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驻天津小杜庄村日记
2019-11-29 09:5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海明 周 妍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杨秋静(右)与村党支部委员苗青(中)入户走访。

 

 

村里举办趣味运动会

老人在村日间照料中心吃午饭

村民在共享菜园里收白菜

杨秋静(左)与村里孩子在一起

 

 

小杜庄村村口

记者与杨秋静在小店吃晚饭

  11月10日 星期日 雨转晴

  雨停了, 趣味运动会开起来

  一夜刮风下雨,村里停电停水,原定周日上午的趣味运动会开不了了,杨秋静还是提早20分钟到村部。

  8点,她挨个给村干部打电话,在“到岗”这件事上,她一直很“严苛”。村两委成员到齐后,把厕所改造摸排的情况又对了一遍。

  下午1点多,电来了,运动会如期举行。2点,陆续赶来的村民开始热身,笑声在广场上散播开来。

  夫妻运球项目,只见张树根夫妇背靠背夹着球,小心翼翼地从起点挪到终点,村民打趣:“你俩要恩爱地牵着手,这样才运得快。” 背手投球,选手每投进一个,村民就一阵叫好;蒙眼敲锣,围观村民故意“使坏”,误导路线敲不中锣,引发爆笑;搬白菜项目是专为孩子们设的,只见他们使出全身力气,小脸涨得通红……

 

  11月11日 星期一 晴

  书记兼职讲解员

  每个走进小杜庄村的人,第一眼就会被满墙的党建文化彩绘所吸引。在下午小喇叭开播时,你还能听到童声版的“平语近人”。

  如今,小杜庄村已成为全区主题教育宣传阵地,隔三差五就有邻村或区里的党员干部来参观学习。上个星期,杨秋静接待了十几个“团”。当天下午2点,区纪委同志要来这里参观。

  匆匆赶回村里,杨秋静换上一身黑色套装,戴上耳麦、别好扩音器,变身为一位讲解员。从党建文化墙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在杨秋静的引导解说下,小杜庄村的发展过程、老书记杨树员的事迹、创新党建工作的路径一一呈现。老书记杨树员事迹展室是来访者驻足时间最长的地方。

  从10月8日杨秋静尝试着给乡镇同志做了第一次讲解,到当天已是她第30场解说,杨秋静走到哪讲到哪,早已驾轻就熟。

 

  11月13日 星期三 晴

  天冷了,村民家暖不暖

  每周三是小杜庄村干部集中办公日,通常是一周最忙的日子。

  当天,气温明显下降,夜里将到零下。“村民家的暖气好使吗,得上门去看看。”杨秋静想着。“分头行动,先去有老人、孕妇、小孩的家庭。”9点不到,小杜庄村6名村干部分成3组,一家家敲门查看村民家里暖气是否正常。

  杨秋静和党支部委员苗青一组。杨明月家的媳妇大着肚子,年底就要生了,他们首先来到这家。巧的是,碰上了正在入户的方家庄镇副镇长李素凤、包村干部李乃先,他们也很关心村民的取暖问题。

  党支部委员杨树玉早上跑了18户,并在取暖问题汇总表上做好登记:“杨永明家炉子点火不上温度,刘凤敏家暖气片没安上……”他在午饭时间和下午又分别挨个上门,把打问号的17户走了一遍。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