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岗第一书记留下“优秀作品”,村里贫困户捧回“全国脱贫攻坚奖”
2020-06-01 11:1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 本报通讯员 汪震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五显镇梅山村地处万佛湖上游,既是库区又是山区,人均耕地不到一亩,经济基础差,环保压力大。全村有416户1781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42户393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2.61%。

  纪道明一家,是梅山村贫困户的代表。自幼家贫的纪道明,30岁才成家。2003年,他的妻子出车祸成了植物人,孩子当时只有9岁,家里欠外债4万多元,全家的重担都压在老纪一个人身上。既要照顾妻子,又要抚养孩子的纪道明,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家种些粮食,尽管他竭尽全力,但家里仍然一贫如洗。

  “也想过放弃,特别是妻子出车祸后的几年,觉得日子太难了。”纪道明回忆说。如何挺过那些最艰难的日子?如何摘掉贫困户的帽子?纪道明表示,这一切得感谢王书记。

王力(右)和纪道明一起放牛

  纪道明说的王书记叫王力,2017年由六安市委宣传部选派至梅山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回忆起第一次到纪道明家走访的情景,王力说,客厅里堆满杂物,桌椅上厚厚一层灰,家里好像几年没有收拾过,“当时,心情特别沉重!”

  接下来,王力三天两头往纪道明家里跑,上门帮他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算养牛养鹅成本收益帐。王力说得虽然很起劲,可纪道明听了却没啥反应,甚至不耐烦,没等王力把话说完,纪道明两手一摊:“我养殖没钱、没场子,就算把牛和鹅养好了,也卖不出去!”王力心里咯噔一下,原来畏难才是纪道明摆脱贫困的最大拦路虎。王力暗暗发誓,要把老纪培养成全村脱贫致富的典型。

  如何帮纪道明“找钱”呢?王力思索许久,提出把扶贫工作队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纪道明发展养殖,可当即遭到村两委干部的一致反对。王力反复与村两委沟通,强调纪道明脱贫会产生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其他贫困户也会看到希望。最终整合资金17万元帮助老纪建起标准化牛棚、鹅棚,把600亩滩涂打造成黄牛和皖西大白鹅散养基地。为解决销路,王力9次上合肥,7次跑六安,5次到县区,对接相关企业,先后邀请安徽迎驾集团、宏达集团等8家企业到梅山村考察,签订扶贫帮扶协议。

  资金有了,销路有了,深受触动的纪道明甩开膀子干起来。2017年,老纪散养黄牛30多头,纯收入5万元,当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2018年,老纪成了全村脱贫致富带头人,吸纳26户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带动30户困难群众入股白鹅散养。纪道明先后获得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候选人、2018年“安徽好人”、2019年“安徽省道德模范”、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2019年“中国好人”等荣誉。 2019年初,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来到梅山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对纪道明说,“你是群众身边的典型,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好榜样,希望团结带领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纪道明脱贫了,全村还有100余户“老纪”也要脱贫,可不能让大家都去养牛养鹅。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和取经,王力锁定了桑枝木耳等产业。“建设桑枝木耳基地,那真是一场硬仗。”多年后,王力感慨说。

王力(中)和村民采摘桑枝白木耳

  这场硬仗“硬”在哪里?因为发展木耳产业,梅山村是头一回。“干”要承担风险,“拖”会贻误战机,“等”就是不作为。脱贫攻坚没有退路,只有坚定不移地“干”。从项目动议到8000平方米桑枝木耳基地建成投产,仅仅用了26天时间,创造了扶贫项目建设的“梅山速度”。

  那段时间,王力平均每天睡眠仅有3个小时,工地是他的家,现场是他的办公室。由于长时间熬夜,过度紧张劳累,王力血压骤升,经常伴有胸闷气短,他的床头、办公室、工作包都备了速效救心丸。他的妻子埋怨说:“这么拼不要命啦?你要出事了,这个家就完了!”可王力每次都是憨憨一笑,尽量安抚妻子。

  靠着这股“拼命三郎”的劲儿,王力带着村两委抓产业促就业,建成了桑枝木耳、皖西散养大白鹅等8个产业基地,成立了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了光伏、农家乐、木耳、种植养殖等9个特色产业,真正走出了一条“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产业基地+农户、扶贫车间+农户”的产业扶贫之路,解决了300多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就业和增收渠道。村集体经济2017年前还是空白,2019年底增长到23.5万元。2017年初梅山村脱贫出列,2019年底全村还有3户7人未脱贫,其中有两户是五保户,将通过社会保障兜底实现脱贫。

  今年5月,王力因身体原因,不得已提前离开了第一书记的岗位。记者联系王力时,他刚动完手术在医院休养。王力说,经过3年多时间,梅山村已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这个道理也深深地烙在村民们的心里。他还笑着说,“虽然不在梅山村了,但心将始终与梅山村村民在一起。”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