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四川凉山州昭觉县特布洛乡谷莫村,小溪淙淙、彝家新寨整洁美观。沿着小溪向前,路旁两幢新旧房屋并排着的就是俄底曲西的家。
今年48岁的俄底曲西是土生土长的彝家妇女。她的丈夫患心脏病多年,治病欠下了四五万元账。最后,丈夫撒手人寰,留下了四个没有成年的孩子,和一贫如洗的家。“那会儿给孩子买件衣服也得盘算好久,常常不得不厚着脸皮,到处借钱。”俄底曲西说。
谁不想把光景过美,可是又谈何容易?
大山深处的谷莫村,“出行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吃饭基本靠天收”,家里缺少劳动力,自己还是个文盲,俄底曲西在绝望中挣扎,种着薄田,苦撑着家。她心里想象了无数遍过上好日子的样子,但现实却始终裹足不前。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四川派干部到一线扶贫。谷莫村来了帮扶队,修了路,建了房,架设了自来水,她那狭小的土坯房来了一个人——从州政府研究室选派来的时任第一书记的罗雅宏。罗雅宏动员她养阉鸡。“阉鸡易增肥,肉紧实,品质好,价格高,帮扶单位‘以购代捐’,不愁销路。”
俄底曲西非常心动,但也满是担心,养不好怎么办?打量眼前窘迫的生活,她思量再三,决定先养20只试试。
困难确实不少。昭觉县农业农村局选派的农技员尔几什且驻村指导,大山里养鸡得建鸡圈,防止野生动物伤鸡,也有利于清洁卫生。俄底曲西不假思索,把圈址选在了靠公路的田上,请尔几什且去看。“路旁车来车往,容易带来病菌,也惊吓鸡,影响生长。”俄底曲西涨红了脸,原来养鸡有这么大学问。
不懂就学。鸡苗到新环境,出现应激反应怎么办?买什么防疫药?她问。“技术指导后,有的村民听听就完了,变化不大。俄底曲西不一样,基本都能落实,做得很好。”现任村第一书记的余国华对俄底曲西的努力颇为欣慰。
没有片刻闲暇,俄底曲西总是忙碌于田间地头。“我就怕养不好、鸡吃不饱,一次次地去看毛色、长势等,一直挂念着,过后长势也好,一天天长大,那个时候把我高兴得……”俄底曲西说起这些笑得合不拢嘴。
自强不息者,生活更美好。2016年、2017年俄底曲西分别养了20只、30只阉鸡。2018年,发展到了180只阉鸡,仅此一项,就收入3万多元。
尝到了甜头,去年,俄底曲西又主动养起了2头牛、6头猪,种植了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精准帮扶和自身努力之下,俄底曲西一家在2018年成功脱贫,带动了周边多户村民发展起了养殖,她家也被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评为“脱贫示范户”“五星级文明卫生家庭”。一直害怕欠账的她,今年做了个“大胆”的决定:申请无息贷款,扩大养殖规模。
“牧者多牛羊,耕者有粮食,一人要致富,锄头不离手,常在田中忙。”这是在凉山流传久远的俗谚。对这话,俄底曲西体会深刻。现在,俄底曲西住进了宽敞明净的新房,将旁边住过的危旧土坯房锁上了门,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对记者说起精准扶贫以来家里巨大变化和脱贫经验,俄底曲西说:“要致富不仅靠党和政府的帮助,还得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