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海镇向阳村十组为星级诚信户挂牌。
新公中镇永联村二组监督委员会成员检查财务支出。
5月18日一早,天吉泰镇毛家桥村村民刘娥来到村民小组一组的党群活动中心打桌球。
“活动中心早上几点开放?”记者问。
“想几点来就几点来。我们小组人人都知道钥匙藏在哪里,不过我可不能告诉你。”刘娥“狡黠”地笑着。
“不怕活动中心丢东西?”记者追问。
“从来没有这等事。每个村民都有本‘诚信账’,谁立得正,谁站得歪,心里清楚着呢。”一组理事会会长陈春利接过话,“同一个小组大家知根知底,都爱个面子,谁也不想掉队。”
从2018年起,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推行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村民小组“微治理”模式,建立诚信村民档案便是“微治理”的内容之一。“微治理”实施一年多来,通过组建“微组织”、开展“微服务”、推行“微教育”、实行“微管理”、强化“微监督”,收到了明显效果。水费没人赖,公共设施建设集资快,文明乡风吹进千家万户……
构建“微组织” 筑牢基层堡垒
五原县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全县117个行政村辖771个村民小组,耕地230万亩,总人口30万,其中农业人口20万。过去,收缴农业水费是困扰很多村干部的顽症。五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翼飞坦言,以往多是采取“断水”这样的笨办法,治标不治本。除此之外,还有党员居住分散、党组织活动难以开展,村民投工投劳不积极、公益事业集资难,村干部缺乏有效监督,导致乡村治理停滞不前,村民生活、生产、生态陷入无人管的窘境。“为此,五原县探索建立村党组织领导下村民小组‘微治理’模式,将教育、管理和服务从村‘两委’向村民小组延伸,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张翼飞说。
“微治理”依靠“微组织”发力。据了解,五原县将党组织向下延伸,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党小组,领导村民小组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党员突击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其中,村民小组理事会由小组成员推荐选举产生,理事会会长由村民小组长兼任,统筹推进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美丽庭院等各项工作,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管理、教育、服务三管齐下
“孙喜,52岁,2019年第一季度诚信档案得分92分。”综合家庭卫生情况、个人道德行为表现、履行党员义务情况,考评小组成员陈春利、张琼、张国如对毛家桥村一组村民孙喜打下了诚信村民档案的最终得分。“事前立规矩,事中讲规矩,事后懂规矩——诚信村民档案实现对村民的全链条教育管理。”张翼飞说。
据了解,每个村民小组根据镇、村诚信村民考评办法,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细化制定本小组诚信村民考评办法,定期考核打分、评定星级。多次考评不合格、多次教育无果的纳入诚信黑名单,黑名单成员不纳入低保、民政临时救助对象范围。为了保证考评公正,3位考评小组成员有一位是村民小组理事会成员,另两位由其他村民轮流担任,党员和非党员的考评内容分开设置,理事会成员和普通村民一视同仁。
除了教育管理,五原县打通县、镇、村、组四级便民服务网,通过村民小组“微组织”将“微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全村按照“划片定责”的原则,将村民小组里每10到15户划分为一个网格,村民小组理事会成员兼任网格长,党员或村民代表兼任网格员,联合开展民事代办、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等工作。隆兴昌镇义丰村村书记罗玉龙说,通过自治网格,邻里相互照应、相互帮助蔚然成风,基层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微腐败” 得到有效治理
卫生费集资花名表,安装路灯集资花名表,农业供水量、水费预算表在毛家桥一组党群活动中心悉数公开。天吉泰镇党委书记卞巧红告诉记者,通过小组账目、村务账目笔笔公开,加强村民对村组干部的“微监督”,让小微权力腐败问题抬不了头。
目前,五原县完成117个行政村771个村民小组的资金大清理、财务大清查和线索“大起底”,因“雁过拔毛”式腐败案件,48人受到党政纪处分,挽回资金350多万元,群众对村务监督、“三务”公开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微治理”下,乡村综合治理能力不断加强,各村在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全面进步。塔尔湖镇红光四社在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时表现最抢眼,村内路好走,院墙新,但因缺乏卫生管护措施,卫生状况极差,村民怨声载道。自推行“微治理”以来,四社主抓人居环境,将全社划为10个网格,每个网格长联系7户村民,随时督促卫生管护,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公中镇旭日村五组多年以来存在水费拖欠、财务不清等问题,推行“微治理”后,在村民小组理事会主持下对2017年以前的组内账务进行逐家逐户清算,解决了遗留问题,矛盾得到化解。在此基础上,理事会于2018年组织协调连片种植小麦套玉米1800亩,全组三分之二的土地享受国家轮作休耕项目补贴,每户增收5000元,还建成50亩蔬菜园、养殖合作社,产业发展势头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