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天胜利了,我们还会回忆起那一个个在风雪里坚守的身影;如果有天胜利了,我们还会铭记那一串串光辉的名字;如果有天胜利了,我们还会前仆后继,传承他们的无畏与荣光,奋勇向前。
17年前的防治“非典”黑板报
“2003年4月23日下午,市非典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大会,会议决定,建立防治工作统一领导机制,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全部党政军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的防疫工作实行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机制,由市卫生局牵头统管全市“非典”防治工作,全市卫生资源和医务人员队伍由市委、市政府统一指挥调度,各县市要密切配合......”
这是写在赤水镇江村巷道里的一个17年前村务公开黑板报上的内容,上面详细科普了什么是非典,非典的预防措施,以及2003年4月23日“渭南市非典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的会议精神内容。
赤水镇江村巷道里这面黑板报因顶部有石棉瓦篷遮挡,历经17年仍笔迹可循,硬朗的粉笔字依旧传递着历史的余温,让我们与时间面对面,深切感触17年前听党指挥,众志成城,全民上阵,抗击非典的故事。
17年前我们胜利了,非典疫情终被一批又一批前仆后继、靠前指挥的党员群众所击退,在神州大地上再无踪迹可寻。驻足在这面防范“非典”的黑板报前,人们攥着拳头与历史对话,心中暗暗相信我们仍然“必胜”。
17年后,他们再上“前线”
弹指一挥间,17年前抗击非典前线的那批青年并没有远去,在江村这个古老的村落里,他们依旧虔诚的守护着,他们是江村的党员志愿者、村支部书记、村会计、乡村医生……
防控非典时赤水镇江村乡医董刚强才20出头,再次参与防疫工作,他说:“非典时期人流量并没有现在那么大,外出打工的人很少,现在经济发达了,流动很大,赤水作为华州区的西大门,各项措施都十分严格和规范”。
17年后的今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严守在江村的卡口处,从黎明到傍晚,严格的对出入的每个人进行消杀、量体温、登记等防控工作,他们仍是守土有功的“警卫员”。
17年后,我们保护你
17年后,当年被保护的孩子们已长大,他们现在是赤水镇的年轻的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上的专职人员在新冠肺炎这场新的疫情面前,他们不再是领着老师发的中药板蓝根的学生,而是挺直脊背,驻守卡口,劝阻扎堆群众的中坚力量。
27岁的赤水镇年轻干部尚浩翔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巷道里他逢人就强调说:“姐,一定要戴口罩,不要大意,要保护好自己,勤洗手啊”“哥,不要再扎堆片闲传了,等疫情过去了咱们再好好片,到时候我给大家放鞭炮,大家都出来好好热闹一番”,村民们哈哈一笑,立马关上大门回到家去。这个青年爱开玩笑,但玩笑里全是大道理,村民知道是为了自己好,也都很爱听。
对当时来说,黑板报是了解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现在通讯技术发达了,群众通过手机、电视都能了解到最新的疫情情况,但农村老龄化群众多,面对网络纷繁复杂的信息来源缺乏辨别能力,为了更直接的进行科学防疫知识宣传,提高乡亲们的防范意识,尚浩翔同志索性把自己的小轿车改造成了流动宣传车,车后盖掀起,放置着从朋友处借来的随行音响,在巷道里反复循环《至渭南市群众的一封信》,车侧贴着"出门戴口罩""别去凑热闹"的红色横幅。
17年前的板报,17年后的接力。如今在赤水镇镇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江村人人都是“防疫员”“战斗员”,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里,他们戮力同心、守望相助,用真情点燃抗击疫情的烛火,传递着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汇聚成磅礴的正能量。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春天已至,回暖可期,花开终如歌,赤水镇江村党员群众心手相牵、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相信如17年前一样,终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