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周台子村书记范振喜三十二载初心不改
2019-10-22 10:08:00  来源:人民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平坦宽阔的柏油路,秀丽雅致的广场,如诗如画的公园,古香古色的长廊,整齐划一的楼房,人来人往的商业街……走进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周台子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勾勒出这个幸福新村美丽动人的画卷。

  “日子越过越红火,范书记带领大家一起干!”问起周台子村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村民常这么说。

  范书记是谁?范振喜!32年来,他作为周台子村党委书记,带领党员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将一个“两山夹一沟”的特困村,建成了家家勤劳致富、人人安居乐业的新农村。

  宁愿“小家”亏,也要“大家”富

  1987年,刚接手周台子村时,从部队回村、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范振喜还是一个25岁的小伙子。当时的周台子村是一个“穷乱散”特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村部仅有5间旧房子,其中3间租给原国营铁矿的家属,余下的两间房里仅有一张三条腿的桌子、一把散了架的凳子、一个电话没有摇把子,这就是周台子村村部的全部家当。不仅如此,村集体还欠了外债8万元。

  村里老人薛东林回忆:“外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给周台子的小伙,连讨饭的都绕着周台子村走。”

  “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范振喜撂下了狠话。上任后,他组建了新的“两委”班子,确立了“固农、强工、兴三产、促文明”的发展思路。

  收矿点,这是周台子村富起来的第一桶金。

  当时,周台子村域内有一些零散的矿点,但大都谁占谁开采,集体一分钱也得不着。其中,最大的一个矿点由范振喜的二哥范振礼开采。

  要想把矿点都收归集体,只能牺牲自家利益。范振喜一次又一次找二哥做工作,二哥却无法理解亲兄弟的举动,不解地说:“做梦都没想到你当了个村支书,竟然算计到自家人头上!”范振喜说:“二哥啊,我心里明白,你开着这个矿是咱们全家人的福气,可是为了村这个‘大家’,只有咱‘小家’吃亏。二哥,大伙选我当书记,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啊!”一时间,兄弟俩撕破脸、断了情。

  最终,范振喜“逼着”二哥交出了矿点,使得村集体一下子多了七八万元的收入。随后,范振喜带着干部理顺了其他几个矿点,重新签订了管理合同,村集体当年收入达到10万元。

  局面打开了,人心收拢了。乡亲们都对范振喜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年轻支书满身都是正气。”

  一鼓作气,范振喜带领村干部走家串户清理陈欠、治理乱砍滥伐。他专碰“钉子户”,任凭纠缠,就认一个理:欠集体的钱不还,没门儿!最终,周台子村收回了多年欠集体的债务。

  为了制止乱砍滥伐,范振喜召开村民代表会,重新修订村规民约;为了改变农业生态环境,范振喜发动群众把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地退耕,封山育林,带领群众平整稻田、治理荒山、栽植树木,逐步改变了农业生态环境;为了提高生产生活条件,范振喜筹集资金,改善村里的基础条件和道路状况,带动了运输、矿产开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了改造小学危房,建设党员之家,范振喜筹资翻盖了标准化教室,购置了教学设备,解决了小学危房的后顾之忧,翻修10间村部,使干部有了办公地点,党员有了活动阵地……

  为啥这么拼命?在日记中,范振喜用工整有力的楷书回答:“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以尽快的时间、最短的年限让周台子村率先富裕起来。”

  只要活一天,就要富乡亲

  1992年,迎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周台子村的“火”越烧越旺,先后兴建了烧结厂、草垫厂、养猪场等集体企业。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范振喜撸起袖子描绘富民强村蓝图时,却被查出患了血癌。

  医生对范振喜说必须做骨髓移植手术,否则死路一条。可骨髓移植,光押金就得10万元。1992年,连“万元户”都少,10万元更是天文数字。

  范振喜几乎要放弃了,可村民并没有放弃他。乡亲们自发地东家一百、西家五十,愣是给范振喜凑齐了10万元救命钱。邹凤霞大娘颤巍巍地抖搂开手绢,把一沓子零钱递给范振喜说:“这是我卖鸡蛋攒下的50多块钱,你拿去治病吧,你是个好当家人,咱们村离不开你!”捧着乡亲们凑的10万元救命钱,范振喜眼泪止不住地流。

  手术虽然成功了,但是范振喜的身体仍然免疫力低,容易感染病毒,并发症多发。出院时,医生嘱咐他:静养三年,喝无菌水,吃无菌饭。

  可他心里放不下乡亲们,不到三个月就回到了村子,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顶着严寒酷暑没日没夜地抓发展、上项目。他先后筹资两亿多元,创办了七八家村办企业,村集体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但是,人的身体终究不是铁打的。骨髓移植手术后,由于身体虚弱,加之劳累过度,范振喜先后患上了心梗、脑梗、干眼症等多种疾病,曾四次接到病危通知、经历了三次大手术,时至今日每天服用10多种药物……2002年,周台子村正在搞“小康新居”的第一批工程,规划施工都正处于紧张阶段。在这个节骨眼上,范振喜得了干眼症,分泌不出泪液,干涩疼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他每天要补充泪液,直到规划全部搞完,他才赶到天津做手术。

  支撑范振喜活下来、干下去的,是乡亲们不离不弃的真心与牵挂、亲情与大爱,是一名共产党员深植于骨子里的责任和担当。他说:“我曾立下过誓言,这条命是全村父老乡亲给的,只要我活一天,就一定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有这样的村书记,比养儿子都强”

  32年来,范振喜经历了村里11次换届选举,每一次都是全票当选,背后的奥秘是全体乡亲们的信任。

  2006年,周台子村换届选举的前一天,范振喜突发心梗,被紧急送进了医院。当时,镇党委书记打电话给他说:“老范,要不等你病好了、人到场,再换届吧,乡亲们也都是这个意思。”范振喜声音虚弱地说:“绝对不行,不能因为我生病了就搞特例,该什么时候选就什么时候选。”

  他人未在场,全村党员依然把票投给了他,老范再次全票当选了周台子村的党委书记。

  每每谈起这段往事,范振喜的眼中都噙着泪花:“乡亲们这是多么信任我啊,我老范怎么敢辜负这份信任呢?”

  1995年初,范振喜提出建一个铁选厂,有70万元资金缺口。怎么办?范振喜向村班子提议,向村民们借!

  这是一种罕见的借据。借据上由村班子成员共同签字画押。范振喜承诺:“这个厂挣了钱是村集体的,一旦赔了由我和村干部承担,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让大伙受损失!”就这样,白纸黑字的借据上留下了230个鲜红的手印。

  这一个个鲜红的手印,凝结着全村乡亲们对范振喜的信任。

  从2002年起,周台子村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边挣钱、边改造、边建设,投入近5个亿,用了10年时间,愣是把七沟八岔分散在7个自然村的680多户居民,全部集中到了中心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漂亮的新民居没有一根烟囱,全部采用低碳环保的水源热泵供热,开北方农村之先例。清洁的煤气代替了烟熏火燎的炉灶,乡亲们冬天可以在暖意融融的房间里看着大电视,别提多开心。

  今天的周台子,满眼是一幢幢整齐划一的新民居,描绘出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彩画卷,诉说着周台子村的幸福生活。村民魏长江高兴地说:“以前我们特别羡慕城市生活,现在让我去也不去了,在我们这里住楼房,山清水秀,环境还好。”

  周台子村老年公寓是老年人的乐园,全村7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将在这里安度幸福晚年。老年公寓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家具、电器、生活用品村统一配备,还有专人照顾起居,统一提供服务。老人们打趣地说:“有这样的村书记,比养儿子都强!”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艾青的诗,范振喜常常背诵。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