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市注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行就业帮扶“零距离”服务,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政策落地落实,切实拓宽搬迁群众致富路。
属地就业帮扶,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对800人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安置点,按照每个“就业服务站”每年不超过10万元的标准,给予就业服务站“易迁点”服务补贴,主要用于就业政策宣传、服务保障等支出。2020年,弥勒市在东山镇将军寨安置点设立就业服务站1个,拨付就业服务站“易迁点”服务补贴5万元,配备5名专职党员就业服务队为搬迁群众提供政策咨询、“送岗上门”、业务办理等 “一站式”服务。目前,“易迁点”就业服务站工作人员共走访群众40余户,提供省内外岗位1500余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0余人。
盘活人力资源,“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省内结对帮扶等机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党员就业指导员作用,在务工需求摸底和岗位归集推送方面双向发力,促进精准对接,集中输出一批搬迁贫困劳动力。充分发挥就业扶贫车间、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就近吸纳就业作用,对符合条件安置在乡村公益性岗位上的人员,给予每人每月300-500元的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截至目前,弥勒市7个乡镇1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441户2092名贫困人口纳入国家规划,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437户1235人均落实就业,实现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开发“易迁点”扶贫车间1个,吸纳27人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8人;公益性岗位安置“易迁点”劳动力68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3万元。
精准滴灌培训,“造血”扶贫助推“拔穷根”。结合“易迁点”当地特色产业、安置区用工项目、劳务输出项目等,依托乡镇党校、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三讲三评”工作,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脱贫斗志和技能。搭建“党组织+培训机构+劳务派遣机构”合作平台,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力争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期间每天60元生活费补助和20元交通补助,提高培训参与积极性。截至目前,共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中式烹调师、电商运营管理、焊工技能培训6期182人次,兑现职业技能培训补贴27.7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