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乡村的代表建言
2020-05-29 10:2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善用新媒体增收“新农具”

  今年受疫情影响,多地农产品一度出现滞销。直播带货等新媒体手段的兴起,让农产品热销起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把“关于利用新媒体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带到两会上。

  2018年,白塔村开通了村级新媒体平台,招聘了8名大学生打理,2019年运用新媒体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5000多万元,带动周边农户销售8000多万元。尝到新媒体甜头的欧阳华认为,利用新媒体促进乡村旅游营销和特色农产品销售,投入少见效快,花小钱办大事。于是,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重视信息科学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出台相关管理措施,鼓励农村建立新媒体平台,并更快更好地在全国推广,扩大乡村流量,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提供服务。

  目前,一些边远农村通信光纤铺设还不到位,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滞后,网络速度较慢。欧阳华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网络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抓紧抓实。结合乡村振兴的村镇建设规划,安排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实现村村通光纤,组组有网络;尽快实现农村移动、电信、广播电视“三网”融合;建立服务平台,采用政府扶持、地方支持、民间资助等形式推进网络化建设。

  要发挥好新媒体作用,还离不开人才和物资的支持。对此,欧阳华建议:政府在创办新媒体机构、办理营业证照、申领新媒体营销师证等方面,要敞开绿色通道,鼓励更多专业人才走上新媒体工作岗位。重点支持农村电商从业人员,整合农村行政办事、社区服务、供销网点、公交站点等资源,建设农村电商、物流快递网点。

  为乡村插上“数字翅膀”

  当前,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市场监测体系、质量监测体系、农技服务体系等在农业应用中初见成效。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定远县吴圩镇西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王萌萌看来,数字乡村建设将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点之一。

  “我们村的特产是草莓、葡萄、水蜜桃等水果。我想搭上直播带货的顺风车,通过电商来带动村里的产业发展,让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然而,王萌萌在多地调研发现,数字乡村建设眼下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城乡信息分化现象突出、城乡信息化人才配置失衡等。她今年上会的建议是: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突出做好数字乡村建设,加大对县域及县域以下的支持力度,并积极探索县域乡村数字化公共服务手段,“通过挖掘数字经济潜力与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让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王萌萌说。

  破解农村人才流失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孝昌县王店镇高岗村党支部书记胡五清说,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乡村基层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问题。比如,农村人才流失严重,村级后备干部、产业带头人严重缺乏,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缺乏人才支撑等。

  “一方面农民工在城市里生活成本高、家庭难以顾及;另一方面由于县乡企业竞争力不足、吸引力不够,又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胡五清说,当前,乡村招揽贤才还面临不少困难,乡村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等都难以跟城市相比,对于习惯了城市生活方式的年轻人来说,还缺乏吸引力。胡五清建议,进一步精准扶持落户小城镇的优秀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对就地就近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扶助,对就地就近就业的农民工实行带薪培训。同时,也要通过常态化的挂职锻炼等方式引进人才,以保证乡村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

  提高新乡贤归属感获得感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什么时候人才在农村集聚了,什么时候农村就真正振兴了。”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总支书记张天任看来,乡村振兴必须把解决好“人”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今年他提出了“关于鼓励支持新乡贤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建议”。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乡贤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制约因素,导致很多“在家”的新乡贤动力不足,“逃离”的新乡贤则回不来、留不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贤返乡的积极性。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政策支持不够、基础配套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为此,他建议: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让乡贤回归农村、扎根农村、发展农村,从而凝聚起乡村振兴的人才力量。要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举措,进一步鼓励支持新乡贤返乡创业、参与乡村治理,以及进一步明确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和权责边界,建立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并构建基层政府、村“两委”、群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同时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培育新乡贤文化,让他们更有归属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增强脱贫人口造血功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脱贫成果,需要当地自我发展能力有根本性提升。”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雅拉乡头道桥村党支部书记郑建英建议,提高基层干部履职水平,加大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建立脱贫工作“回头看”长效机制。

  今年2月,四川藏区实现全域脱贫摘帽。郑建英认为,以四川藏区为例,贫困地区经济底子薄、发展条件差的现状仍存在,应完善藏区稳定脱贫和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如持续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机制,有针对性加强劳动技能培养和教育帮扶力度,增强脱贫人口的自我造血功能。

 

  产业扶贫要考虑长期效益

  “六堡茶产业是全县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党支部书记祝雪兰说,当地着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为脱贫攻坚构筑产业支撑。

  “最关键的是打开销路。”祝雪兰建议说,产业扶贫要考虑长期效益,让群众稳定增收。当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成立合作社,帮助收购茶叶、畅通销路;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茶叶加工和旅游业;改善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开设收购贫困户茶叶的绿色通道,设置爱心岗位,帮助贫困户务工脱贫。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