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场风,每场刮半年”,形容的是白城市通榆县的气候特点。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通榆县农村大多比较贫困。2016年,在吉林日报老干部处任职的纪德永受组织指派,来到通榆县边昭镇五井子村任第一书记,投身到脱贫攻坚一线。3年多来,他脚踏实地积极谋划,开动脑筋勇于创新,帮助五井子村改变了落后面貌,带领群众走上了脱贫奔小康的希望之路。
今年41岁的纪德永出生在普通农民家庭,他深深懂得农民生活的辛苦。长大后,他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2006年转业来到了吉林日报社。2016年初,由于扶贫工作需要,他义无反顾地担起了贫困村第一书记的重任。
驻村后,为了让老百姓早点过上好日子,纪德永开始挨家挨户走访。就这样,用了半年时间,他访遍了五井子村232户贫困户,建立了翔实的走访记录,为下一步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完成了吉林日报社与五井子村的“黏性”对接,使老百姓都知道了村里来了个报社下派的“第一书记”。
五井子村地处通榆县南部,属于严重的盐碱地地貌,粮食产量极低。针对这一情况,纪德永向报社领导汇报,由于当地年轻劳动力不足,只有转变种植观念,由广种薄收向精种高产转变,才能真正实现增收。报社领导支持他的想法,立刻帮忙联系了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在通过测土、配方、优种(植)、良肥等一系列发展融合后,逐步形成了“扶贫科技小院”的稳定运行模式——由通榆县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无偿提供给贫困户优质种子、化肥,并选择种植大户带动贫困户,督促这些贫困户的田间管理,同时通过专家的科技培训、田间指导带动周边贫困户科学种田,形成帮助、扶持、辐射的扶贫效应。如今,“扶贫科技小院”的种植规模已经发展到200公顷,覆盖232户贫困户,促进了增产增收。
纪德永还结合当地实际,组建起通榆县新洋丰五井子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逐步打造出一批具有通榆特色的绿色、生态、健康农产品。
通过积极协调,纪德永为贫困户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贫困户王振堂的两个孙女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但家庭贫困,孩子读书有困难。在与其他村民的交谈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纪德永联系原单位后,有一位同事资助了该家庭。贫困户刘清江癌症晚期住院期间,他儿媳也患病住院需要手术,由于无力承担医药费,刘清江只好出院回家养病。纪德永知道后,为刘清江争取到了民政救助。贫困户王忱臣由于要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不能外出干活,纪德永就协调资金让其在庭院里养起了鸡和猪,增加了收入。在3年多时间里,纪德永靠着真诚付出,与五井子村村民建立了良好稳固的关系。为了使村级政务能够公开、透明,提高为民办事能力,他还为五井子村建立了“村事民情”微信群,群成员已达194人。
2017年,在吉林日报社的大力支持下,纪德永协调推动了所帮扶的国家级贫困村——五井子村的异地搬迁工作。2018年初,五井子村村民顺利搬迁,在新居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纪德永还在村民新居建立了爱心超市,参加爱心超市集中组织的义务劳动、卫生保洁、社会公益活动、文体活动、集中学习等,可以获取积分。贫困户可以通过累积积分兑换商品。活动吸引了边昭镇446户贫困家庭参与,使他们在接受社会帮扶的过程中,树立起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的信心,达到扶贫扶志的目的。
纪德永说,奋斗在扶贫一线,有困难、有疲惫、有苦楚,也有收获,每当看见贫困户的问题得到解决,贫困家庭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他便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付出的一切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