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7日
今日,我约上帮扶干部一起去镇远县两路口易地移民小区陈世学家看看。
还没进屋,陈世学就热情地招呼我们。老陈搬到新家不久,屋里收拾得窗明几净。我们刚落座,他便为我们端上了用透明玻璃杯泡的热茶。
“以前只晓得农村出来的干部把家人接进城来享福,没想到现在政府的干部把我们接进城享福来了。” 陈世学乐呵呵地说道。
搬到移民小区,住进新房,陈世学的精神面貌变了个样。他不但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还主动参与小区管理,协助社区干部为群众搞服务、解难题。由于他的热心肠,群众选他当小区的矛盾纠纷调解员。
“如今儿子儿媳在县城务工,有了稳定的收入,3个孙子也在城里上了学,感谢党的好政策!” 比起以前,陈世学显得干练而有精神,说话也变得有底气了。
说着聊着,一杯清茶很快品完了。品着这温馨浓香的茶水,我感慨万千。
这是我第4次到陈世学家喝茶。4次喝茶,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茶杯变了,茶味变了,人也变了。
难以忘怀的,是第一次到陈世学家喝茶的情景……
2018年盛夏的一天,我带着几个驻村工作队员来到羊场镇金盆村,踮着脚跳跃式地走过一条污水横流的小巷,来到陈世学家。
一进院门,一股腥臭味儿扑鼻而来,只见院子里零乱地堆放着农具、柴火和杂物,地上到处是鸡鸭粪和污水。一座木房四壁透风,旧沙发破了一个窟窿,木房后边歪歪斜斜地立着一个废旧的烤烟棚……
“来来来,罗队长,你们快坐下来喝杯茶。”陈世学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们,一边给我们端茶递水。
我接过陈世学递给我的锡茶杯,只见茶杯满是黑垢,茶水也黑乎乎的,了无热气。为了不伤主人的感情,我硬着头皮,憋着气闷下了那杯茶水。
说实话,这是我喝到味道最浓的一杯茶,浓得有些苦涩。
我是镇远县委组织部的一名工作员。2018年5月,根据组织安排,我来到羊场镇金盆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并担任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
据村“两委”班子介绍,对门坪组的陈世学是个老党员,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更是出了名的“老大难”户,一点党员的样子都没有。
起初,我有些不相信,一名老党员,怎么可能难做工作?
于是,我们以茶为媒,慢慢聊开了。
“老陈啊,你得把杯子洗洗,要注意生活卫生哦!”我心情复杂地和陈世学拉起了家常。
陈世学年过花甲,老伴过世,他跟小儿子住,儿子儿媳在县城打零工,因为要照顾家里3个正在读书的孩子,三天两头往家里跑,还要在城里租房住,因此入不敷出,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废旧烤烟棚存在安全隐患,又影响环境卫生,还是拆了吧。”无论我们如何劝说,他就是冷冰冰的一句话:“那不可能!”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多次上门陈世学及家人的思想工作,讲事实,摆道理。几天下来,他终于松口了,同意拆除旧烤烟棚,把环境卫生打扫干净。
一周后,我们再次去陈世学家,发现门前的臭水沟填平了,房后的烤烟棚不见了,院子也收拾干净了。
“来来来,罗队长,进屋喝杯茶。”陈世学一如既往地热情。
这次,他笑盈盈地递给我们的是用一次性纸杯盛的热茶。这是我到他家喝的第二杯茶 。
“结合你的家庭情况,从长远考虑,建议你们搬到两路口易地移民小区去住。”我们一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给他讲起了易地移民搬迁政策,包括孩子教育、医疗卫生、务工就业等。
“祖祖辈辈生活在金盆,搬出去不习惯。”这次,我们又失败了,任你磨破嘴皮,陈世学死活不同意。
后来,经过我们反复动员,陈世学才勉强答应随我们到移民小区去看一下实体房。
根据人口标准,陈世学家可以住进130多平方米的移民房。当他看到整洁漂亮的样板房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陈世学搬家那天,我组织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去帮他搬东西。将家具、日常用品和粮食等装车完毕后,陈世学高兴地从大儿子家拿来一摞小碗,倒茶给大家喝。
看着他开心得合不拢嘴的样子,我又一口气喝完了这碗茶。
茶的味道,亦是人生的味道。
一杯清茶,我品出了一名老党员从因生活所困意志消沉到积极向上的美丽嬗变,品出了作为一名扶贫干部应践行的使命与担当,从而更坚定了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来源:黔东南日报
作者:贵州镇远县羊场镇金盆村驻村干部 罗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