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洞村的诗意生活
2021-01-27 10:17: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向剑波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图为洋洞村。

  与多数村庄是在雄鸡的啼叫声中醒来不同,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的清晨,是被一片“哞哞”的牛叫声给唤醒的。

  洋洞村有1000多头耕牛,村里梯田上遍布牛棚。梯田不奇,耕牛也不奇,奇的是分布在梯田周边较为平缓的坡地上的牛棚都是两层的:第一层是耕牛居住的屋舍,第二层是农户存放农具或农忙时歇息住宿的地方。更奇的是,这片牛棚还配有餐具厨房和生活小超市,周边种有各类生态蔬菜。行走在梯田的游客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赏牛耕村落的炊烟袅袅与绿水青山。

  夜晚,枕着虫鸣蛙声入睡;清早,在“哞哞”牛叫声中醒来,这是洋洞村的诗意生活。

  一

  一大早,杨正熙要去田里转一转,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一年四季,尤其是春秋两季,他去山上梯田的次数最多,最忙的时候,几乎全天泡在了梯田里。春天,绿油油的秧苗连成了片,让人看了就心生欢喜。过不了多久,青绿的秧苗就会变成深绿色。接着,深绿又长成了金黄色,一阵风吹来,稻浪翻滚,谷粒飘香。

  70后的杨正熙是土生土长的洋洞村人,他从贵州农学院毕业后,先后担任黎平县国营林场副场长,岩洞镇镇长、镇党委书记等职务。许多人羡慕他年轻有为,杨正熙却有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回家乡去创业,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这个问题一直缠绕在他的心头,十几年基层工作的历练,让杨正熙信心更足。

  回乡村创业,就要跟土地打交道。洋洞村的土地种什么最好呢?杨正熙看了我一眼,然后望向面前一层层的梯田。之后,缓缓说开了。

  他说,在十几年的基层工作中,发现一个现象:一些植物种类正在逐年消失。比如,头一年还听说的谷种,到了第二年,突然就没有了,没有了是因为没有人再继续种了。你不种,他不种,就逐渐消失了。甚至,有些种子只要一个人不再种,这种子从此就看不到了。杨正熙任黎平县岩洞镇镇长那一年,下基层走访,到一个叫作岑卜的村子,当地村民端了一碗米酒招待他。“那酒喝起来口感太好了!”经打听,这酒是用高秆小麻红米酿制的。第二年,他再去岑卜村,想跟那家村民商量开发这款酒,人家却说已经没有了。这一家没有,其他人家应该有吧?可他挨家挨户打听下来,村民们都说没有了,没有的原因是酿酒的老人去世了。而酿酒的老稻谷产量比较低,村里没人愿意继续种,所以就绝迹了。杨正熙为此慨然长叹:“世间再无如此好米酿美酒!”感叹完了,又补上一句:“要是我去年就来开发它,该有多好啊!”

  从一定程度上讲,岑卜村高秆小麻红米绝迹的事,刺激了杨正熙,让他下定决心回乡务农,把那些珍稀的种子保护下来,延续下去。

  2012年,杨正熙向组织提交了辞职申请,领导挽留不成,于是安排他先任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后调科技部门做科技特派员,专做传统物种的收集和保育工作,这刚好对了他的心思。

  为了有效地收集传统物种,他专门做了种子收集方案,并计划建一个老种子博物馆。这以后,陪伴杨正熙下乡的不再是乡镇干部,而是那辆装老种子的皮卡车。在山窝窝里转来转去的皮卡车,几年下来,竟然转出了10万公里!

  黎平县岩洞镇多个山村的村民,打老远见到皮卡车,就知道杨正熙又来村里收种子了。

  杨正熙痴迷于收集老种子,源于他对黔东南稻作文化的深度调研,除此之外,还因为受到一位专家的影响,这个影响了他的人名叫邓敏文。早在2005年,从中科院退休回乡的邓敏文就开始倡导保护老稻种,并为此收集了40种香禾糯老谷种。之后,邓敏文又协助将“黎平香禾糯”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杨正熙在黎平县岩洞镇任镇长期间结识了邓敏文,他由衷地敬佩邓敏文对传统糯稻的保护意识。他说,自己小时候,村庄里种植的稻种不止40种,而如今,邓老师珍藏的40种香禾糯老谷种,是走遍了中国西南很多地方才收集来的,由此推测,一些老种子恐怕都不在了。这个推测让杨正熙生出一种时不我待的危机感。这以后,只要周末不回家,他就会去找邓敏文聊收集老种子的事。有时,也把自己找到的老稻种带给邓敏文。

  回乡务农后,跑乡村收集老种子成了杨正熙生活的重要内容,只要听人说起哪个村有稻种,他便马上往那个村跑。

  有一次,杨正熙跑村里收集种子,在山上一口井边喝水,突然发现井沿边稻田里的稻谷长得很好。他很奇怪:井边的温度低,井水太凉,一般长在井边的稻谷都长不好,不管是杂交稻还是老稻种,多数情况下只会长苗,不会结种子。可这口井边上的稻谷为什么长得这么好?他找到井边稻田人家打听原因。人家说,家里多少年来种的就是这个品种,它不仅长得好,还好吃,因此一直种了下来。他听说后,当即掏钱买了这个品种的种子。

  2017年,杨正熙的一位老同事,去一个高山上的村子做客,发现有一把谷穗挂在墙上,这位老同事仔细辨认,确认这把挂在墙上的谷穗刚好就是杨正熙正在苦苦寻找的糁子。他赶紧打电话给杨正熙:“你收到糁子没有?我看到了一把,要不要帮你买下来?”杨正熙大喜过望。后来,他把这束已经存放了两三年的种子拿去播种,居然发了芽,还长得很好。

  每到一处村寨,杨正熙就找上了年纪的人打听,村子里哪些人有老种子,都有哪些品种?多数时候,这些老人的回答都让他失望:“先前很多品种,这些年没了!”每当听到这种回答,他就直后悔:“应该早几年来做这些事情,也许还能多留住一些种子。”

  近10年下来,开着皮卡车跑村寨收集老种子的杨正熙,跑遍了黎平、榕江、从江及周边县的900多个村寨,采集到的地方老物种达180多个,光是老稻谷种就有61种。这些老品种不只来自贵州省,还有不少是从广西、湖南等相邻省份“迁徙”而来的。1982年的一份农业调查显示,黎平县有178种水稻。洋洞村以前自留种子也不止100种,何况还有更多尚待发现的水稻品种和其他农作物的老种子。这几年,杨正熙在邓敏文收集稻种的基础上,又收集到很多老稻种。截至2020年底,共收集591份种子,包括地方传统常规作物种子241种,以及其他经济植物种子与植物标本350种。

  二

  为什么要下这么大功夫去收集老种子?杨正熙说,收集老种子可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让村民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去种植自己喜欢的品种,同时,还可以给后代子孙保存关于传统农耕文明的一份记忆。

  在收集到的61种水稻老谷种中,杨正熙提的最多的是“黎平同禾”。那是2015年3月,在黎平县孟彦镇芒岭村杨钰才家收集到的。“黎平同禾”是黎平当地的叫法,其意思就是“坐月子期间吃的米”。产妇吃了这个米容易产乳,小孩子吃了容易消化,所以很受老百姓欢迎。据说,留种“黎平同禾”的杨钰才家,当年家里小孩出生,母亲难产,村里找不到哺育的妈妈可以借奶吃,家里又买不起牛奶,不得已只好煮米粥给孩子吃。没想到,用这种米熬的粥让小生命长得很壮实。这一家人因此对这种米有了感情,之后,每年都坚持种植。

  既然“黎平同禾”有如此效果,杨正熙便跟孟彦镇领导建议开发这个产品,供给缺乳的产妇和婴幼儿煮粥喝。在镇上督促下,芒岭村为此建了一个合作社,头一年种植了几万斤,很快就卖光了。合作社见市场销量好,第二年增加了种植量,量大了就没那么好卖。第三年就少种了些,少种了又不够卖。由此看来,再好的产品也得有一个稳定的市场,要有稳定的市场,就必须得有稳定的客户群。

  洋洞村也种植“黎平同禾”。为了跟芒岭村区别开来,避免同质竞争,杨正熙便根据稻种稻秆高、芒刺长的特点,将“黎平同禾”更名为“高秆芒粳”。

  贵州好多村寨对稻米都很有感情,村子里往往流传着关于米的仪式,比如小孩子出生后,大人要挂一把谷穗在房间,因为有香味的谷穗挂在房间喻示着孩子一落地吃的第一口东西就是这种香稻米,也象征着孩子以后一生衣食无愁,因此也叫“开口米”。孩子长大后吃习惯了一种米,直到老了往往都会吃这种米。他们对米的感情是用一生来计算的。杨正熙说,洋洞村现在种的60多种米,每一种米都有种它的原因。比如紫米,当地小伙杨秀川,坚持几十年种植古老低产的紫米,只为一生酷爱吃紫米的奶奶。早些年,从榕江嫁过来的奶奶带来了紫米。此后几十年,奶奶每天都吃这种米,家里每年都要种上三四百斤。2014年清明节前一天,杨秀川挑着最后一担紫米稻谷下山,准备全部打成米,来年就不再种了,不再种的原因是96岁的奶奶去世了。正在寨上调查收集地方濒危物种的杨正熙听说此事后,匆匆赶了过去,在向小伙子说明来意后,把60多斤紫米稻谷全部买了下来。

  在黔东南一带,一些稻谷是因为亲人和族人之间古老的仪式和柔软的情感纽带才悄然存活了下来。还有一些米,被一些村子当作了自己的象征符号,比如,宝塘米(一种高山粳米)。宝塘村村民会说:“这个米就是我们宝塘村的米,它代表了我们村庄的历史与荣耀。”

  三

  2015年3月,由杨正熙出任社长的“贵州有牛复古农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了,洋洞村1397户5326人以耕地、耕牛、牛棚等资源入股合作社。入股的农业和林业用地共3.35万亩。

  杨正熙说,成立“贵州有牛复古农业合作社”的初衷是把四处收集来的老种子,让农户以种植的方式保护和传承下去。“把收集来的种子交给村民种,村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又保护了种子。”他管这种方式叫“活化保种”。

  正式成立合作社之前,杨正熙在村里多次召开村民大会,然后是寨老会、生产小组会,广泛调研村民的意见,最后以生产小组的形式在合作社章程上签字。此外,每个生产小组还共同签了一个生产承诺书。同时要求:每一户社员负责种几种老品种,每一种老品种交给多户社员种,全体村民成为保种人。合作社成立的第一年,社员就种植2000多亩各类老谷种,收获了120万斤谷子。

  为了保证做到原生态绿色种植,合作社起草了民俗约法《守农有牛生产律》,明文规定不允许使用任何农药和除草剂。合作社成立后,吸引了不少在外地打拼的大学生与农民工回到家乡,同时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村民杨正国2019年种了10多亩胭脂紫米,产出的4000多斤胭脂紫米,卖了2万多元。“比之前种传统水稻划算多了。”他说,“以前种的普通稻米只能卖1.2元/斤,而胭脂紫米能卖到4元/斤——合作社以4元/斤的价格收购。”

  “有牛复古农业合作社”让村民提高收入的同时,也让即将消失的胭脂紫米、小麻红米、香禾糯等65个古老稻谷品种在洋洞村存活下来,并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合作社在洋洞村配套建设了有机大米加工厂,安装了年产5000吨大米的生产线,生产加工胭脂紫米、纤身香禾、高秆芒粳等10多种具有营养功能的有机米。2019年,加工成品米1500吨,通过统一收购、加工、包装,出售稻米商品625吨,有牛米市场销售均价为36元/公斤,合作社年收入达到2250万元。

  杨正熙说,用传统农耕的方式,也就是牛耕人种和播撒老品种,可以做到高质量、高品质,借此开拓市场。洋洞村的生态模式是耕牛耕作,牛粪是稻田的天然农家肥。一头耕牛就是一个小小的有机肥生产厂,一年有1万多斤牛粪,能够滋养10亩水稻。带领洋洞村村民从事传统农耕的杨正熙,201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谈到荣誉,他笑着说:“我希望更多有志于生态农业的人和企业,和我们一道来耕作、来实验、来传承。”

  杨正熙说话间,又有“哞哞”的牛叫声从梯田里传来,那片肥沃的土壤里,凝聚着洋洞村人情感与希望的种子,正在发芽与生长……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