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掩映中的麻吉村。
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
沿着油嘴湾花海农庄的人行步道,一路向上,时而幽静,时而开阔。幽静处有小花与鸟鸣,开阔处可农耕体验。登临景区最高处,眺望远方,有苍茫的群山,金黄的菜田,还有绿树掩映中幸福的小村庄。
任臣义是油嘴湾花海农庄的负责人。他指着山下的村子说:“那就是麻吉村,现在村里可是大变了样子,环境越来越美了,大家的收入也越来越高了。有的在农庄里务工,有的在村里开农家乐,除了老人和孩子外,几乎没有闲着的人。”
油嘴湾花海农庄就位于青海省互助县麻吉村,如今这里不仅成为了村里的支柱产业,而且还是城里人感受乡村文化、体味农趣农味的好去处。任臣义告诉记者,今年开园至今接待游客已经超过7万人,花海带动了村里115户农户入股经营,2018年分红达到30万元。
油嘴湾火了,麻吉村富了。三年前,没有人想过村子背后的那片荒山还能有这么大的用处,没有人想过自己还能当老板在家门口赚到腰包鼓鼓,更没有人想过那个从村里走出去又回来的大学生有这么大的本事。
短短三年,麻吉村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的宽阔大路。村里的党员、干部们都不由地感慨道,乡村振兴不就是我们麻吉村的样子嘛!有产业大家富,有环境住得美,有人才留得住,有问题不出村,文明新风看得见。
支部聚人心铺稳产业路
而立之年,任臣义放弃了城市的一切,带着梦想回到了自己出生的村子。“这些年外面打拼,干的都是和文化旅游相关的事情。见识的越多,就越觉得农村真是一片值得开发的宝地。”任臣义说,“我开始琢磨,村子里的那片荒山要是能打造成花海农庄该多好,传统的土族文化拿出秀秀也不错,婶子们做点拿手的农家饭招待客人该多好。”
整个蓝图渐渐在任臣义的脑子里成型,回到村子后就是要把这些想法一一变成现实。任臣义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跟村“两委”商议,以花海农庄的名义把荒山荒坡全部流转过来。不过,事情总不遂人愿。荒山荒坡上零星分布着一些耕地,坡上坡下还堆放着柴草和杂物,一些村民对于干花海农庄的事很不赞成。
“当时一下子觉得自己有些天真,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为什么不能互相支持一下。难道真的是我的想法错了?”回忆起当年的事情,任臣义说道,“我能理解大家对一个毛头小伙子的轻视。换作我,可能也不会轻易就同意。”一时间,任臣义突然感到孤立无援,原本丰富多彩的想法也黯淡了许多。
关键时刻,任臣义想到了村里的党支部。“村里人对党员们都很信任,要是支部的党员能帮忙,肯定事情会干得顺利。”任臣义告诉记者,当与村党支部书记李世新、村委会主任任大武聊完此事后,两位村干部果断答应了下来。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李世新和任大武就带着村里的党员、干部和任臣义,挨家挨户做工作。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没有多少愿意回来的。臣义回来了,还想为村里干事情,我们应该鼓励,更应该支持。村背后的山坡要是真的变成了花海,以后可是大家增收致富的一条大路呀!”任大武说,“全体党员表示可以用党支部的名义来担保,让臣义放开手脚试一试,大家要全力支持。”
终于,大家的思想工作做通了,任臣义向着自己的梦想迈进了一大步。他在想,为什么李世新能说服大家,除了大家对支部书记的信任外,其实还有对党组织的信任。有组织在,大家愿意把心聚在一起,把劲儿使在一处。
人人都参与户户能增收
沿着山路向上,原先的泥巴路已经全部改造成了水泥路,路两旁设置了一些小的摊位,村里的贫困群众可以申请在此做一些小本生意,销售一些自家种植的蔬菜、手工制作的粉条等特色产品。任卿友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告诉记者,从开园他就在这里卖饮料,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能挣到200多元,虽然钱不多,但足够补贴家用了。
一边走,任臣义一边回忆创业的艰难。“城里人来了,除了玩,还要吃。”花海开始建设,任臣义就琢磨着如何解决游客的吃饭问题。“山上游花海,山下品农味。”任臣义说,“村里的婶子们要是办起农家乐,生意一定会火得不得了。”可是苦口婆心的任臣义最后只说服了3家,支起锅灶,开门迎客。
郭守琴的土乡人家就是村里最早开办的农家乐之一。“听了臣义的话,真是听对了。”郭守琴高兴地说,“2017年7月,花海已开园,农家乐就来了客人。经营了不到3个月,净赚了5万元,全家人都沉浸在欢喜中。”于是,2018年郭守琴把农家乐的规模扩大了一倍,又聘请了服务员,3个月时间净赚了8万元。她告诉记者,今年的生意更好。
如今,麻吉村油嘴湾花海农庄已经建成了集花卉观赏、农事体验、古窑洞文化体验、徒步健身、特色小吃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农庄,村里的农家乐已经从当初的3家发展到了20多家。郭守琴说:“来这里的游客要是不提前预约,就很难品尝到我们的农家风味。”
打造花海农庄,最初的设想就是要通过发展产业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园里园外都一样,如果说农家乐是间接带动的话,那么花海农庄还有一大批直接带动的农户。任大武说,花海农庄的乡村旅游产业已经成了村里人增收的大产业,去年全村人均支配收入9200元,其中10%就来自于花海农庄。
村民阿占芳是农庄的职工,而且还是“管理层”,主要负责农庄里的油坊、粉条坊、小吃坊、酸奶坊、跑马场等,每个月可以领到3000元的工资。不仅如此,他在农庄还有股份,年底还可以享受分红。他告诉记者:“以前种庄稼,外出务工,现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看着村子里这几年的变化,心里感觉很舒畅。”
吸纳新元素产业后劲足
产业虽然做得好,可要是人的素质跟不上,也会拖后腿。最初,为了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任臣义向村里提议开办“农民夜校”,邀请知名民营企业家、旅游经营管理人才、致富带头人等,讲授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经营管理、文化创意、宣传营销、农产品加工包装与销售内容,为大家打开了解外界的一扇门。
渐渐地,村里人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阿占芳也上过“农民夜校”。他说:“以前咱们不懂城里人,现在就喜欢和他们聊,从他们身上能学到很多新的东西,对咱自己也是一种改变。现在我管理的小吃坊、粉条坊、油坊,不仅要做出农村的味道,更要懂得城里人的口味。”
这几年,城里来的、外地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村“两委”和农庄最忧心的事就是村民尤其是经营户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给游客带来不便,给村里名誉带来损害。为此,村“两委”联合农庄,每周一一早都会召集农家乐、小摊经营户等进行集中培训,包括环境食品卫生、文明礼仪、服务质量等。
李世新说:“游客们是来给咱们送钱的,大家要笑脸相迎。现在村子不仅是省上乡村振兴的试点示范村、乡村旅游的示范村,还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这些牌子来之不易,我们要把它擦亮,必须保持农村人淳朴、热情的本色,自觉讲卫生、除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为此,村“两委”还通过“一名党员一面旗”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用群众舆论、群众评价的力量褒扬乡村新风。同时,村里还建立起了网格化管理制度,将全村划分为7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一名村小组组长负责具体管理,目的就是要让问题与矛盾第一时间得到解决,让乡村新风吹到每一个角落。
花海农庄也在积极倡导文明乡风,不过他们有另外一种方式。这段时间,土族原生态歌舞剧《塔拉之约》正在花海农庄上演,让文明乡村融入传统文化,再散播开来。任臣义说:“文化的东西最有感召力。农庄还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美食节、年货节等活动,让村民们参与进来。产业发展要吸纳新元素,后劲才会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