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善治”之路
2020-08-28 16:5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左组文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聚焦“五化协同、六力聚合、大抓基层”工作目标,突出党建引领,构建党组织带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互助共进的基层治理机制,逐步形成了具有阿拉善左旗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体系。

  把握乡村治理关键点,突出党建引领提效力。建立党委(工委)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和书记联系党支部制度,制定了党委(工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清单、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责任清单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负面清单,倒逼各基层党组织把党建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坚持周小结、月调度,充分发挥把握乡村治理方向、制定政策、谋划大局、促进改革的主心骨作用。搭建智能化考核平台,优化考核指标,实现移步进级、末位约谈、中间提升“三个段位”式管理,将乡村治理、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列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拧紧工作“螺丝扣”。

  聚焦乡村治理支撑点,建强干部队伍激活力。始终坚持把建强干部队伍作为乡村治理的首要任务,开展“万名党员培优工程”,先后举办了6期示范培训班、35期集中轮训班,将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纳入培训内容,不断激发党员干部投身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红色蒙古包”“党员示范岗”等载体,引导党员干部提高认识,增强服务乡村治理的本领。选优配强苏木镇专职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嘎查村“两委”、监委,选设党员中心户90户,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乡村治理工作中“指挥员”“战斗员”作用。健全嘎查村干部动态调整机制,从制度上规范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激发基层干部投身乡村治理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紧盯乡村治理着力点,筑牢基层堡垒增实力。紧盯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环节,加快补齐短板、夯实乡村治理基础,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严格落实党内制度,实施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会前方案审核全覆盖、对照检查材料审核全覆盖、到会监督指导全覆盖的“三个全覆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认真开展“星级评定”工作,推进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动态清零”工程,打造“最强党支部”,全面提升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坚强堡垒。深化富民党建“三链工程”,组织开展党支部“活力赛”,组建提振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帮扶团”,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帮助33个嘎查村实现了集体经济的再提升,打造了党建引领扶贫产业示范园,补齐乡村治理物质短板。深化“五边行动”,推进“军警民”联建联创,推进边境苏木镇、乌力吉口岸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足额保障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各项经费,为每个嘎查村每年拨付8万元组织工作经费和1.5万元党建工作经费,确保高质量完成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任务。

  抓好乡村治理切入点,构建联动矩阵聚合力。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党建网格为载体,横向构建共治同心圆,纵向打造善治指挥链。聚焦“五个三”功能定位,构建旗、苏木镇(社区)、嘎查村(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搭建共享“红色平台”,把服务群众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以“十精细十到位”为抓手,绘制农牧区网格化管理示意图,分领域细化农牧区微网格726个,明确边界、纵横覆盖。有效整合嘎查村(社区)“两委”成员、驼峰文物队、守土戍边堡垒户等力量配备网格员1110名,把党员干部明确在网格里,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农牧区乡村治理精细化管理水平。健全和创新嘎查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发挥村民公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一约四会”作用,进一步提升村民自治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厚植乡村治理落脚点,提升服务功能添动力。推行“一带双联三到”工作机制,着力消除农牧区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空白点”,成立驼乡先锋队,深入开展技术支持、资金帮扶、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党建统领、群团共建、联动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探索实施“驼乡e站”智慧党建工程,搭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网络平台、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等,畅通“一键诉求”民意表达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无缝衔接。强化党建品牌意识,初步形成了“十户联防”、草原“都贵楞”群防群治、居边护边堡垒户等治理试点经验,坚持以点带面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全覆盖。先后推选出“全科式”执法先锋模范、志愿守边先锋模范、基层社会治理先锋、行业模范等30个集体、115名个人,引领干部群众自觉担起乡村治理责任,全面推进乡村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