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善港村与贵州高峰村:“牵手”战贫,跨越1500多公里
2020-12-18 15:1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涌 本报通讯员 覃平飞 黄欣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得益于东西部扶贫协作“携手奔小康”行动,2018年3月,江苏省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善港村与贵州省沿河县中界镇高峰村签订了整村推进帮扶协议,实现了跨越1500多公里的“牵手”。一个是东部富庶村,一个是西部深度贫困村,携手战贫路上留下了哪些闪光足迹,创造了哪些可复制经验,11月底,记者来到高峰村探寻。

  本报记者(左二)现场采访收瓜蒌子的村民。甘舒梅 摄

 

  带来了会下金蛋的“鸡”

  出沿河县城,驱车往东南方向约40分钟,依山而建的高峰村映入眼帘,蜿蜒山间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房屋,色彩绚丽的“文化墙”,与想像中贫困村难以联系起来。

  这里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水资源贫乏,可利用耕地少,2014年,全村147户570人中,有建档立卡户50户19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4.56%,被列为贵州省深度贫困村之一,国家级一类贫困村。

  见记者对村里的“文化墙”感到新奇,来自铜仁市生态移民局的驻村第一书记张鲁黔解释道,“这些3D画是善港村专门从南京请人来画的,可以说移步换景,换个角度看就有不一样的感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欣赏,成了网红打卡点。”

  张鲁黔说,他2016年3月刚到村里时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烂牛棚、破厕所,遍地垃圾是留给他的第一印象。“村庄的质变发生在善港村人来了之后。他们不仅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思路,可以说既搭骨架又造血液,让高峰村有了‘脱胎换骨’般的改变。”张鲁黔是扶贫协作的亲历者,也是扶贫成效的见证者。

  “牵手”战贫两年半来,善港村在每批派出2名长驻队员的同时,还轮流选派15名技术骨干。至目前,来到高峰村的善港村人共有16批、200多人次。他们给高峰村带来了怎样的扶贫“礼包”呢?

  “送钱送物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上马了一些好的产业。”善港村驻高峰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储德权说,“有了产业,村民就如同抱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鸡’。”

  结对善港村,高峰村因而集聚了各类发展要素。江苏苏州市、张家港市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800万元,贵州铜仁市生态移民局、沿河县等累计投入近1000万元,村里的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产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相继建成有机茶园、有机农业产业园和生态养殖基地,这些富民产业均由高峰村注册的“贵州苏黔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盈利以农户70%、集体20%、公司10%的比例分红,直接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村民罗贤国去年还是低保户,现在夫妻俩都在村里的养殖场养鹌鹑,每月工资6000多元。“春节前还想买辆小轿车呢。”罗贤国说。

  现在,高峰村的高山红颜草莓、美国金瓜、有机茶叶、药用灵芝、桃熏等20多个特色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了北京、苏州等地市民的家庭,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

  2019年11月,高峰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7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3万元,沿河县宣布高峰村整村脱贫。

  拿出了乡村治理的“锦囊”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高峰村的帮扶力量除来自善港村的17名队员外,铜仁市生态移民局、沿河县妇联、中界镇也相继派出干部下沉一线,最多时达到12人。

  近30人的扶贫力量驻扎一个村,如何弹好钢琴,奏出悦耳的“战贫乐章”?答案是在党建引领下,发挥优势,各展所长。善港村侧重产业富民、科技育人,铜仁市生态移民局侧重思想动员、申报扶贫项目建设资金,高峰村侧重化解纠纷、土地流转等。工作计划共同制定,逐月逐季考核任务落实情况。

  包括善港村在内的各方扶贫力量都有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扶贫不光是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更要让村民脑袋富起来。储德权讲了一件让他感到欣慰的事:10月11日晚上七八点钟,善港村扶贫工作队拉了一车12吨的鹌鹑饲料,因为负荷太大,车子上不了山,路过的村民罗仕武看到后,主动找来四五个村民一起卸货、过载。“这样的一种主人翁意识。过去是很少见的。”

  为了让文明之风润泽村民心灵,善港村帮扶队员与当地扶贫干部一道,在村里组织开展了文明家庭、示范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事启发激励身边人。还成立了金钱杆土家舞蹈队、留守儿童“周末辅导班”“假期兴趣培育班”等,着力构筑属于村民自己的“精神大厦”。

  “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为给村民送上开启富裕之门的“金钥匙”,帮扶人员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分别制定了美国金瓜、有机黄瓜、红玫糯米等生产流程“培训单”,确保每户至少1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为做大做强黑毛猪、白山羊、生态有机茶等产业,还组织有一定基础的村民到善港村异地学习2个半月,让他们成为产业发展的示范者、带动人。来自善港村的徐华,在高峰村担任技术指导已经2年,11月30日上午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养殖场指导村民如何给鹌鹑保暖,“目前养殖场技术人员中善港村有4人,高峰村有5人。喂药、消毒、防疫一起干。”徐华说,午饭过后,他还要赶到茶园,指导村民修枝施肥。

  2020年9月来到高峰村的储德权,目前专注于两件事:一是把产业园、养殖基地建得更好;二是把运营制度、技术标准固化下来。他举例说,“贵州苏黔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以高峰村名义注册的,目前管理人员全部来自善港村。“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让高峰村的能人参与到管理中来,我们慢慢放手,他们渐渐上手。高峰村的精品蔬果,现在主要销往苏州、张家港等地,还要拓展本地市场,贵阳、遵义等地已有了鹌鹑蛋的销售网点。”

  留下了会奔跑的“能人”

  “整村脱贫出列了,善港村会撤走吗?”因为一道战贫的经历,高峰村村民与善港村帮扶队员之间,建立起一条情感的纽带。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善港村扶贫工作队眼下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用队长储德权的话说,就是“既要播下发展种子,更要培育发展土壤”。

  留下善治理、会发展的本土人才,实现由他人领着走到学会自己跑,无疑是扶贫工作队的发力点之一。

  罗文武因为外出打工挣了些钱,是村民眼中的能人。当选村主任后,一心带领大家开创致富路。“我先后种过烤烟、葡萄、茶叶、李子,养过白山羊,由于没经验、缺技术,几乎没有一样见效。善港村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点燃了产业火种,我将接过火把,将村民幸福路照得更亮。”罗文武说。2018年5月,罗文武来到张家港参加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学成回来后,他几乎天天泡在产业园、养殖基地,成为对接“善港经验”的骨干成员。

  高峰村党支部书记杨虹介绍,善港村以善港农村干部学院为载体,通过定向培训等方式,为高峰村培养了一批致富带头人、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光通过培训输出的劳动力就有120多人次,30多名身怀技能的村民在产业园务工,每年工资性收入增加万元以上。

  “目前善港村在高峰村投入的每一个产业项目,都有2—3个人跟着学,假以时日,他们一定能挑起领头人的担子。”沿河县中界镇党委书记崔真说。在崔真看来,两村结对,绝不是简单地复制“善港经验”,而是结合高峰村的资源禀赋,走出一条特色化的发展之路。囿于资源条件,高峰村可利用的整块土地较少,产业园规模都不太大,难以形成竞争优势,“镇里将全力做好对接工作,放大辐射效应。”中界镇打算,把邻近高峰村的大龙村、坡脚村等几个村通过支部联建,把现有的产业园、养殖场做大。“生态农产品进超市没有问题了,就担心因为产量不够而无法保证货源。”崔真道出了自己的顾虑。

  为了嫁接更多“善港元素”,中界镇还计划与善港村合作,建设土家山泉水厂。因为镇里拥有山泉水资源,且检测符合罐装水标准,曾经是农夫山泉的备选点,现在打算几个村联合,上马一条罐装水生产线,造福当地百姓。

  善港村的带动效应正在被快速放大。2020年8月,沿河县委书记任廷浬率领党政考察团赴张家港市考察招商,目的是推动更多“东部企业+沿河资源”“东部市场+沿河产品”“东部总部+沿河基地”“东部研发+沿河制造”落地结果。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