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聚焦深贫 合力攻坚
2019-08-09 14:29:00  来源:人民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过去一年,青海省贫困人口又减少了17.6万。然而,全省剩余17个贫困县中还有12个是深度贫困县,剩余7.7万贫困人口中6.4万是深度贫困人口。

  青海今年底实现绝对贫困人口“清零”,重心和难点都在深度贫困,难在产业培育,难在就业稳定,也难在观念转变。

  再难,办法总比困难多,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2019年,通过产业扶贫带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落实公共服务、聚焦特困群体脱贫等方式,青海深度攻坚号角嘹亮,“啃的就是硬骨头!”

  

  横下一条心 啃下硬骨头

  本报记者  王  梅  原韬雄

  昔日黑土荒滩,今日无垠绿毯;放下手中牧鞭,转身生态护管……玛沁县年扎村贫困户公保成为一名生态管护员,每月1800元工资,加上草原补偿,今年脱贫在望。

  青海的深度贫困地区大部分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祁连山生态保护区内。2018年底,全省有3个深度贫困县摘帽、425个深度贫困村出列、17.6万贫困人口脱贫。今年,青海计划全面完成12个深度贫困县、137个深度贫困村和6.4万深度贫困人口的减贫任务。

  “啃的就是硬骨头!”攻坚深度贫困的号角在高原吹响。

  下足绣花功夫 强化精准扶贫

  青海区域性整体贫困与民族地区发展滞后并存,经济建设落后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脱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2015年底,全省有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13.2%。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贵在精准,需要下足绣花功夫。

  产业是突破口。青海启动牦牛和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定泽库、甘德、囊谦等9个牦牛产业发展先行县;打造尖扎县德吉村、贵德县松巴村等14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359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获得集体经济扶持资金……

  适值盛夏,黄河岸边,尖扎县坎布拉镇古日羊麻村的农家乐游人如织。依托乡村旅游,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8000元。

  在藏区腹地的贫困群众,则靠易地搬迁过上了好日子。全省4.8万户、18万搬迁群众不仅安其居,更乐其业。2018年,青海藏区六州搬迁贫困群众人均年收入达9311元。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说:“攻克深度贫困是硬仗中的硬仗,青海今年底将基本实现绝对贫困‘清零’。”

  加强扶智扶志 消除精神贫困

  一只巧手婆娑起舞,笔下流淌出一根根金线,唐卡画师格桑嘉措盘腿而坐。“以前致富没门路,现在家家学画,劲头可大哩。”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村,七成村民吃上了“手工饭”,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的3000余元增长到如今的1.5万元。

  摘穷帽、拔穷根,要通过扶智扶志,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青海省投入3000万元建立省级脱贫励志资金;13个县开展“精神脱贫”试点,引导农牧民群众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去年,全省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惠及贫困群众1.65万人次。

  玉树市安冲乡的格扎靠一门手艺端稳了“饭碗”。去年,他在扶贫车间学到了金丝加工手艺,“技多不压身,多学几门手艺,以后我也当老板!”依托雨露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巾帼脱贫行动等,青海累计培训贫困群众近10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11.18万人次。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沟乡中心学校学生苏林(化名),曾被父母早早定下娃娃亲。通过干部做思想工作,父母转变了观念。“以前觉得丫头上学白花钱,以后不能再让孩子吃没文化的亏。”

  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青海省不断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目前,深度贫困地区学生辍学劝返率达99.6%,没有一户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干部扎进村子 脱贫更有准头

  最近,尖扎县来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才旦种的藜麦丰收了,一亩地收入2000多元。“以前靠天吃饭,如今种的藜麦卖出好价钱。最该感谢的,是第一书记李玉栋。”才旦说。

  2017年5月,国网青海电力黄化供电公司工程师李玉栋到来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搞起了藜麦种植试验。近4亩的试验田当年亩产550公斤,每亩收入2000多元。村民们看在眼里,来年纷纷引种。

  从2015年10月起,青海从各地、各部门选派1.49万名干部,到1622个贫困村、238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96个维稳重点村担任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同时,对深度贫困地区的668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选调增派了2064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人员。

  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多来,驻村第一书记共争取、协调项目1234项,落实帮扶资金16亿元。全省4.3万名党员干部与深度贫困地区的4.9万贫困户结对认亲,三级定点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9000万元。

  “广大干部干劲足,敢啃硬骨头、走难路,群众越来越有信心。只要拿出决心,踏实苦干,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一定能打赢。”马丰胜说。

  

  大通县东至沟村做活旅游文章

  好山好水助增收

  本报记者 刘成友

  7月的大通,漫山遍野都是绿。朔北乡东至沟村,就掩藏在这样的绿里。河滩、草地、木屋,还有层层叠叠、沁人心脾的花海,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

  走进村民赵文科家,两口子正忙个不停。4年前,赵文科还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母亲残疾、父亲脑梗,两个孩子年幼,日子过得很不易。

  先是靠政策扶持,赵文科开一辆双排汽车卖果蔬,有了稳定收入。来年种了两亩当归,当年收获就卖了6000多元。2017年,仅药材一项就收入4万多元。夫妻俩的心一下子被点燃了,瞅准时机开起了农家乐。

  村支书李迎仁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全村贫困户36户、108人,3年前已全部脱贫。

  产业发展,少不了资金支持。借助窎沟片区旅游扶贫产业园建设,村里争取到各类涉农资金4200万元。山脚下建起21座休闲木屋,成了片区旅游一大亮点。沿着一公里长的木栈道往上走,清新幽静,凉爽宜人,是徒步休闲的好去处。

  村民的精神头也被调动起来了。围绕旅游做文章,农家乐、农家院已有20多家;养牛、养土鸡,一只鸡能卖120元;药材种植,一亩地收入几千元。一年到头,村民忙个不停。开着“乡里乡亲农家院”、尝到了甜头的村民张永军说:“在外打工,不如在村里搞旅游,还是自己的家最好。”

  走在村里,昔日破旧泥泞的小路,已经变成平整宽阔的水泥路,道路两旁建起了护坡石墙。荒废的小土坡,改造成了文化广场。一个集自然风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村,正在不断成长。

  

  率先脱贫的海西州帮扶青南三州

  众人拾柴火焰高

  本报记者  姜  峰

  高原七月,昆仑负雪。

  正值旅游旺季,岗布巴民族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展厅内,人头攒动。氆氇毯、藏靴、唐卡……三木吉叫卖之余,还不时向游人讲解雪山那头的情况——那里曾是她的家。

  2004年,作为扶贫移民的一员,19岁的三木吉离开唐古拉山,北越昆仑搬迁到400多公里外的格尔木。来自长江之源的245户牧民,组成了格尔木市第一个藏族村——长江源村。在新家,三木吉创办了合作社,带动十几位姐妹成为产业工人。

  与长江源村一路之隔的是曲麻莱村。不一样的是,长江源村的村民原本就归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而曲麻莱村的村民则全部来自玉树州曲麻莱县。

  玉树州的群众,为何会搬迁到海西州?原来,在抓好全州脱贫攻坚的同时,海西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发挥自身优势,汇集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帮扶兄弟市州,为青海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海西力量。安置曲麻莱县移民的960亩土地,就是由海西州无偿提供的。

  为助力全省脱贫攻坚,海西州委和州政府成立了以州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16家州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5个市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海西州帮扶青南三州工作方案》,选派精兵强将,在技能培训、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方面给予最大力度帮扶。落实州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00万元,用于黄南州同仁县、果洛州达日县、玉树州曲麻莱县等帮扶县的产业发展。

  今年7月,喻运光远赴近700公里外的黄南州同仁县隆务镇,一下车就与镇扶贫干事、驻措玉村第一书记面对面交流。身为海西州德令哈市水利局办公室主任的喻运光,从2015年开始在德令哈尕海镇泉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海西州率先整体脱贫,他并没有“功成身退”,而是再次披挂上阵,又到其他深度贫困州帮扶脱贫,“众人拾柴火焰高,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

  

  海东市实施到户扶贫项目

  产业兴旺百姓富

  本报记者  王  梅

  深沟村的王国锋,从小就跟着父母同大蒜打交道。在他的张罗下,村里成立了海东市乐都区第一个大蒜合作社——深沟大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共有示范户646户,其中从事科技服务的专业户达126户。他们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传授社员大蒜种植技术。

  贫困户朱得才,往年种大蒜产量上不去,品种也不好,自己拉着架子车去市场卖不到好价钱。今年初,合作社从种植技术、销路等方面给他指导和服务,朱得才两亩大蒜收益2万多元。

  乐都区是青海有名的“大蒜之乡”,特有的富硒土壤产出的紫皮大蒜深受市场欢迎。全区紫皮大蒜种植面积达1.4万亩,成为特色农业支柱产业。

  乐都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阿泰林介绍,乐都区建成富硒大蒜产业园,通过“企业+农户+基地”模式,做大、做强富硒大蒜产业。“同时培育大蒜产品营销经纪人队伍,发展代购代销、仓储、货运等物流服务产业,延长大蒜产业链,促进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

  紫皮大蒜、平安富硒果蔬、循化线辣椒……在海东,特色农业产业逐渐形成规模,成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全市累计投入8.28亿元扶贫资金,落实5.36亿元小额信贷资金,帮扶4万多户15.31万名贫困人口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以及深加工,以贫困户为主体的家庭经营性产业发展模式得到广泛推广。

  海东市扶贫局局长何林说,海东市因人因户因村实施到户产业项目,“着力打造青海东部特色种养十大基地,培育特色产业,让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产业兴旺了,才能实现百姓富。”

责编:车婧