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在弯弯的山路上……
2021-01-25 14:02: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艳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照片为浙江武义县风光。  李增军摄

  入冬,天气越来越冷,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委大院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里,武义县扶贫办原主任、78岁的董春法像往常一样忙碌,烧水、接待来信来访、宣讲武义下山脱贫经验。每一个和他打交道的人,都会被他的工作热情所吸引。

  “武义下山脱贫”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曾引起关注。如果说下山脱贫是武义县的金名片,那么董春法就是下山脱贫的实践者和代言人。

  董春法在武义县大名鼎鼎。从1993年7月上任至今,董春法在扶贫的工作岗位上干了整整28年,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帮助许多村民走出深山,致富奔小康。2003年8月,已到退休年龄的董春法,因为村民再三挽留,经武义县委同意,办理了退休不退岗手续,继续为扶贫工作发光发热。武义县委县政府至今仍在大院里为他保留了一间办公室,村民们有事没事都爱到他办公室坐坐,聊聊下山脱贫的巨变、小康生活的甜蜜。

  董春法一生清贫,却拥有一样无价之宝——50多根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拐杖。这些拐杖凝聚着5万多名下山脱贫村民滚烫的感激之情。

  “这些都是村民送的,主要考虑我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上山爬坡有个支撑。我只要走得动,和大山结缘的工作还要继续干下去。”董春法指着长长的一排拐杖,乐呵呵地说。

  “拐杖主任”的绰号由此而来。50多根拐杖,是董春法28年奔走扶贫路的最好见证。

  一

  这根柏木精雕的拐杖,在一大堆拐杖中格外引人注目。

  拐杖是武义县履坦镇金桥村村民廖春飞送的。金桥村,原名软朝村,原本坐落在武义县柳城的高山上。廖春飞从贫困户,变为衣食无忧、积极为他人创造就业岗位的企业经营者,个人的蝶变折射着村庄下山脱贫为村民带来的巨大变化。

  武义县地处浙江中部,面积1577平方公里,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1991年6月,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武义23个乡镇中,南部山区13个乡镇为贫困地区,人口占全县1/3。软朝村是贫困村的一个缩影,而廖春飞又是贫困村中典型的贫困户,全家7口人,只有一间26平方米的土坯房。廖春飞以为被困在高山上就是自己这辈子的命运,没想到不久转机却出现了。

  1993年7月,组织安排,董春法调任武义县扶贫办主任。当年,董春法年过五旬,有人以为他很快就会“退二线”。谁都没想到,董春法在这个位子上,一干就是28年,并改变了数万像廖春飞一样高山村民的人生。

  董春法当过兵,在县政府工作过,作风严谨踏实。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山越岭深入武义县南部贫困山区走访调研,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跑,一户人家一户人家地问。根据3个多月走访所掌握的情况,董春法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下山脱贫拔穷根,异地致富奔小康”的对策建议。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经过调研和讨论,出台了针对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的居住迁移试行办法,对迁移下山的村在新村规划、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建设、接收安置、资金补助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引导高山、深山农民迁移,异地致富。

  然而,故土难离,搬迁的动员工作难度超出想象。董春法为做村民工作,反反复复穿行于大山之中。他渴了喝山泉,饿了采山果,深入千家万户。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十次、百次。有的村常常一开展工作就是好几年。

  软朝村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大难”。

  “1995年,董主任刚上山来做工作时,谁都想不通,村里没有一个人愿意搬下山。”廖春飞回忆,董春法工作有股韧劲,面对村民的不理解,甚至“搬下山去喝西北风”的质疑,他毫不气馁,前前后后来了上百趟。

  水滴石穿。董春法的执着,以及先移村生活好转的例子,让村民的心结渐渐打开了。

  1996年,武义县人民政府批准软朝村整村搬迁下山,迁居履坦镇后桑园。软朝村在村民悉数搬下山后,改名为“金桥”。因为当年金华市里牵头为软朝村引来了不少雪中送炭的项目,改名意在感谢社会各界的“牵线搭桥”。

  从距县城40多公里的深山,到距县城几公里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的改变让廖春飞一家和乡亲们迎来了人生转机。

  廖春飞是最早下山的村民之一。搬下山时,廖春飞二十出头,年轻,有的是力气,学东西也快。盖房子,没钱雇人,他就自己边学边做,到后来不但自己家盖起了小楼,还帮别人盖。再后来,廖春飞还注册成立了建筑工程公司,从村里到县里,从盖房子到做工程,辐射区域和经营范围越来越广。

  一晃20多年,如今廖春飞和乡亲们都走上了致富路。廖春飞从当初一个普通泥水工,到现在拥有了一家年产值近亿元、实现利润近千万元的建筑公司。

  “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住在高山上,这些事做梦都不敢想!下山脱贫后,大家通过辛勤劳动,日子都过得相当好,出外也挺直了腰杆,在致富道路上不掉队。”廖春飞致富不忘贫困乡亲,坚持每年联系32户残疾困难户结对扶贫,并为贫困山区解决了300个就业岗位。

  廖春飞对董春法很是感激。他亲自到山上找来柏木,请人精雕细刻了一根拐杖,送给董春法。逢年过节,廖春飞还会上门看望董春法,有事也爱和他商量,多年如是。

  二

  说到给董春法送拐杖的事,不得不提到武义县俞源乡九龙山村原村支书邓寿明。

  九龙山村因绕村的9个山头绵延如龙而得名,原来地处海拔1041米的龙眼山上,是武义县俞源乡出了名的贫困村。

  邓寿明和董春法第一次认识,是因为九龙山村要通自来水,没钱。时任村支书的邓寿明为此到武义县扶贫办争取经费。

  “邓书记,你先回去。过几天,我上来看。”没要到钱的邓寿明怏怏而归,董春法的话让他半信半疑。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董春法果真气喘吁吁地爬上龙眼山,出现在九龙山村民面前。

  邓寿明当着村民的面,向董春法强调了村里的困难:“我们村的祖先从福建迁到这里定居,500多年来以砍柴、烧炭为生,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

  “邓书记,是不是可以考虑整村搬迁?下山致富,拔穷根。”董春法说。

  当晚,邓寿明召集村班子开会,商量董春法的提议。众人异口同声:“笑话!祖祖辈辈都住这里,怎么搬?”

  邓寿明只能无奈地告诉董春法:“我们村搬不下去的,太穷了,下山根本造不起房子。你不要再辛苦上山来了。”

  董春法没有打退堂鼓,针对村里的困难,他向政府争取到了支持,在爬了100多趟龙眼山后,终于把九龙山村民的工作做通了。武义县人民政府批准九龙山村整村搬迁。不久,村民悉数搬下山。

  新九龙山村坐落于王宅镇的交通要道旁。政府出钱修路,通电通水,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村民纷纷建新房,村庄大变样。1999年2月9日,新九龙山村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村委会为村里6对新人举行集体婚礼,结束了全村10多年无人娶媳妇的历史。

  成功说服村民下山,仅仅是脱贫第一步。董春法积极和相关部门对接,帮助下山农民找就业门路、学习技能、搞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来料加工等。农村工业基础薄弱,董春法就到上海、杭州、宁波等地跑工厂,为下山村民寻找就业机会。董春法还特意去学习了药材、高山蔬菜等栽培技术,牵头帮助一些下山脱贫村发展绿色农业,想方设法让下山村民尽快富起来……

  董春法为了九龙山村,一趟趟上下龙眼山的身影,深深刻在邓寿明心里。他想,董春法或许需要一根拐杖,既能帮助他走山路,又能表达对他的谢意。邓寿明先后给他送了三根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拐杖,每一根都寄托着他对董春法的感谢与祝福。

  三

  武义下山脱贫成就得到国内、国际关注,先后有来自国内各省份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多人前来参观考察。每次都是董春法高举喇叭,一遍一遍介绍武义下山脱贫经验。

  20多年来,武义县累计下山脱贫超5万人。这些贫困山区村民下山以后,先富帮后富,后富超先富,山民变市民,穷村超富村,人均年纯收入由下山前的几百元,提高至现在的几万元、几十万元,甚至涌现了不少百万、千万元富裕户。下山脱贫村民纷纷感慨“梦想成真”,由衷点赞党的好政策和下山脱贫的奇迹。

  武义县柳城镇田坪村原村主任赖李明怎么也想不到,从牛头山搬下山后,自己有一天竟能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担任项目经理。他2003年搬下山后,跟人一起在外做基建。合作伙伴欣赏他的踏实认真,将一个国外项目交给他负责。他说,是董春法帮他和下山村民打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

  在武义县城开画廊的周志贵是武义县新宅镇安凤村人。前些年,他也精心制作了一根拐杖送给董春法。“我很佩服董春法,他为人热情,工作雷厉风行,有干劲,有远见,他的精神特别让人感动。”周志贵出生在木匠家庭,父亲和哥哥都是木匠,他自己也做了多年木匠,年轻时走南闯北。11年前回到武义后,一直在县城开画廊。周志贵从新闻媒体上看到董春法的事迹后深受感动,决定送他一根拐杖以表敬意。

  而在“拐杖主任”眼里,他的“事业”还远未结束。继上世纪90年代“就近搬迁下山、解决温饱问题”、本世纪“富起来,稳得住”之后,在扶贫路上奔波28年的董春法还在展望着武义“下山扶贫”的新探索、新篇章。他的拐杖伴着他的足迹,依旧在通往乡亲们更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不断延伸,不断向前……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