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扎根基层,驻村入户察民情、问民需、解民忧;他,活跃田间地头,身沉一线拉家常、问冷暖、讲政策,用赤诚的为民情怀,在脱贫攻坚一线留下了无数难忘的身影。他就是云南永善县莲峰镇松田村的第一书记——郭强。
郭强,1986年参军入伍,38岁转业安置到昭通市环境生态局永善分局工作。2018年8月,郭强来到莲峰镇松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当时,心里面的压力很大,关键是松田村基层党支部建设这块,基本上就是个软弱涣散的党支部。”回想刚到松田村时情景,郭强深有感触地说。
松田村位于永善县南部,距离县城120余公里,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706户292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2户1820人,种养殖和务工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到村后,为尽快熟悉村情,郭强逐户开展走访调研,全面了解当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在队伍建设过程中,郭强团结带领村委会干部不断完善村级队伍管理机制,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积极带领干部职工营造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
“郭书记来了,有很大的变化,班子成员也相当的信任他”松田村治安员王清团说。
走访中,郭强发现长期困扰当地群众的一个重大难题就是运输成本高。为此,郭强每天起早贪黑,一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报备项目计划,一面积极做群众思想工作。
“最困难的还是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他们都巴不得修路,都晓得修路的好处,但是就怕占到自己的土地,伤到自己的东西。”郭强回忆道。
在松田村7.8公里的村组道路硬化过程中,不时有部分村民因土地纠纷多次阻工,为了打通制约村民发展的“肠梗阻”,郭强硬是磨破嘴皮子,踏破脚板皮,逐户做群众思想工作,逐件调处矛盾纠纷。
“我们发言发错了,他也不吼、也不咋过的,他就好好的说‘过来我解释给你听’,如同自己的父母那样,不得不服他。”村民刘人书说。
终于,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条蜿蜒盘旋的村组公路如玉带般镶嵌在了连绵起伏的大山之间。
交通便利了,老卡村民小组的彭加美家很快建起了一层90平米的砖房,除去各种开销,单是建材运输成本就节约了1万多元。
“把搬运钢筋的劳力节约出来,那十五元一包水泥的运费就全部节约出来了。路不通的时候,吃点菜也不方便,赶场卖花椒,凌晨三点背起要走三四个小时才到万和。公路修通了,我们赶场卖东西,都要轻松点。” 彭加美说道。
松田村牛棚村民小组80高龄的邓芝凤,常年疾病缠身,当年在路边捡回来养大的小女儿王梅在外就读大学,生活的重担压得她们一家喘不过气来,无奈之下,邓芝凤产生了让小女儿放弃继续读大学的想法。
郭强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将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惠民政策送到邓芝凤家中,为老人送上衣物等生活用品,个人拿出1000元现金给她看病,还时不时为王梅寄去生活费,积极鼓励她们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大女儿也整点钱来,我的亲戚也帮助我,给她这样交点去那样交点去,后面村委会也晓得了这个情况,也给她支持点钱这些,继续供她读书,到了海南,出省咯。”邓芝凤感激地说。
如今,邓芝凤在大女儿王泽超的精心照料下,身体有了好转,小女儿王梅学习成绩优秀,一家人搬到了昭阳区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上漂亮舒适的新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驻村以来,郭强以村为家,吃住在村,“5+2”、“白加黑”,保持着作风过硬、素质优良的军人本色,传承不怕流汗、不怕困难的攻坚精神,推动了更多的惠民项目落地、帮扶措施见效,把贫困群众的美好期盼变成现实,让军人本色在脱贫攻坚一线星光闪烁。
“他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群众总是亲热的喊他郭书记。”莲峰镇松田村包村领导梁子根这样评价郭强。
“郭书记他们现在的工作硬是比我们老农民还辛苦,晚上十一二点,一、二点钟还在办公”村民周转发说。许多群众也纷纷赞扬郭强,对于他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我来松田大家都理解,能够走到哪个地方群众都认得我郭书记,就感到很欣慰,虽然说苦、累,但是心里面觉得非常的踏实。”郭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