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中旗以扶贫车间为抓手 “家门口”就业之路越走越顺
2020-07-10 11:4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乔芳畦 白红英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图为花胡硕苏木哈根庙嘎查扶贫车间的工人在赶制蒙古服饰。乔芳畦供图

  “今天,我为大家推荐的是咱们科左中旗敖包苏木巴彦敖包嘎查扶贫车间的蒙古族服饰、手工刺绣、围巾、沙发靠枕等,这些都是纯手工制作的……”近日,敖包苏木巴彦敖包嘎查“我为家乡代言”直播活动开播,当地蒙古族特色扶贫车间的产品又多了一条“云销路”。

  近年来,内蒙古科左中旗将蒙古族草原文化元素融入手工艺品制作中,着力推动“扶贫车间”建设,打造家门口的“指尖经济”,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巩固脱贫成果。

  车间建设到村

  “哒哒哒……”上盘、绕线、剪线、踩踏板。科左中旗协代苏木西毛都嘎查“嘎嘎布贝扶贫车间”一派忙碌,工人们正在赶制接到的服装订单产品。

  该旗针对部分贫困人口就业能力弱、外出就业难现状,采取“党支部+企业+民族手工业+贫困户”模式,建立以生产制作蒙古服饰、布贝娃娃、勒勒车、蒙古包等传统手工艺品为主的扶贫车间,就近吸纳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在党支部引领下,扶贫车间依托村集体闲置土地、旧学校、仓库建设,利用对口帮扶资金购置缝纫机、原材料等加工设备,由帮扶企业负责产品的经营销售。车间产权归村集体,经营企业有偿租赁,每年向村集体缴纳租金,并以“334”方式分配,即30%用于设立公益性岗位、30%用于嘎查小型公益事业发展、40%用于激励奖励嘎查优秀个人和家庭。目前,全旗共建有就业扶贫车间14个,直接带动就业287名。

  岗位落实到户

  “我现在不用外出打工,在村里的扶贫车间一个月能挣1500块钱!”花胡硕苏木哈根庙嘎查扶贫车间工人吴高娃坐在缝纫机前,一边赶制蒙古袍一边高兴地说。

  该嘎查于2014年实施了生态移民项目,村民们从“破旧窝”挪进了“漂亮家”。为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子,投入100万元扶贫资金建起了占地380平方米的“哈根淖尔”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辐射带动周边嘎查村贫困村民52人在家从事生产,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有效发挥了扶贫车间带富减贫作用。

  该旗推行“一个扶贫车间+N个卫星工厂”模式,贫困户农闲时间可以到车间从事生产,也可以居家组件生产,以“家厂结合”的方式将生产工序化整为零,从“小手工”中挖掘“大效益”。车间员工月薪达1800元至2000元,居家组件生产员工日薪达60元,实现就业、种地、照顾家庭“三不误”。

  技能培训到人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时刻,旗委组织部、扶贫办、妇联等部门与苏木乡镇联动,组织创业就业培训,将人才培养作为提升扶贫车间的“金钥匙”。

  协代苏木积极引导企业开办培训班,把培训讲堂延伸到贫困村,提升贫困村民劳动技能。西毛都嘎查村民韩梅花是培训班的受益者之一,她说:“跟着培训专家学习蒙古刺绣技术,我现在凭手工产品和种地收入,实现小康不成问题!”

  2019年以来,全旗扶贫车间累计组织培训专班40余次,培训2000人次,对取得结业证书的农民每人发放1000元的创业就业补贴,有效提升贫困群众学技术的积极性,逐步壮大扶贫车间人才队伍。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