村集体收益很少,现在村党支部在盘点集体经营性资产后,将特色农产品储存车间、15亩集体闲置土地入股合作社,不断壮大村集体经营收益。

  去年秋天,合作社收购西瓜8000斤、板栗薯2000斤、小米1200斤,每亩平均纯收入达285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突破15万元!今年开春,结合一年的试验种植经验,我们又确定了村集体经济特色项目——圐圙补隆“三宝”烟叶子、板栗薯、红头雁(一种家禽)。

  大河有水小河满。走进种植园区,大伙儿都跟我说:“郑书记,去年收成真不孬!今年我们还要跟着支部干!”

  支部就是扛旗的,旗子立起来了,老百姓就知道跟着走了。

  口述: 圐圙补隆村党支部书记 郑军

  整理:苏独仑镇政府 赵芃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