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苏绣、年画、皮影……随着这些传统艺术样式在青年人中掀起新一轮“民俗热”,“非遗”正在重回“国潮”之列。“非遗”保护的又一个关键节点正显山露水——新一代传承人的发现、培育与发展。在“传二代”“非遗新生代”等新兴词汇背后,对“源头活水”的呼唤既意味着对“新青年”的引入,也意味着对老工艺回归现代生活“新思路”的探索。
皖南皮影戏:老手艺新活力
余庆
乐传亮(左)向父亲乐平顺(右)学画皮影。
近日,笔者走访了安徽省皖南皮影戏非遗传承人及其“非遗二代”。在为“老手艺”输入“新活力”的过程中,两代传承人合力发展传统技艺的真实故事尤为生动地勾勒出了非遗“活态传承”的新模式。
从“兄弟班”到“父子队”
“在制作皮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帽子、腰带、靴子,这些配饰和咱们唱戏戴帽子、画脸谱一样,一点都错不得。”在宣城市宣州区沈村的一户人家里,乐传亮正在父亲乐平顺的指点下制作皮影。一套用小牛皮制成的皮影能够使用很多年,不过,随着乐传亮回家几年来的创新,皮影戏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老皮影也显得有些不够用。
家住沈村镇太阳村的乐平顺、乐平富兄弟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学习皮影戏,从看老艺人表演开始,学习戏帽子,学习唱词,学习别人玩皮影的技巧,两人很快就成了戏班子里挑大梁的演员。到了上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大批的年轻人外出务工,电视、电影等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皮影戏的演出大不如前,剧团纷纷解散,演员们也纷纷改行。
“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兄弟俩也出去打过工,但是皮影戏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一直舍不得丢,出去打工那几年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就在家里演。皖南皮影戏传承到现在,也只有我们还在坚持原汁原味的演出。”乐平顺告诉笔者,现在传统文化也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每年皮影戏的演出数量也达到了100多场,但是仍然存在着年轻人看不懂戏、听不懂唱词的问题,兄弟俩也考虑过通过提词器、打印唱词等方式让年轻人接受,但收效甚微。
从“老故事”到“新剧本”
2017年,考虑到皮影戏的传承,乐平顺让儿子乐传亮回家学习皮影戏。乐传亮儿时就在父亲的皮影戏剧团里跟着看、跟着学,回家后上手很快。无论是“封神榜”还是“七剑十三侠”,乐传亮都唱得有板有眼,皮影戏的三根棍子也玩得虎虎生风。
对于皮影戏的传承发展,乐传亮和父亲有着不一样的思路。回来之后,乐传亮对皮影戏进行了创新和发展,除了将以前的老剧本原汁原味地进行整理以外,他还根据演出中调研的结果,将《西游记》中的哪吒闹海、火焰山以及猴子捞月等传统故事改编成了适合皮影戏表演的新剧本。不仅如此,乐传亮还对小猪佩奇等流行动画IP进行了二次创作,新节目也受到了小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在表演内容之外,乐传亮一方面返回皮影的原点,研究工艺皮影的制作;另一面则开始探索新的演出形式,尝试与景区、商场进行合作演出。
谈到种种革新与拓展的目标,乐传亮说:“就是希望皮影戏既能保留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又能被更多的人认识、接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