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扶贫干部编排脱贫攻坚情景剧《向幸福出发》
2019-03-27 10:43:00  来源:甘肃省《大学生村官》期刊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编者按: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我省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选调生、基层乡村干部作为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重要帮扶力量,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投入到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一线,与广大干部群众一道挥洒辛勤汗水、付出大量心血,为加快全省脱贫攻坚步伐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期,庆阳市扶贫一线干部利用参加党校培训机会,组织编排了脱贫攻坚情景剧《向幸福出发》,演出后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该剧立足于庆阳市某县乡镇村组,以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为主线,真实表现了基层扶贫干部矢志扎根农村、心系群众、真帮实扶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激发和鼓舞了全市干部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工作心声和人生感悟。

 

  开展扶贫工作,既要扶眼前,也要扶长远

  (情景剧编剧及导演,庆阳市西峰区委农村工作部干部 田飞)

  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在扶贫岗位,我觉得作为年轻干部,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中担当排头兵、先锋队。贫困户是脱贫致富的真正主角,个别“失志型贫困户”是脱贫攻坚当下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些贫困户之所以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甚或越扶越穷,是因为他们缺乏“穷则思变”的精神和“人穷志不穷”的理念。

  唯有扶起贫困人员的“志”和“智”,才能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才能使扶贫工作更见效,也更长效。我们开展扶贫工作既要扶眼前,也要扶长远,既要拔除物质生活的穷根,又要照亮精神生活的前程。

  走到群众中去,帮他们把堵在心里的“石头”搬开

  (情景剧“第一书记”饰演者,庆阳市庆城县检察院干部 李的锖 ) 

  “一年前,我被选派到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抓党建、理思路、搞扶贫、兴产业,我深切体会到,在大千世界里,也许我们无足轻重,但在村子里,我们就是群众的主心骨。只有踏踏实实的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群众才会信任支持我们,才能真正对得起“第一书记”这个称号。作为一名90后基层工作者,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随队驻村开展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3年里,我共走访过七十多户贫困户,可以说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但是一次简单的交谈,让我重新认识到扶贫工作中最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让群众看到希望。记得在一次走访中,一位贫困户告诉我:“小伙子,真的很感谢,大老远跑来看我们,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家里亲戚少,孩子也有病平时出不去,有时候觉得自己都活傻了,现在好了,你们来了,家里好像又热闹了。”这番话,让我深受触动,的确对于每个贫困家庭,我们所能做得十分有限,但是只要走到群众中去,帮他们把堵在心里的“石头”搬开,让他们感到温暖,看到希望,大家互相搀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 

  扶贫、扶志,需要每一个基层干部耐心引导

  (情景剧“扶贫工作队员”扮演者,庆阳市宁县和盛镇政府干部 徐易楠)

  我2017年8月踏上工作岗位,精准扶贫是我最初接触并一直从事的工作。走访入户,偶尔看到思想停滞、缺乏自我发展意愿的贫困户生活渐渐掉队,我急在心里。我们有“331+”扶贫产业合作社等一系列好政策,但是少数群众思想拖延,行动迟缓。

  扶贫必扶志,要将贫困户头脑中的“等、靠、要”转化为奋发有为、争取脱贫的动力,需要我们每一个基层干部耐心引导,要宣传党的好政策,让贫困户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富裕不是等来的,需要自己用双手去获取。

  对村“第一书记”这个岗位的重要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情景剧“村党支部书记”扮演者,庆阳市环县天池乡人民政府残联理事长 刘坤鹏)

  回想我走访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时,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家贫困户家中老两口均已过七十周岁,三间彩钢顶的房子,儿子四十多岁在外不务正业,至今未婚,还时不时索取两个老人的养老金。在和村干部多次讨论后,我和村干部一起结合各项惠农政策,帮助老两口新箍砖箍窑、配套集流场窖等,让其过上了舒心的生活。我觉得,我们要从加强组织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争取项目资金、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入手,多点发力;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做好脱贫攻坚政策解读、解惑释疑和教育引导作用,持续宣传教育,扶志扶智,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走进田间地头消除陌生与隔阂,宣传党的扶贫政策

  (情景剧“村文书”扮演者,庆阳市镇原县南川乡人民政府农经服务中心主任 蒋凌贞)

  在组织的关怀下,我们到基层一线去做一名新时代的扶贫人,走进田间地头消除陌生与隔阂,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办实事解民忧,用“扶志扶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发展致富,是责任,更是使命。我帮扶的贫困户,42岁,离异,带一个10岁女儿,原来住一孔窑洞,常年打麻将,养的10几只羊卖了8000多元全部输光了。经过一年多的帮扶,经常上门谈心做工作,协调安排了危房改造,落实了政策奖补2.2万元,建起了3间砖木结构的房子,临时救助5000元,同时在村上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年工资6000元,落实了三类低保。结合331+扶贫措施,政府帮助入股1万元,年终分红1000多元,现在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准备加入村上合作社的机耕队。

 

  不忘铮铮誓言与初心

  (情景剧“村支书媳妇”扮演者,庆阳市正宁县规划局干部 彭静妮)

  回忆自己三年的帮扶工作,有太多的感动。当我们自发捐款为群众送衣送物送农资,修缮房屋时,群众握着我们的手热泪盈眶,久久不松;当我们盘膝而坐与群众一同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致富计划时,群众眼中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翼,依门相送更道常来;当我们为村上送去村庄整治规划和图书、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时,村“两委”班子掌声不绝感谢不已……

  三年过去了,村子旧貌换新颜,早已摘掉了“贫穷”的帽子,而我也结识了许多“穷亲戚”。但我深知,行百里者半九十,扶贫工作正是愈进愈难而又不进则退的时候,我们必须不忘铮铮誓言与初心,闯关夺隘再出发!

  愿我们的“微信步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情景剧“拐子女儿”扮演者,庆阳市合水县吉岘乡人民政府干部 宋小小)

  2017年8月,走出大学校园的我,成为了基层建设队伍中的一员。基层工作的磨练、干群之间的沟通、同事之间的交流,加速了我角色的转换。“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让我有了更多机会接触农村困难群众。只有走进百家门,真正沉下心来,坐在农家,道实情,下实功,才能见实效。只有扶志扶智,问需于民,改变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脱贫的信心与决心,才能解百家之忧。基层一线是磨练意志、汲取力量的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新的天地,愿我们的“微信步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愿我们的精准帮扶换来群众的如期脱贫。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些年轻干部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火热情怀

  (情景剧策划,中共庆阳市委党校主体培训科负责人 贾海洲)

  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我们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围绕全市脱贫攻坚一线力量,尤其是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乡村干部,进行分批分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此次参与编排演出的23名年轻干部,有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乡村干部,均来自庆阳市8县区扶贫工作一线,平均年龄27岁。他们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经历,有实践、有思考,有感悟,有情怀,有担当,有决心,有思路,有信心,传播了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展现了年轻干部的新风采,让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火热情怀。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