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双手的“扶贫好手”黄立温
2020-11-23 17:1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孩提时的一次意外,夺去了黄立温的双手;成长为上林县残联干部后,他主动请缨到深度贫困村去扶贫。5年间,黄立温比常人流出更多汗水,付出更多心血,修路打井找水,发展产业增收,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他也因此成为广西南宁市唯一的乡村干部代表,摘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称号。

  “因为有了大家的接力,才精彩演绎了古春村的扶贫故事……”在京领奖期间,黄立温通过朋友圈和村民们分享感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在山岭间挑战自我的动人故事。

 

图为黄立温

  扶贫扶志:“穷不怕,就怕穷惯了” 

  5年前,上林县塘红乡古春村村民听说县里要派一位残疾人干部来村时,一片质疑声:“一个没有双手的干部,来咱这个深度贫困村能行吗?”

  被古春村乡亲质疑的这位干部就是在上林县残联工作,曾获得自治区自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黄立温。2015年上半年当黄立温主动请缨到最艰苦的地方扶贫时,组织上找他谈话:“你的干劲,组织认可。可村里条件艰苦,你又身体不便,困难太多。”可黄立温态度坚决:“我在残联常和困难群众打交道,积累了不少帮扶经验。扶贫更要扶志,我的经历正好能派上用场。”

  就这样,黄立温如愿来到远离县城的古春村。“穷不怕,就怕穷惯了。”作为残疾干部,他常给百姓鼓劲的一句话是:“只要有信心,石头变黄金。”

  下浪屯村民蓝喜民的妻子患病,全家只有三间政府帮助改造的房子,周围全是别人的地,靠什么脱贫?“试试养鸡或者养牛?”黄立温给蓝喜民出点子,可没说几句,夫妻俩都摆起手:“养鸡怕瘟,养蜂空巢,养牛没牛栏,搞不好的……”

  黄立温不是轻言放弃的人,他跑去找几名老党员商量,一致认为本地人少山多草多,最适合养牛。可牛栏在哪?启动资金又在哪?

  黄立温冒着大雨找到村里养殖大户韦俊华。当韦俊华看到黄立温无手的双臂从助力车扣套里抽出时,深深感动了:“这边山路陡峭湿滑,您过来太不容易了!”在韦俊华的支持下,村里在半山腰给蓝喜民建起一个牛圈,又集资买牛。2018年蓝喜民卖牛挣了5000块,这是他依靠劳动得到的最多一笔收入。看着日子有了盼头,蓝喜民紧握住黄立温的双臂,感慨地说:“我们再不想办法脱贫,真的对不起你!”

  帮贫困户孩子上户口、帮残疾户办理低保、筹钱捐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黄立温身残志坚的点点滴滴,影响着古春村的贫困群众。2016年,因扶贫工作出色,黄立温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他将5000元奖金全部捐给孤儿上学。

 

黄立温(左三)和乡亲们分享用上自来水的快乐

  敢想敢做:力克行路难饮水难 

  到村不久,黄立温就走遍了所有10个自然屯,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中,残疾贫困户高达34户。关键是村里自然环境恶劣,从县城到村里50多公里路,一大段是盘山小道,山高坡陡,被当地群众称为“天路”。

  要脱贫,先修路。黄立温明白想立项修路,得先把基础数据报到上级单位。黄立温身体力行,扛起麻绳带领群众上山一段一段量,山上荆棘多,被划破皮是常有的事。

  凭着一股拼劲,从2016年起黄立温带着村民们陆续修通了4条产业路,硬化了4条村道,扩建了3条通屯路,总长6.5公里,全部装上路灯,危险路段全部安装了防护栏,彻底解决了行路难。

  深藏大石山区的古春村干旱缺水,过去村民只能喝泥塘水,后来虽建了水柜,但水质依旧不好。黄立温下决心要解决村民饮水难。

  在黄立温动员下,弄矿屯、古春四队、下浪屯群众不等不靠,自筹资金6万多元打井。意外的是第一口井打到60米都不见水。面对群众失望的眼神,黄立温顶住压力,带领工程队重新选址,当再次打到地下67米时,水终于冒出来了。在上级支持下,全村新建6处饮水工程,256户用上安全便捷的自来水。

 

黄立温(右)协助村里的残疾青年韦永贞卸货

  精准发力:特色产业稳步推进 

  在黄立温的带领下,古春村群众脱贫致富热情空前高涨,特色新产业稳步推进。黄立温请来县畜牧专家,举办养猪、养牛、养羊培训,引进波尔黑山羊改良本地品种,利用山弄养殖野猪,全村先后成立5家合作社,建成了年出栏2000多头生猪的养殖场……

  2020年初,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30多万元,全村贫困发生率从32.65%降至1.27%,顺利脱贫摘帽。眼下全村只剩下4户缺少劳动力的未脱贫户,黄立温针对村里山地多、花源多的实际,联系企业帮扶这几户养殖蜜蜂,做到精准帮扶,不落一人。

  驻村5年来,黄立温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户人家,也走进了百姓心里。“黄立温没有手,但带动大家脱贫很有一手。”看着村里一天天变好,一家家变富,村民们早已打消疑虑,对古春村的未来充满期待。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