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县: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2021-02-02 16:1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沁县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强化生态环保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创生态扶贫新格局,有效推进沁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实现了当地环境美与群众口袋富的“双促共进”良好局面。

  强化思想引领,夯实生态发展基础。沁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按照整山系、整流域,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紧紧围绕“保护与发展并重,生态与产业并进”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2020年投资560万元实施了2.8万亩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通过推行林畜、林禽、林蜂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共养殖土鸡、蛋鸡等禽类6万羽,肉牛、土猪、山羊等牲畜3000头(只),中华蜂400箱;全县13个合作社带动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年产值400余万元。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发展生态产业,为持续壮大全县林下经济产业跑出了“加速度”。

  坚持先锋引领,创新绿色生态发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高度自觉的思想意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方针和思想政治策略,从根本上认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党员引领生态建设的沁县路径。党员干部自觉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者,当好监督员,严防严查偷捕打猎、林场损坏等生态破坏现象,党员干部自觉当好环境保护的宣传者,走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向基层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党员带头自愿退耕模式和合作社参与等方式,2020年将造林总任务2.75万亩通过招标落实到17家有资质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吸纳当地党员和村民参与种植,实施完成了太行山绿化1万亩,通道及两侧荒山绿化工程0.35万亩,环京津生态屏障区建设工程0.7万亩,重要水源地造林工程0.7万亩。全县党员干部通过结合自身的岗位职责,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力转化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堡垒。

  发挥党建优势,构建生态发展格局。结合沁县自身特色,开创“生态+”扶贫新格局,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富民模式,把党建资源转为经济资源,把党建优势转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县成立17个有资质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惠及社员总人数780人,引导合作社建立以优先聘用、股份合作、保底分红为主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在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16个,抓住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及扶贫发展机遇,通过“党建+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为生态合作社注入“红色血液”,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越来越多贫困群众吃上“生态饭”,摘掉“穷帽子”,使生态资源成为美丽沁县最靓丽的名片。

  目前,沁县森林面积达到75万亩,生态修复工程0.3万亩,退耕还林等工程造林4.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7.39%。带动当地群众造林务工790人,其中贫困人口622人。通过探索建立基层党建与生态文明同频共振的新机制,沁县有效实现了党建引领推动生态绿色发展新局面。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