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西迁精神”在巴山深处闪光(7月22日)
2020-02-21 16:49:00  来源:陕西先锋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19年7月22日

  梁维进

  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思源物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安康市平利县正阳镇南溪河村任第一书记

 

  我帮扶的村子在平利县最南端的正阳镇,离县城最远。从县城到正阳镇,超过100公里,而且需要翻越道路糟糕的大山冯家梁,艰险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接我们到村上的是正阳镇副镇长吴道斌,个子不高,人很精干。吴副镇长开车带领我们赴村,一路颠簸走了两个多小时。坐在车上,看到路两边的悬崖峭壁,我第一次感到心惊肉跳。听吴副镇长介绍,正阳镇地处巴山腹地,是真真切切的大山深处。

 

  一

  2016年4月,古城西安早已春意盎然,作为西安交大资产公司下属单位经营班子成员兼支部书记的我,依旧忙碌在复杂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下午刚上班,我的手机响了,交大资产公司主管扶贫的领导、党委副书记程鹏迅打来电话:“梁书记,资产公司包联的贫困村子要派驻第一书记,资产公司物色了一遍人选,觉得你合适,不知你是啥意见?”并强调:“须脱离原工作,常年驻村帮助包联村子脱贫。”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后来考上大学,毕业分配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工作。一方面,我有农村生活的经历,能尽快适应农村工作;另一方面,父亲早逝,多亏了党的照顾,才使守寡的母亲把我们拉扯大,现在正是我回报党的机会,帮助贫困户也算积善行德的义举。所以我没有太多犹豫就回复说:“可以啊,让我回去跟家里人说一下。”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因为我是一名党龄近20年的党员,且在西交大工作近30年,但我的家庭和一般家庭相比,还有不一样的困难。

  我家共四口人:母亲、我和爱人,还有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我是家中的顶梁柱,母亲已是80岁高龄,一辈子辛劳,加之年轻时守寡把我养大实属不易,随着年纪的渐渐增大,身体也变得虚弱不堪,须随时有子女待在身边;爱人已到中年,按理说照顾母亲和家里是可以的,却由于十几年前患上重度慢性疾病,虽然经过两次住院治疗稍有好转,但须坚持服药才能病情稳定,所以每月按时从医院买药是我十几年来必做的功课,显然让爱人一个人管家是不现实的;儿子快18岁了,正在读高三,马上面临高考,全家正是需要我的时候。现在答应去距离遥远的陕南农村驻村,发扬西安交大人的“西迁精神”,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家里肯定要安顿好,这样我才可以安心去村里工作。

  下班回家,也没开家庭会议,我分头把我驻村的决定告知家里的其他三位成员。母亲上过“妇女识字班”,虽然文化不高,但知道的道理不少。当我把驻村的决定给她简单说成是下乡帮助贫困户时,年迈的母亲考虑了一下说:“按理说咱家最不能离开你,但既然你已经答应了,就放心去,而且作为国家干部,就应该听党的话,服从组织的安排。咱家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有党的关心和照顾才挺过来的,人要懂得感恩,我支持你去,我不会拖你后腿的。”就她的赡养问题,母亲提议,送她去远在新疆克拉玛依的我大姐那儿,等我驻村工作结束,再接她回来。

  接着告知爱人和儿子我驻村的决定,与其说是告知,不如说是安排和叮嘱。安排儿子,我不在家里要好好学习,认真备考;叮嘱爱人,要按时吃药,保重身体。反复强调要他们一切跟我在家里一样。得知我去离家很远的地方驻村,因为在一起习惯了,爱人和儿子还是表现出一些无奈的神情。

  为把家里安排得更稳妥些,我又去了离家不远的岳父家,给岳父说了我将要驻村的事情,要他帮忙操心家里。岳父也是将近八旬的人,给他老人家托付家里的事情,让他辛劳,也是考虑我驻村离家太远,肯定对家里照顾不上的无奈之举。

  把年迈的母亲送到遥远的新疆,临别时母亲眼含热泪,依依不舍:“儿啊,好好驻村,尽力帮扶,为群众做好事。”

  走进候机大厅,和母亲的距离渐行渐远,她的身影慢慢地消失在我模糊的泪光中。顿然间,母亲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变得高大起来:一位再普通不过的老人,为了让儿子能够全身心驻村,做出了多么大的牺牲。

 

  二

  4月的天很蓝,没有一朵云彩,我和交大驻村干部一起前往平利。坐着学校的车子穿越亚洲第一长的终南山公路隧道和数不清的小隧道,两边的山渐渐增多,映入眼帘的景象是跟关中平原不一样的地貌。

  我到过陕南的地方不多,到安康还是人生第一次。这次要在最南端的平利偏远农村工作,心中还是抑制不住激动。一路上,眼睛好奇地向窗外张望着,思绪又回到了60年前的交大西迁。1956年,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繁华的上海,扎根古都西安,为国家建设、为西部的文教事业奉献出全部。我们十几名干部赶赴平利驻村,不正像当年交大的西迁者吗?国家当前发展不均衡,帮助贫困地区摆脱贫困不正是祖国需要吗?作为交大人,传承和发扬“西迁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想到这儿,我突然明白了此次驻村的深刻意义,心里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驻村工作对接会于下午2点在平利县政府会议室开始。会上,县委组织部部长向驻村干部宣读了第一书记工作职责和干部驻村工作纪律,通知有交大帮扶任务的所在镇负责人带领驻村干部去村里进行工作对接。

  下午6点,车子终于到达正阳镇。在和镇上杨书记一起简单吃了晚饭后,我们就去了帮扶的南溪河村,村子离集镇只有不到4公里的车程,镇上安排我们和村上干部见面,方便更快进入角色。

  夜幕已经降临,在村里简陋的办公场所,村上的“两委”班子在昏暗的灯光下和我们见了面。村支书姓王,他向我们介绍了村“两委”的人员情况,我也大概介绍了作为第一书记的职责,希望以后和大家共同努力,帮助村上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好,让村里有一个变化,让百姓真正脱贫致富。

 

  三

  在联村干部陈春贤的一路引领下,我带上本子,走入村上的每家每户,各家的情况尽可能详细记录。“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此刻,当年交大西迁时的热情仿佛就在我身上。

  五组的向厚志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上,从村委会到他家往返距离得60多里,大部分要步行。路途艰险,杂草丛生,行走时需要走在前面的人不停用棍子拨开一人高的杂草才可看见狭窄的路,经过的悬崖惊险得令人毛骨悚然。第一次到向厚志家,由于从没见过我,从破旧的土坯房走出的向厚志把我当成外地来的骗子,多亏一同去的陈春贤及时介绍,才没有引起大的误会。后来,去的次数多了,相互了解得深了,我俩逐渐成了朋友。他逢人就说:“梁书记真是一个好干部,他不嫌我脏、穷,时不时还过来看望我,了解我家的情况,帮我分析贫困的原因,给我找致富的法子,这样的干部少见。”

  一组的李安元是贫困户,几年前的一次意外受伤致使腿脚不灵便。他本来是村里有名的老中学生,算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的知识分子。由于不方便外出,待在家里的时间长了,心情变得很是抑郁。我去他家时,只见他坐在椅子上,花白的头发蓬乱,胡子长得好像一个月不曾刮过,一副颓废的样子,对一切都无所谓:“我这样的情况没人看得起,生活也就这样凑合着过。”我就鼓励他:“树立生活的信心,改变形象,积极快乐对待每一天。”和李安元闲谈时,我无意聊起关中八大怪之一“锅盔像锅盖”,他说从没见过,感觉不可思议,于是我就在回家归来时给他带了一个锅盔,让他真切感受一下关中锅盔。那次回家,我还给李安元带了一大堆图书,希望他尽快从郁闷中走出来。后来李安元告诉我,他最喜欢的书是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开导,李安元的心情好多了,他现在已是村上新民风建设的主要成员,不时地为村上的新民风建设出主意、提方案。在村上碰见他的时候,他总主动跟我说话:“梁书记,你让我对生活有了希望。我得心情放好,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我要好好活,活到村里奔小康的那一天。”

  村民余世学是我包帮的贫困户,已近六旬。妻子是聋哑人,智力也存在问题,有一个女儿。一家人住在山上破旧的土坯房里,条件极其艰苦。我多次来到余世学家里,余的妻子总是盯着我看,时不时从嗓子里发出几句嘶哑的声音,听不清内容。余世学的女儿14岁就跟同村的一小伙在一起了,并已有一小孩,现在外打工,常年不怎么回家,也很少过问家里。面对这种家庭状态,言语本不多的余世学选择沉默寡语。面对余世学的情况,我多次给他做思想工作,让他面对困难要昂首挺胸,勇敢坚强地生活。作为低保户的余世学一家,虽有政府兜底提供安全住房,但想致富还是不太容易。目前得先让他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为此我给他的脱贫规划是管好现有的茶园,养几头猪,再在村里打打零工,把日子过顺当还是可以的。

  快六旬的宋官友与年过九旬的老母亲相依为命。由于山区条件的艰苦和一些别的原因,宋官友错过了几次成婚的机会,一直单身。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他沉默寡言,自卑感很重,生活也没有目标。虽然老宋话不多,但每次与我相见,还是愿意听我言语。“梁书记,像我的情况,家有老母亲需要照顾,咋样改变家里的现状?”他家的致贫原因主要是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对生活信心缺失。面对宋官友的状况,我经常去他家,主要让他对生活树立信心,从思想上寻求改变。经过几次与宋官友的沟通,他的话明显多了,脸上的笑容也比往日增多了。“梁书记,你为我家辛苦,我咋能不明白呢!”现在的老宋,每逢村上有盖房或别的体力活,准有他的身影。同时他也开始着手家里的短期产业,开始养了几十只土鸡和几头本地土猪。依据国家的扶贫政策,老宋与母亲可以无偿居住村里的“交钥匙”安置房,如今他与母亲已经告别原来的土坯危房,搬进了新居。谈到此事,老宋的脸上总是露出幸福的笑容。“向前看,攒够钱,媳妇找到有何难。”我的一句顺口溜,让憨厚的宋官友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连续的入户走访,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每天都是忙碌紧张。每当忙完一天的入户走访,我早已累得筋疲力尽,仍坚持及时整理记录完当天的驻村感想,经常是刚一挨床,就进入了梦乡。

 

  四

  岚河的巴山源头之一南溪河穿村而过,给美丽的南溪河村平添了许多灵动。一年四季流淌不息的河水,给南溪河村增加了无限风光。2016年9月,在走访农户中,我发现横跨河两岸的两三根树干搭起的简易木桥是山上百姓来往耕地劳作的必经之路,每每老百姓经过,都险象环生。看到这种现状,我利用回西安休息的时间,及时向交大资产公司做了汇报,建议修建两座便民桥,方便山上百姓生产生活。公司领导采纳了我的建议,并开会研究决定动用公司各部门的力量,筹措资金20万元,为百姓修建两座便民桥。

  我带来了单位的帮扶资金,接着就和村“两委”详细讨论两座便民桥的建设标准。全体村干部各尽所能测费用,按程序开始着手便民桥的建设。不到半个月,坚固耐用的便民桥就建起来了,百姓去田间地头劳动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当时村活动中心主体正在建设,资金上也有缺口,我和单位及时沟通,将修桥余下的钱再一次派上了用场。单位领导来到村上考察,看到资金让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件事情做得好,真的方便了百姓的生产、生活、出行。”

  2017年6月,新建的村活动中心广场硬化、绿化资金又有缺口,眼看就要停工,我把情况向单位领导做了详细汇报,单位又筹集了20万元资金,确保了施工进度顺利进展。

  2017年9月底,村上遭受几十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部分土坯房屋垮塌,村级道路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得知受灾情况后,西安交大资产公司党委急村上之急,调剂10万元作为救灾款,帮助村上灾后重建。西安交大资产公司帮助南溪河村的真情如南溪河水,百姓已真切地感受到了其中的温暖和关爱。

 

来源:陕西先锋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