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2019-11-15 09:4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郑微 本报记者 林华维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18年从零起步,年底收入就达7.5万元,今年将翻倍!”说起村集体经济增幅,山东济宁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党支部书记李保玉难掩激动。东仲都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济宁市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的一个缩影。目前,济宁市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达到12.1亿元,村均19.2万元。据济宁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底将全面消除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的薄弱村。

  针对多数集体经济薄弱村缺资源、缺路子等问题,济宁市成立了集体经济“消薄”专项推进组集中攻坚,从组织、农业、财政、科技等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统筹指导县、乡党委精准施策,推进增收项目。一是开展全面“三资”清查。通过账内账外“查资金”、实地勘察“查资源”、账目核实“盘资产”,对造成集体利益受损的合同、协议等进行集中整治、竞标重签。嘉祥县老僧堂镇大靳村一举清理收回少数农户耕种的“五方地”36亩,重新公开招标租赁,年均增收3.7万元。泗水县圣水峪镇鹿鸣厂村将被侵占的集体资产资源重新发包,增收9万余元。二是连片打造“美丽经济联合体”。任城区选取产业基础较好的村作为中心村,指导带动周边7至8个薄弱村共同发展,通过财政支持建设经营性大棚、种植(养殖)基地出租、入股分红等形式增收。该区共建设25个示范片区项目,覆盖184个村。三是采取合作社托管模式。金乡县依托本地大蒜产业优势,组织胡集镇77个村与京信合作社签订协议,将辖区内耕地通过半托管服务交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村集体按8%收取服务费,平均每村增收8万余元。目前,该种模式已扩展到全县300余村。兖州区小孟镇组织梁家村等5个村,集中流转土地3000亩,种植丹参、葛根等中药材,村民以土地入股,集体和农户1:1分红,村均年增收5.4万元。四是抱团发展飞地经济模式。微山县韩庄镇实施多村联合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在多义南村收储土地上集中建设日光温室20个,所有权分属22个村,种植反季蔬菜等农产品,发展采摘、观光、休闲农业综合体,村均增收3万余元。

  济宁市还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县、乡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