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桃村民小组鸟瞰
介桃的凉亭
记者日前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风平镇采访时,听说这样一件事:该镇有个村子今年打算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却拒绝接受多家旅游公司抛来的“绣球”。
“合作伙伴送上门,为何不买账?”风平镇党委书记邵宗华对记者说,“跟我进村走一圈,你就明白了。”
走进风平镇帕底村的介桃村民小组,只见硬化水泥路直通每家每户,村子周边的山坡上种着大片大片的果树,风光十分秀丽……邵宗华边走边介绍,介桃有69户、336人,拥有菠萝、砂糖橘等主导产业,去年人均收入超2万元。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水果大量滞销,村民收入大幅滑坡。帕底村党总支决定,在介桃试点发展乡村旅游。因为村子隔壁就是工业园区,园区有好几万人,搞生态旅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抡锄头,介桃个个都是好手;而搞旅游,人人都是“门外汉”。因此,村里的第一方案是找一个产业“合伙人”。
可几家旅游公司上门谈下来,村上都不满意。帕底村党总支书记肖赛门告诉记者,有的老板很强势,团队他们出,村里坐等分红,“那村里的旅游人才怎么培养?”有的公司提出希望合同一签几十年,“那村民的长远利益怎么维护?”还有人一开口就是“盖围墙收门票赚快钱”,“我们不能把人挡在村外头,人气旺财气才旺,哪怕吃一个菠萝,村民就能赚好几块。”还有,一家婚庆公司提出,在村里划出一片山地,浇筑水泥搞全套儿童游乐设施,“这么好的农业风光,不就毁了吗?”
既然谈不拢,村党总支决定“单飞”。4月11日,“芒市崃岗罕旅游合作社”成立。由介桃村民小组党支部牵头,69户人家每户出3000元入股,年底按股分红。
合作社的“第一把火”怎么烧?经过反复商议,一个粗糙到极致的方案中标了:“建一批凉亭,出租给工业园区的人休闲娱乐!”对此,介桃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王岩平是这样解释的:旅游这碗饭,村里人都没吃过,就从最低端、投入少、有把握的事干起,慢慢积累经验,“免得一上来就干砸了,挫伤大伙积极性。”
为了省钱,党支部牵头组建了一支“党员施工队”,小组的13名党员全部参加。材料就地取材,盖起了25座凉亭。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节假日凉亭“一亭难求”,成了芒市的“网红打卡点”。
游客坐在亭子里,可以看远处的田园风光。为了能让游客走进风景里,村里又修了一座景观桥,桥的左边建一个亲子水塘、右边搞一幅稻田画……很短的时间里,村里就把旅游产业链迅速拉长。
旅游合作社“开门红”,激活了村民内生动力。每天清晨7点,党员带头出门清扫村道,雷打不动。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也行动起来了。原先卫生习惯不佳的村民,再也不随便乱丢垃圾,每天都自觉整理庭院,打扫门前卫生。村民小组还通过了一条“乡规民约”:每家至少种5盆花,白天搬出来,晚上搬回家,共同美化村庄环境。不仅如此,村民们还自掏腰包外出考察旅游,自筹资金300多万元建设乡村。如今介桃村的年轻人都回来了,没有一个留在外面打工。“过去是干部推着村民走,现在是他们自己学‘走路’了。”介桃村民小组长李岩喊过感慨不已。
人心齐泰山移。合作社挂牌当月就实现了盈利。3个月下来,月均净收入2万多元。原本滞销的菠萝等农产品被游客抢购一空。村里正积极申请商标,打响“介桃”果业品牌。
“农村就是要有农村的样子!”邵宗华认为,搞乡村旅游,镇上除帮助村子协调解决“搞不定的困难”外,还抓住“关键点”,确保乡村旅游发展不跑偏。一是监督规划和建设不跑偏,如今的介桃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景区”。先前旅游公司想建游乐设施的那块地已建成了一片浅水塘,让城里孩子光着脚丫下水玩泥巴,“这才是乡愁的味道!”再就是产业发展必须兼顾“扶贫济困”,介桃的25座凉亭是供不应求的,但镇里还是协调腾出6座“扶贫凉亭”,低价长租给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让贫困户当老板,“乡村振兴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芒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翔表示,这个村做旅游时间不长,经验也比较缺乏,因而拿出的“产品”也较为粗糙。但这个村给人最大的感动点在于,为了村里长远利益而放弃唾手可得的好处。我们相信,只要他们坚守绿色生态的发展道路,一定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