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驻村H5
还记得一年前我们初次见面时的约定吗?发刊词里,我们庄严地写下“你们服务三农,我们服务你、记录你、陪伴你”,为了这个约定,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乡村干部报全体编辑记者背上行囊,行走乡野,与一个个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你相遇、相伴、相知,记录下厚厚一叠鲜活动人的故事。
是的,驻村采访,是2019年乡村干部报的“年度关键词”,是我们为了践行与你的约定,作出的选择。
这是一个自加压力的策划,不同于我们往常任何一次到村采访。所有编辑记者必须克服一切困难,驻扎在村,和你们同吃同住,一起工作,一起劳动,零距离体会你们的艰辛和酸甜苦辣。
这是一场脚步丈量的采访,河北饶阳县王同岳村、福建霞浦县姚澳村、陕西安康市汉滨区瓦铺村……9路人马从编辑部出发,目标是所要跟班的乡村干部,攀山、涉水、穿林、下田,跋涉里程逾两万公里。
这是一次触及心灵的历练,沃野、山区、高原、海岛……在远离喧嚣的乡村,我们每一个人都沉浸其中。你们的不易我们感同身受,你们的付出我们亲眼见证,在你们奋斗的地方,我们洒下汗水也流下泪水。
去时一腔激情飞扬,归来满身泥土芬芳。
每个人和跟班的乡村干部,都结下了战友般的情谊,拥有难以忘怀的共同回忆:在可能塌方的山路上搀扶而行、在漆黑如墨的大山深处围炉夜话、踏着如水月色同去村民家走访……
驻村,让我们的脚力、脑力、眼力、笔力发挥到极致,于是质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让我们食不知味、夜不能寐,不停地书写,不停地思索,不停地修改,只为更好地记录下奋进在脱贫攻坚一线、那一个个平凡又了不起的你。
因而,跟班采访也成为我们编辑记者2019年珍贵的集体记忆。我们深切感到脱贫攻坚战有多么伟大和艰辛,我们所记录下的这一切又是多么有意义。
融媒体时代,新闻的呈现方式空前多元化,但新闻人承载的责任与担当始终不变。致敬这无与伦比的时代!致敬坚守在乡村的你们——我们的主角和灵感源泉!读懂你们,也就读懂了中国农村正在和将要发生的深刻变革。作为旁观者和记录者,我们与有荣焉。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回忆2019年跟班采访的点点滴滴,我们期待下一次在广袤的乡野与你再相遇。
让我们约定,登上2020的列车,一起再出发!
2019,我们和乡村干部在一起
△ 杨涌(右)跟班采访魏满活。
接受了一次心灵洗礼
日前,魏满活在微信发来一个链接,是《衡水日报》关于他的一则新闻报道。同时附言:“什么时候再来啊?说心里话,真想你。”
魏满活是我驻村跟班采访的对象——河北省饶阳县王同岳镇王同岳村支部书记、村主任,60多岁的他与我母亲年龄相仿,人长得很魁梧,说话声音洪亮。跟班采访结束已有7个多月了,因彼此忙于工作,交流次数并不多,但每一次,我都能感受到他的真挚之情。
2019年5月8日,我到王同岳村时已经是下午3点多。魏满活领着我在村里溜达了一圈,回到村会议室,他说起20年前村民义务修路的场景,人高马大的他却突然像小孩一样当着众多人的面流下眼泪。一旁的村干部补充道,“魏书记不容易,对群众充满感情。”
接下来几天的零距离接触中,我真切感受到魏满活的领跑意识和创新精神,他的那句名言“不把别人的昨天,当作自己的明天”始终在我耳边回响。
短短7天跟班采访虽然很快就过去了。于我而言,此行最大的收获是接受了一次心灵洗礼。魏满活20多年扎根乡村,需要怎么样的情怀和坚守?我渴望与魏满活们再相约! (本报记者 杨 涌)
许露露(右二)和跟班采访对象周梅(左二)走访村里的老红军。
感觉自己从未离开
2019年11月25日,距离南京千里之外的秦岭山脉深处,陕西省安康市茨沟镇瓦铺村迎来了今年的第二场大雪,我的朋友圈立刻被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们的雪景图刷屏了,比雪景更让我关注的,是他们踩着厚厚的积雪前往贫困户家中,送去御寒被褥、取暖器。我知道,为了贫困户的一张张笑脸,他们需要花费数小时艰难攀爬湿滑山道。因为他们走过的路,我也曾走过。
自6月10日在瓦铺村蹲点采访,到现在已经过去半年,可我对这个小山村的记忆却没有丝毫褪色。村里的每一点改变,都通过扶贫队员们的微信朋友圈,清晰地展现在我眼前,让我感觉自己从未离开。
从事新闻工作的10多年来,从没有哪一次采访,在我心里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村民们胼手胝足开出的盘山道、在山上用石头一片一片垒出的“石坎坎”、百岁抗战老兵的坚守、扶贫工作队员的无私奉献……至今仍不时出现在我梦里。宝贵的驻村经历,时时激荡我的心,鞭策我前进。
一位同行说过,脚下的泥土、身上的灰尘,是时代的馈赠,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勋章。驻村采访,让我们的报道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能讲好基层故事。(本报记者 许露露)
△ 李慧(右)跟班采访王鹏。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因为跟班采访,让我有机会遇见了王鹏。
我们俩都是80后,一个放弃城里的舒适生活,主动报名奔赴脱贫攻坚一线,成为驻村第一书记;一个是服务乡村干部的女记者。因为一次采访,两个女汉子结下了缘分。
在与王鹏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一周内,我了解到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白庙村的变化,也从王鹏的眼里,读出了她的担忧。她思考最多的是,像白庙这样的空心村,如何通过引进特色产业,提高村庄的吸引力,如何完善配套服务,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王鹏只比我长6岁,可她对农村的思考远比我深远得多。记得在去白庙村之前,滁州市委组织部农组科的同志向我介绍王鹏说,“一位女同志,先不说她在村里干了多少事,只要能扎扎实实地在村里住上几年,就已经是一件了不得的事了。王鹏不仅在村里扎下根,而且还干出了一番成绩,让人刮目相看。”王鹏对农村的认知和思考再次验证了那句话“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与王鹏亲密接触的几天,我感受到王鹏的情怀,找到了自身的差距,也接受了能量的辐射。俗话说,隔行不隔理,于新闻工作而言,只有沉到底、走得深,才能从泥土中“挖”出好报道,脚底板“踩”出好文章。(本报记者 李 慧)
李海明(左)搂住了跟班采访对象杨秋静的肩膀。
期待再出发
第一次去天津,头一回在同一个村里采访五天……一次出差创下多个NO.1,这是出发前没料到的。
“把我写得那么好”“感觉没写出你的好”……其实,我们记录的只是杨秋静来到天津市宝坻区小杜庄村第26周的情况。
26个周,可以做成什么?读几本书、减几斤重或谈一场恋爱……杨秋静带给小杜庄村的有聚拢的人心、全新的村貌,有让老人羞涩的金婚庆典、让孩童开讲的“小小传习员”,还有孕妇家的暖气片、石凳上的坐垫……
31岁,你在忙什么?继续深造、埋头事业或结婚生子……杨秋静丢掉稳定的工作,走进农村,考上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从这村到那村,嫩肩挑起全村重任,她绝不只是想来农村“冒一次险”。
“雪天云默徊,征程在脚下,带着一颗冲刺的决心、一份永不失温的勇气向前。” 发稿前,杨秋静的周记已更新到第32周。
如同五天跟班看到的,杨秋静始终像一只打足气的皮球,东串西走,“盐”以律己“甜”以待人;如同一支燃不尽的蜡烛,光晕虽小,奉上的全是滚烫的热忱。
感谢这场结识,愿你不要停止奔跑,不要回顾来路,值得期待的只有前方。(本报记者 李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