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选‘王亮子’当村书记”
2019-10-25 10:3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王金亮(右)查看贫困户曾兆民夫妇翻盖的新房。

 

  2018年11月,黑龙江省明水县村党支部换届。

  崇德镇光华村驻村刚一年半的第一书记王金亮,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驻村扶贫干部被选上村支书,这在明水县还是“第一人”!

  “亮子驻咱村太累了,一年320多天在村里,和大家伙儿特别亲。40出头的人,来的时候几乎没有白发,现在快白一半了。”处得熟了,村民们不叫王金亮的全名,都喊他“亮子”“王亮子”,他们说,“亮子为村里干实事,我们就选他当支书。”

  2017年4月,在明水县房征局工作的王金亮主动请缨到光华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时,村里没有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书记,他一马双跨,兼职党支部书记,没想到一年半以后,兼职变成了“全职”。

  王金亮说,刚驻村时,他只有一个想法:这村咋啥都差呢?村里各项基础设施太薄弱了,通向外界的桥毁损多年,几年没有通过车,因为路不通,被别的村叫作“绝情谷”;没有自来水,农户自家挖的水井一次最多只能压出6桶水,而且烧开的水上还浮着一层厚厚的水碱。6个自然屯,贫困户94户207人,其中58户贫困户的危房已经无法居住,危房改造的任务迫在眉睫……这就是王金亮驻村时的现状。

  看到这些“家底”,王金亮没有被吓退,他踏踏实实躬下身子,一样一样解决。“村里穷,能要来的东西绝不花钱,要不来而只能买的东西就讲价。”王金亮置备家当的方式就是到处“划拉”。“因为我四处‘赖’,还得了个‘王老赖’的名号。”王金亮笑着说。就拿修路来讲,他借邻村的光,要来23节水泥管,将二屯和三屯之间3公里的烂路和危桥修好,打通了“断头路”;为了让群众喝上“放心水”,王金亮“赖”上了相关部门,打井、铺管道,他驻村没多久,村民就吃上了自来水。村里很多年纪大的村民特别激动,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吃上这么清亮的水!

  光华村村部的会议室刚装修好,大会议桌上却有不少灰尘。“这大会议桌是跟别的单位要来的,椅子是从网上买的,地面装修我算得准,一块瓷砖没浪费,少了4块,找了几块小瓷砖一拼凑,正正好好。”王金亮笑着介绍。难怪村民说,亮子这人用精打细算来形容都不够,用农村话讲,真是“抠门儿”。王金亮却说,当村书记如同一家之主,和自家过日子一样。“我来村里的时候,老村部只有两个破桌子、一张凳子,有个木制的小课桌,还是多少年前留下来的,现在我用它放键盘,谁来都说太寒碜,可它何尝不是一个见证呢!”

  见证贫穷,更记录好日子。通过重新修缮办公室,基层党建有了阵地。现在的光华村党建活动实现了规范化,还能开视频会议。村里也有了便民服务中心,以前每年的低保核验,村民都要到镇里去,现在不但本村村民不出村,邻村不少村民也来这里办理。

  王金亮来村里这么久,他说,要论村里最难办的事,还是群众的住房问题。光华村很多贫困户的住房都有50年左右的历史,冬飘雪夏漏雨,根本不能再住人。这两年,光华村新建了98处住房,维修2处住房。“我和村干部到贫困户家走访,发现他们都想住新房,有的苦于没有钱,有的苦于没有劳动力,我们就一户一户解决。”在王金亮的倡议下,党员义务帮工,村干部董德林用自己的大型机械免费给贫困户运建房材料。贫困户王秀清今年69岁,独自生活多年,王金亮带着几名党员帮助他平整宅基地、运料、打地基,现在老人已经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贫困户马树民一家3口只有4亩地,爱人是盲人,孩子正在上学。为了帮马树民盖新房,王金亮回到原单位寻求帮助,筹了15000余元帮马树民家盖了新房,还为他家上学的孩子找到资助。71岁的李立仁老人说:“我根本没想过这辈子还能住上新房!我当时就说,咱就选他当支书,不能让他走。”这是光华村很多村民的心声。

  长期以来,村里没有产业,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也是王金亮的一块心病。他在村里示范种植艾草,以党支部引领、贫困户参与的模式,发展艾草种植基地10亩,“一平方米种60株艾草,卖苗一株一毛钱,一亩地能赚3000多元。”王金亮兴奋地说。

  眼下,通过发展光伏、劳务、杂粮、干菜、畜牧等“菜单式”扶贫产业,光华村贫困户已全部脱贫。王金亮还在村里忙个不停,何时才是归期?他说,等干完这一届村支书,选出合适的接班人才能放心走。 本报通讯员 仇妍妍 孙常凤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